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炜 《领导文萃》2012,(22):76-78
根据记者调查,越来越多高考状元,已经开始选择就读大学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而不是理工科。根据最新一期《学术界》的杂志文章《中国党政官员学历变化和代际更迭研究》,中国官员的代际更迭规律,清晰可见:由早年革命运动型官员,至改革开放后的技术专家型官员,再到而今的公共管理型官员。数据显示,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底14省区的党委常委,换届前,181人中有135人最高学历是文科,换届后,则升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8,(7):28-29
2008年伊始,干部人事调整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自2006年下半年地方党委换届开始,省部级官员进行了几波大范围调整。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已落下帷幕,至此地方省级四大班子成员调整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3.
6月28日,新当选的山东省委常委集体亮相。至此,从去年10月开始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地方四级党委换届工作已全部结束。综观这一轮地方四级党委大换届情况,被媒体称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地方领导官员大换班"可谓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4.
新视野     
《领导科学》2012,(19):20-21
构建人性化的换届机制当前已有多个省份完成换届,剩下的省份也将在未来几个月陆续完成换届。正视领导干部在换届中的种种心态,建立人性化的换届机制,显得十分重要。人性化的机制主要包括民主竞选机制、公开机制、评估机制、荣耀机制等,人性化是这些机制的主线和灵魂。其一,民主是对人性的认可,也是对不良心态的有效抑制。官员的不良心态只有在民主的情况下才会健康好转,才会变得理性而负有责任。其二,公开的人性化在于使领导干部政治健康,提高对贪  相似文献   

5.
近期,全国各地正进行基层官员换届,湖北省宜都市出了一位25岁的女镇长,河北省馆陶县出了一位29岁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被选为网络事件。在不断刷新的网络评论中,他们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太年轻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对官员任职的年龄要求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官员若错过这一轮竞争,未能得到提拔,就可能永远失去晋升机会,这势必影响到地方官员的晋升策略。观察者得出结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年轻的官员易升迁。《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对年龄作出进一步要求,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时,要保持以55岁左右官员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其中48岁以  相似文献   

7.
又见换届病     
王春  衡洁 《领导文萃》2012,(2):74-76
焦虑心理:保位争位都折腾"肥缺。"正值换届期,川东某市的一名官员和记者谈到该市的财政局长位置正空缺时不由得脱口而出。财政局长素有"财神爷"的称谓。自从前任财政局长在今年换届时被提拔后,这个职位便被很多双眼睛盯上了。据称前几年该市下属某县有人愿出50万元买财政局长职位。  相似文献   

8.
1俄美大选引领世界"换届年"2012堪称世界"超级换届年",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年换届。普京在3月4日的大选中获胜,俄罗斯开启"普京3.0时代"。奥巴马11月6日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市场中,人与人之间因利益的互动而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定律,其中有一个政治定律必须引起领导者高度重视,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对官员进行廉政教育时所说的"新官堕落定律"":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当官当久了,全都又奸又贪。"2011年是我国市县乡村四级换届的关键年,随着  相似文献   

10.
7月份,随着各地党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一批年富力强、履历丰富的官员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领导干部如何履新,群众充满了期待—— 为什么有些新官青睐"三把火" 今年4月,发生在山东青岛的"退草种树"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网民对青岛推行的植树增绿大行动有许多质疑.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1,(36):10-10
云年以来.很多地区在-考察干部时.将官德作为重点考察项目.及至今年的新一轮地方官员集中换届.考察官员道德更已成为一种普遍选项。不仅如此,9月3日《工人日报》报道,浙江、河北、湖北、陕西、广东等地甚至开始尝试一项被称为“反向测评”的评价机制.即在干部德考时.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2,(16):10-11
大陆官员跨省调动手册推荐度指数★★★★★★常态的省部级干部异地交流任职自2011换届年至今已有66例。其中,中央与地方垂直交流干部28位,横向跨省调动38位。作为未来  相似文献   

13.
看世界     
《决策》2006,(2):6-7
一票否决与环保问责:为官员戴上“紧箍咒”,省、市、县、乡地方党委大换届,事业单位进入程序办法首次“有法可依”,河南形象重塑的五年努力,吴敬琏反思中国改革四大缺陷。  相似文献   

14.
李克诚 《领导文萃》2014,(13):30-33
<正>省部级干部调整的时序逻辑2013年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换届之年。这一年的省部级干部的调整,一方面是围绕着搭建中央和各省份的"政府班底"这个中心任务而展开,实际上又延续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高级干部一系列调整的动作和节奏。因此,分析和观察2013年迄今我国省部级官员的变动,须将其放到一个更长的时段和人事调整周期内进行,才能看得清其中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工作正在各地集中展开,这次换届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担负着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责任,因而备受关注。本文采撷了部分新任党委领导、新任政府官员履新后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公开发表的感言,从中感受各位在新的历史使命面前展现出的崭新理念和胆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联邦主义"、"晋升锦标赛"从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的角度解释中国的增长奇迹,然而无论在哪种机制下,地方官员的更替都会造成地方经济政策的不连续,进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与财政效率损失。本文首先建立了一套财政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前沿法对1999~2012年31个省份的地方财政效率进行测算,然后搜集了同时期各个地级市党政领导的简历资料,采用地级市官员变更比例作为政策不连续性的代理变量,考察了政策不连续性对财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由地方官员变动导致的政策不连续性显著降低了地方的财政效率,这种影响以地级市市长变更最为显著。每有一位市长更替,将导致该省份财政效率下降约0.15个百分点。(2)市长任期对财政效率有U型影响,新市长上任1年内,官员任期对财政效率产生负影响,因为换届过渡时政策不连续最明显,1年后地方财政效率逐步回升。(3)新任市长为快速做出政绩,短期内会实施大量新政,致使政府消费扩大、财政赤字扩张,引致财政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7.
每逢政府换届之年,有关各级地方政府官员进退留转的话题就会热起来。现在是凭实绩用干部,得到提拔重用的绝大多数是发展上有本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在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8,(38):12-12
最近,由"溃坝"和"奶粉"等事件引发了最新一轮官员问责风暴,数十名官员被免职,这是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大规模处罚失职官员后的又一引人瞩  相似文献   

19.
7月3日,在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当选为市委书记。至此,始于2011年10月的这轮省级党委换届,落下了帷幕。这次换届后省级党委常委出现一些新特征。"60后"据统计,本轮换届后产生的省级党委常委共404人次402人(有两人各自在两省份当选两次),其中"60后"116名(河南的连维良调任国家发改委,董云  相似文献   

20.
<正>换届过程中,由于受领导班子结构、领导干部职数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原来担任实职的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改任了非领导职务。大多数"改非"干部能够以大局为重,正确对待上级换届政策和个人职务安排,服从组织决定,但也有少数"改非"干部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心态,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值得重视和研究。一、换届中少数"改非"干部出现的四种不良心态"抵触"心态。换届中,少数"改非"干部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为"改非"就是降职,在由领导职务改任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