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王双立,王奔弘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及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构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等条件下,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各部门内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比例达到最优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根据国情,我国对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作如下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如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部门”。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世界经济发展好的国家情况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都迅速崛起。其具体表现: 一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本国  相似文献   

3.
一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间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其变化和发展常处于从动的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运动,均受总资本运动的规律,即追求最大限度利润规律的支配。据此可以说,农业改革是出于总资本在不同时期不同利益的需要,但同时也应看到它又是农业本身为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以求发展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一、住宅产业与经济增长点国家把住宅产业作为九五期间国民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这表明经济软着陆已实现,新一轮的全面增长即将到来。住宅产业是住宅的生产和消费相关的企业部门的总称,包括住宅生产和消费两大部分。它虽然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标准产业分类,但对于...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商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1978年,商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3%;就业人口为总就业人口的22.4%,可见它和其他产业一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前景可观的住宅建设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把建筑业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支柱产业的设想,强调“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要不然,就不能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把它当作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所以,在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回顾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张谷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美国,为美国和英国的1.1倍和1.6倍。这种情况与1870年明治维新开始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和英国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形成了鲜明的...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当前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我省林区如何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总部署和总方针,确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实现上述目的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本文仅就我省林区产业结构调整若干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内容,抽象地说是由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构成的。具体地说主要是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构成的。而且,每一生产部门内部还存在分部门结构,分部门内部还可以细分为行业结构。由此可见,行业结构,分部门结构的合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产业结构合理的关键,将对整个社会再生产顺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对有经济增长无经济发展理论的批判传统的经济理论家大多关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单纯把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目标。这种片面的发展观由于把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排除于经济增长的视野外,导致了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后果,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因而,这种增长理论受到了后来一些学者的怀疑与批判。围绕着“对单一追求国民经济的绝对增长”理论的批判,产生了增长极限论。其主要代表是梅多斯,在其著作《增长的极限》中,他首先从资源、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方面向单纯追求国民…  相似文献   

10.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人们都十分关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有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的内容及其分类 什么是产业结构? 在我国理理论界主要有两种提法:一是认为产业结构就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部门结构①;一是认为产业结构就是产品结构②。 我认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产业结构是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的分布,进一步说,是产业的种类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一国经济,从宏观角度…  相似文献   

11.
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以电影、电视、录像、戏剧、音乐、舞蹈、造型艺术、书画、器乐等为主要内容。艺术产业大致包括三大类,即艺术生产部门、艺术传播部门和艺术经营部门。在广州,如何发展艺术产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妇女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及有关妇女方面的最新理论,探讨妇女的社会经济作用。传统上对妇女经济贡献的估计往往采用妇女在正规部门的劳动参与率以及产业分布指标,从而将妇女在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及家庭生产、家务劳动等排除在外,低估了妇女的实际经济贡献。作者认为,对妇女经济贡献的重新估计可以采用国际上新的经济活动人口定义,评估妇女的实际经济参与率;可以从时间花费,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回报──工资和收入对家庭和国民经济的贡献方面来估计,这也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的今后行动纲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教育产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王贵福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从而确定了教育的产业地位。产业是一种生产性...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1月25日召开的经济阁僚会议上,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了“1986年度经济予测和确保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度”,提出了86年度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指标。它们是:1986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为336兆7千亿日元,实际增长率为4.0%、民间的最终消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 ,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引起了经济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被称为经济领域“未开发的黑大陆”、“第三利润源”、“企业脚下的金矿”。尤其是日本 ,物流产业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物流现代化 ,在某种意义上已被视为日本经济发展的车轮。  一、日本物流业的特点  在日本 ,从事物流服务的有 1 50万人 ,每 50人中有一名是做物流服务的 ,物流的广泛由此可见。日本物流管理 ,已经形成了适合其国情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其主要特点是 :   1 .运…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设计了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至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相似文献   

17.
骆方金 《社科纵横》2009,24(10):55-57,7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寻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经济发展是质量优先的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还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促进国家或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作为西部旅游城市的桂林其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工业化与城市性质相协调战略、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战略,以及工业化梯度和反梯度推移融合战略。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已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是振兴农村经济,使广大农民奔向小康的必由之路。它对于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工业化任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确地认识乡镇企业及其体制特征,是研究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目前理论界对乡镇企业涵义的介定存在分岐。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乡镇企业是一个产业概念。乡镇企业就是指乡镇办的工业,或是指农村中的非农产业。不容否认,乡镇企业主体是工业,但此外还有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多,品种杂是乡镇企业的—个  相似文献   

19.
《社会》1995,(3)
中国社会发展蓝皮书(《1994—1995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总报告》)预测,1995年中国政治形势依然保持稳定、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仍然集中在通胀、治安和反腐败上。这份刚刚完稿的报告认为,1994年中国政治形势宏观保持总体稳定,党及政府的政治权威和行政权威得到加强;重大改革措施实现平稳过渡、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经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预计11.5%,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人民生活稳定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6.8…  相似文献   

20.
关于出口产业:一无资源、二无技术、三无资本的南朝鲜经济要实现现代化,选择发展出口的政策,本来无可非议。然而出口只具有手段价值而不具备目的价值,目的价值在于满足内需,在于扩大和加强占国民生产总值70%的内需产业,扩大出口只具有有限的重要性。我们在金融、税制、汇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