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以韩礼德和汤普森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以Introducting Functional Grammar(Thompson,2004)一书中提供的主位系统图为出发点,简单地分析了主述位理论和语篇功能。句子由主位和述位构成。主位是句子的起点和中心议题,其余部分为述位,是对主位的展开和句子的信息主体。主位分为无标记主位、标记主位、强势主位、简单主位和多重主位。句子之间通过主位推进形成有机的语篇,主位推进模式主要有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在谋篇中,主位-述位的恰当使用有助于语篇的衔接、连贯和推进。  相似文献   

2.
英语和汉语虽属不同语系 ,但在主述位信息结构上存在共同点。语篇传递的信息 ,可以通过主述位信息结构分析来把握。本文就EST语篇中常见的几种主述位推进模式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以探讨主述位理论对EST语篇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英语小句的主述位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对英语主述位结构分析理论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英语主述位结构理论进行了历史回顾,从小句层次对该理论进行了分析。主述位结构分析对翻译和教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述位理论分析一首英文诗歌,探讨主述位理论在诗歌语义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从主位述位理论入手,以英国诗人Wordsworth的诗“Iwanderedlonelyasacloud”为例进行分析。诗歌的语义特征可以从主述位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主位推进模式得以体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言语体裁、不同的表述重点,主述位推进模式有不同的规律。新闻消息和新闻评论不同的体裁功能,在主述位的推进与选择上会呈现出不同的语体差异,在模式的选择上会呈现出一定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主、述位对比与翻译——以《荷塘月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功能语法中句子主、述位的划分对研究句子成分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述位既是句子语法结构体,又是语言信息的承载体,它们的排列顺序不仅突出了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而且还体现了不同语言的结构特征。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只有了解了主、述位在不同语言里所具有的特征和所发挥的作用,才能成功地进行语言间的转换。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主、述位特点和主、述位推进模式出发,探讨其对句子结构、排列顺序及语篇衔接连贯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如何利用他们之间的异同进行翻译,真正做到准确、地道地传达原文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符号,它是一套由各种语义子系统构成的意义的源泉和潜能符号系统。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主述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主述位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语篇识解的过程与差异以及所产生的语篇功能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翻译的过程就是语篇识解和转化的过程。本文尝试以主述位理论的角度,对唐诗《春望》的四种英译文本以及源语文本的主述位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对该诗歌的不同译本的主述位结构对比分析,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角度对原文进行不同的语篇识解以及语篇功能,为诗歌英译和赏析提供一个纯理分析视角与维度,对翻译对等问题重新审视,同时也检验了主述位理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与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为诗词英译研究与实践提供语言学工具。  相似文献   

8.
主(述)位结构是功能语言学的一大理论框架,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对句子的主位切分来了解语篇内部各个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信息的分布规律。以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具体的语篇分析,并以此指导汉英语篇翻译和连贯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4种基本主位-述位推进模式主位同一模式,述位同一模式,直线延续模式,交叉接应模式,并举例说明4种模式在翻译中的表现,指出对话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述位的关系问题做一比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势必会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主述位理论一直以来是许多语言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探讨了议论性语篇中主述位结构的功能特点,也展示了主述位理论对这类语篇的解释力。在文章中同时运用了语料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议论性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主述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该理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主述位理论的角度,对唐代诗人李煜的《虞美人》的三种英译文本以及原语文本的主述位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对该诗歌的语言学角度语篇纯理功能分析,证实主述位理论可以成为诗歌英译和赏析的一个视角与维度,重新审视一些翻译对等问题,检验主述位理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与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使语言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应用服务于诗词英译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主位述位理论通过对语篇中句子主位、述位的划分与分析,揭示篇章的构成规律。主位推进模式是实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功能语法中的主述位理论,通过一些实例分析,探讨了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以及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阐述实义切分理论内容及其重要性 ,应用该理论对俄语词序进行分析 ,以此说明俄语词序既不是绝对的自由 ,也不是一定要遵循主 +谓 (+补 )的刻板模式 ;俄语词序的安排所要遵循的唯一准则就是实义切分理论 ,应根据具体的交际任务确定主题和述题 ,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主题到述题这一话语内部结构的规律排列词序。  相似文献   

14.
“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一个句子可以分为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其中,主位又有无标记主位(unmarked theme)和有标记主位(marked theme)两种形式.本文主要讨论主述结构和句子结构的关系、无标记主位和有标记主位的区分以及机语主位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它为多模态社会符号和动态语篇的转录、注解、分析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简要介绍了电脑软件对语言、声音、视觉图像等社会符号的注解、描述、分析,及其对大型视频语篇的分割、概括、搜索等功能。在语篇数字化、复杂化的今天,研究者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更高效、更深入地描述、阐释多模态语篇。   相似文献   

16.
实义切分理论的主位和述位系统对于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位和述位是小句的基础,国内有学者曾经提出把主述位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根据主位分类及语气类型,可以从句子层面上剖析原文,从而得出准确的译文。研究主位推进模式,有利于译者了解原文篇章结构和信息分布,对症下药,适当地建构译文篇章,实现篇章层面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目前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话题。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象似性程度比较低的亚象似符。它借助于自己的特征指示事物,即通过描述其他事物中的对应关系来体现事物的表象特征。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具有对应性、互动性和多模态性等认知特征。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在人主观能动的基础上,通过本体和喻体的解释物之间的互动产生新的解释物而实现的。研究表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对隐喻的认知意义理论构建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文章试运用韩礼德的主位结构理论,对陆游《钗头凤》两个英译本的主位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对语篇的主位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译者准确把握语篇的信息分布。深入理解语篇的内容和意义,从而能够减少翻译中的主观因素,使翻泽更为客观、忠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