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中世纪英国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世纪以前的英国,在欧洲的经济地位并不显著,甚至在呢绒业及矿业等方面还落后于尼德兰和德意志,但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却比欧洲任何国家都来得顺利。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因此探讨英国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问题,必须从中世纪英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着手。本文试从中世纪英国社会经济变化中的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两个方面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中世纪妇女的生活中心就是家庭,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犹太人固有的传统以及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这一时期的犹太妇女不同程度地走进了社会经济领域尤其是中世纪欧洲犹太人的主流行业借贷业中,并因此在支撑家庭经济方面(尤其在丈夫外出期间)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经济地位在附属中有所提高.这不仅使得她们的社会、家庭和法律地位有所改善,而且也改变了她们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都经历过由中世纪封建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化过程。从一个侧面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产生并逐步取得优势地位,是这种转化过程的主要内容,而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确立的过程,就是农业的资本主义化。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和确立资本主义农业的国家,它的资本主义农业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英国工业尤其是工业革命的研究,而忽视了它的农业,以致象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化这样的问题,迄今还未见到专文论及。本文就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道路问题谈一点初步的看法,以期抛砖引  相似文献   

4.
由于阿拉伯地区妇女深受伊斯兰教法与圣训的影响,历史上阿拉伯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地位低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倡导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经济独立性增强,也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由于受伊斯兰传统影响,阿拉伯妇女状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妇女就业仍受限制,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利仍不容乐观,但展望未来,相信跨入新世纪的阿拉伯妇女必将展示出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晚期英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晚期 ,英国妇女在实现其经济、法律、教育地位提升的同时 ,在英国政治舞台上表现得相当活跃。妇女的政治参与既改变了外界对妇女的看法也改变了妇女自身 ,使“政治是男人领域”的说法不攻自破。妇女的地方工作也为妇女运动“培训”了一支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英国价格和工资变迁的动因,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各家观点个尽相同,争论不断.其中“新人口论”者认为人口因素是中世纪英国价格和工资变迁的动因,人口数量的增减导致价格和工资的波动;但是这一观点却遭到了“货币论”者的反对,“货币论”者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和货币的贬值才是引起当时价格和工资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这一观点.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史学界对中世纪英国经济社会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封建主义是中世纪西欧的核心价值之一,史学研究者一向把英国与法国视为封建主义的核心地区。从"作战的人"、"祈祷的人"、"劳作的人"、城市居民四个社会群体的角度来解析中世纪英国与法国的封建社会建构模式,是揭示这四个社会群体在英法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军事制度、税收制度、劳动制度、政治制度中地位演变的一个全新模式。随着这四个群体在英法封建社会中经济、政治地位的演变,英法两国封建王权扩大了其统治基础,最终确立了王权"无上"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爱玛》是简·奥斯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对世态人情进行了不少描写,当时的英国社会是一个等级差异明显却又经历着巨大变迁的社会。这是一个以财产来界定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社会,作者在描写小说人物时突出了婚姻制度和生活环境对女主人公们的婚姻观念及命运的影响,揭示了当时英国妇女的地位和命运。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晚期英国一直为乞讨问题所困扰,此时乞讨问题的出现是多种社会因素的结果。虽然中世纪基督教会主张对所有的贫困者予以救济,但中世纪晚期英国仍出现对乞丐限制的普遍呼声和行动。政府、教会和社会精英都提出了一些限制乞讨的措施,主张对乞丐救济区别对待。中世纪晚期英国对乞讨的限制有助于鼓励人们积极的生活,这孕育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0.
妇女参政一直是制约世界各国妇女发展的瓶颈,然而妇女参政又是妇女参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助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五十多年来,由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和妇女组织的努力,韩国妇女参政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与世界其它妇女参政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还是居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儒家文化的束缚、法律政策机制的不健全、对妇女政治文化教育的空缺、女性有限的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以及女性主体意识不够,是阻碍韩国女性参政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殖民地时期印度社会世俗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教种姓制度是印度传统社会的主体构架形式,是集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等级为一体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压迫性社会隔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贱民阶层和妇女备受歧视和压迫。印度社会世俗化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贱民问题和妇女问题。英国殖民者所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启动了印度的社会世俗化进程。印度的民族运动将这一进程推向深入。殖民地时期,贱民和妇女在社会世俗化的进程中逐渐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简·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的范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文学是女作家写女性而又具有女性意识的文学。《简·爱》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部女性文学的范本,是女作家站在女性立场上对女性整体命运的关怀,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首先,它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控诉了男性中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压迫。其次,它塑造了追求自立平等,维护女性尊严的新型女性的形象,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抗争。最后,它把两性之爱升华为两性的心灵契合和精神交融,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两性平等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British Pakistanis continue to have earlier and higher fertility than other ethnic groups in the UK, despite a recent rise in educational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British Pakistani wome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findings from an interview-based study with 91 British Pakistani women and men in the Northeast of England, in order to throw some light on the reproductive choices and constraints that underlie this apparent demographic anomaly. Drawing on detailed reproductive narratives, we show that, contrary to common assumptions within the literature, relatively high and early fertil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indicate a passive acceptance of ??cultural norms?? or a reluctance to engage with new social and economic opportunities. For some young women at least, early motherhood represents a deliberate and strategic choice: a way of managing different sets of family-building and other aspirations, embedded within a complex interpla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couples and wider familie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emerging ??inter-discipline?? of anthropological demography, which offers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population processes that neither discipline can do alone.  相似文献   

14.
小康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经济地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发展和妇女权益角度出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了在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经济状况处于弱势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从宏观上论述了解决该问题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彝族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以云南省直苴村彝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永仁县直苴彝族地区,以家庭经济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社会结构、经济因素以及婚姻习俗、家庭观念、宗教观念等众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合力,建构了历史上彝族妇女的被支配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这一地区的渗透,经济因素上升,彝族妇女的家庭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英国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和经济都取得了发展,从而使英国的女子教育也发生了较为全面的变化。纵然19世纪父权制根深蒂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制约,教育在许多方面上都存在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但是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不仅扩大了普通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教育的种类也大大增加。并且女子教育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推动了两性关系的变革,进而为改变她们低劣的社会地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丁建定 《南都学坛》2000,20(2):14-18
18 70— 1914是英国经济结构和经济组织的调整变化时期。英国的经济虽然相对衰落 ,但是 ,新兴的工业、畜牧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迅速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贸易仍居世界前列 ,促进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系列光棍形象,他们是乡村社会最不幸、最低贱的群体。社会地位的缺失、经济地位的低下,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毒化了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更多地暴露出人性卑劣的一面;成年而元婚,正常两性生活的缺失,使他们将不幸的弱势妇女视为自己的性骚扰对象,从而成为弱势妇女的精神暴君。  相似文献   

19.
实现男女平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尽管女性在我国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是随处可见。究其原因,经济根源是探究男女不平等根源的首选,而政治、文化、历史等原因也是造成我国现阶段男女不平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