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产业发展非常重视。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防沙治沙3大类10项建设工程。多年来,西藏在生态保护和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实现西藏经济模式、结构转型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为扭转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做了基础性的工作,具有把西藏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单元,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其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文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生态屏障以及区域开发体系的构架。按照西藏生态经济分区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在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开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绿色产业。西藏面临着旅游业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发现西藏现存的一些制度安排,如正式约束中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对非正式约束的作用重视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制度实施机制等,会给旅游业开发和管理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旅游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章等正式约束,重视和发挥非正式约束的作用,强化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实施机制,这样才能实现西藏旅游业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确立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草地保护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要求"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  相似文献   

5.
西藏作为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屏障的地区,必须在两个"安全"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西藏生态对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西藏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会议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中,在地方法规中突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但是,由于新疆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和管理生态资源的制度体系,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本文在全面观察新疆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分析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与新疆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制度路线。  相似文献   

7.
宋才发  宋强 《民族学刊》2018,9(5):64-70,, 117-120
民族地区已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但是生态环境监察执法体系不完善,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举措是: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效益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公益诉讼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督察制度。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但落后的产业结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等不断给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增量,使西部民族地区难以可持续发展,建构完善的全方位的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西藏民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西藏"的客观要求,也是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观趋势.西藏民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面临着国内外时代主题、政策立法和人本范畴的条件与机遇,另一方面也担负着拉动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边疆安全。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西部民族地区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属于禁止开发区,不但失去了依靠工业发展的机会,还要为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屏障,为此而得到的补偿仅来自于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而且补助标准偏低,市场化补偿长期缺位,历史欠账太多,生态产品输出人群后续发展及环境保护乏力。碳汇交易的缘起与快速发展,无疑加快了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进程,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富边强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杨丽雪  张明善  王尚成  李进 《民族学刊》2021,12(3):58-63, 100
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规划》中,川西北高原地区被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由此,在“生态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前提下,如何推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必须面对和研究并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以川西北重点生态功能区——红原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该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进行剖析,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找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相互耦合为视角,提出川西北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与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中具有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因而,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环保法,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由于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是藏族,具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体精神的生态文化观,并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原则为集中体现。因而,在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中,应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立法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为主要立法原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进行充分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和基本经济支撑,在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发展生态产业。本文以生态民族学理念为指导,分五个部分先后分析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面临的多重制约,探讨了该区域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破解现存约束的制度创新途径,最后总结了几点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重要启示和结论,为我国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最终实现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将旅游者生态足迹用于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出发点,是把地区的旅游生态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探讨与旅游活动相关的生态消费水平与地区生态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2000~2007年旅游者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评价了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在可能改善的领域进行分析,探讨促进与改善青海省旅游业可持续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未来青藏高原应该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区。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件最重要的大事必须做到:一是保护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二是保护继承藏族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必须同步进行,这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文章论述了藏族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文化传统衰退的弊病,提出了整体保护藏区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原则、方式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贵州黎平黄岗侗族社区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呈现出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耦合。其生计资源配置中的特殊举措及文化策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真正的生态保护在于,选用最适用的文化对特定生态系统施加影响,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直接涉及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开发、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开发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些具体措施。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以保护在现代社会已失去实用价值、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通过法律保护可接触性文化遗产,通过引导、教育社区民众以保护不可接触性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绿色和谐理念是一种新的哲学观,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视野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及整个宇宙之间都处于一种现代生态学的观照之中.蒙古族的生态文化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运用绿色和谐理念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蒙古族生态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新、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游俊 《广西民族研究》2006,22(4):160-164
古代民族由于所处时空域的限制,不可能全面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并自觉直接维护生态环境,而是在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从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内人为地分割出一个最适合于本民族生息的区域,按照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去建构并直接维护本民族特有的民族生境。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主要是通过文化制衡来实现的,它具有无意识性、间接性、被动性和区域性。探讨这种生态维护的特点及功效,有助于深化对民族生境的认识并为今天的生态维护提供前人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