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兹古城     
《中文信息》2008,(5):21-22
龟兹国,古西域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龟兹古城遗址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我国汉唐时期,中央政府都以龟兹为政治中心,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东汉和帝水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护时曾迁西域护府于龟兹。  相似文献   

2.
龟兹是佛教文化隆盛发展、传播东渐并逐步中国化的重要地域。本文通过对《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南海寄归内法传》《往五天竺国传》《悟空入竺记》等史籍的梳理、辨析,结合历史、考古、宗教、社会、艺术史等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依据对龟兹佛教的基本属性、信仰理念、戒律特色以及龟兹佛教史事等方面的新认识,进一步指出,龟兹佛教文化在安西都护府建立初期和以后相当一段历史内,出现了以小乘为主体的龟兹佛教与以大乘为主体的中原佛教互相并存、各自发展的独特局面;龟兹地区相当规模的汉风石窟及其内地佛教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唐朝中原文化在西域的一个缩影;不同派别佛教艺术间的影响、交流与融合,造就了龟兹佛教文化艺术的历史奇观。  相似文献   

3.
赵莉 《西域研究》2003,(1):103-106
新近出版的《考证与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 0 0 2年 7月 )收录了霍旭初先生继他的第一部论文集《龟兹艺术研究》 ( 1993年 )出版后的十七篇论文。论稿以龟兹佛教文化艺术研究为中心 ,也涉及了龟兹地区以外的西域佛教文化艺术。本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关于西域佛教文化艺术领域新课题的考证和研究 ;二是对一些文章论说和观点的辨析与争鸣。一近十年来 ,霍旭初先生对龟兹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作了不少新的探索和考证 ,解决了有关佛教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关于鸠摩罗什和龟兹石窟艺术关系的研究前…  相似文献   

4.
古西域重镇龟兹是传承东方佛教文化的关键节点,龟兹石窟是新疆西域文明的见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印度、希腊、罗马、波斯和中原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新疆地方民族特色。龟兹艺术反映了新疆西域文化和社会的变迁,极具地方特色,其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人文气质和宗教信仰具有强烈的西域民族特色,是当代中国原创动画重要的灵感来源,可以为动画从业者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释氏西域记》中有关龟兹的材料,系僧纯378年左右在龟兹所收集的,因此,《释氏西域记》所谓“国北四十里有雀离大清净”的“国”,应是吕光伐龟兹(公元384年)之前的龟兹都城;而《水经注》所指的都城应是北魏时代的王都。据《水经注》所记水系,雀离大清净应在西源水(今渭干河)上,北魏时的都城应在东川水(今库车河)上,雀离大寺与北魏龟兹都城分别在两条河上。而《水经注》所载“龟兹城,故延城矣”一语,正如黄文弼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说明北魏时的龟兹都城——龟  相似文献   

6.
《西天路竟》详细记录了五代时期内地僧人前往天竺 (今印度和巴基斯坦 )取经的行程。由此文可知 ,西域的伊州、高昌、焉耆、龟兹、割鹿、疏勒分别都是各民族建立的互不统属的地方政权 ,对新疆民族史和丝绸之路史的研究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盛熙明,元代西域龟兹人,曾为元顺帝妥欢贴木儿时奎章阁书史,是自东汉摄摩腾以来众多著名西域书法家中精通梵、蒙、汉、龟兹等六种书法的唯一的书法理论家。盛熙明的身世详情,无考,但他的生卒年代系元代无疑。因为他撰著的《书法考》八卷,据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盛熙明传》所记述,是在元至正甲申进上的。至正甲  相似文献   

8.
《西域史地文物丛考》是马雍先生(1931—1985年)的自选集,共收有关古代西域史的论文十七篇、书评一篇;目次也是他亲自编定的:一、《从新疆历史文物看汉代在西域的政治措施和经济建设》,二、《西汉时期的玉门关和敦煌郡的西境》,三、《新疆巴里坤、哈密地区汉唐石刻丛考》,四、《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诵》,五、《东汉<曹全碑>中有关西域的重要史料》,六、《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七、《古代鄯善、于阗  相似文献   

9.
九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崩溃以后,原属回鹘汗国所有的西域形势发生剧变,天山以北的部分地区一度曾为黠戛斯汗国所攻占,天山以南地区则一度陷没於吐蕃。不久,两迁的回鹘与西突厥的余部相联合,在原来唐朝安西都护府的东部地区建立了安西回鹘国。因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龟兹国的首都,所以,后来又称安西回鹘国为龟兹回鹘国。此后二百多年中间,西域动荡不安,龟兹回鹘几经迁移。十三世纪初,蒙古勃兴,成吉思汗派兵经营西域,击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15日汉唐文明下的龟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隆重开幕.8月16日~17日上午,学者们分历史考古、佛教艺术和宗教文化三组进行了学术交流. 对汉唐时期龟兹地区的历史考古进行研究,是本次会议所强调的重点,收到论文31篇.其中,又以两汉时期西域政治、出土文书研究、龟兹地区考古文物的研究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1.
西汉楼兰道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楼兰道,在《汉书·西域传》中虽然没有比较明确的详细记述,但根据汉通西域的情况来看,从玉门关出发,要行至盐泽到楼兰,再继续前行的路线的存在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魏略·西戎传》中的一段记载,传云:“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这段记载详细地说明了从玉门关至楼兰,再经塔里木盆地北缘出葱岭的路线。传文中提到的位于玉门关和楼兰之间的“龙堆”、“三陇沙”、“居卢仓”等地点在《汉书》和《后汉书》中也早有…  相似文献   

12.
朱英荣 《学术探索》2013,(5):125-133
龟兹石窟文化不仅是龟兹民族的文化成就,更是古代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对龟兹石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历史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实证来看,以西汉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为标志,新疆从行政区划上便已列入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区域,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同时,研究还表明,古代新疆文明是在以佛教为主导并融合其他多种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与佛教文化相比,伊斯兰教文化在古代西域地区是一种晚来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3.
郭双林先生在《中州学刊》2001年第2期 发表的《近代西方地理学东渐与传统夷夏观念的变异》一文中提到,1871年5月,当一位法国人问随崇厚出使法国的张德彝,为什么中国人将外国人称为鬼子时,他竟回答说,此乃汉代西域古国“龟兹”国名的误读。实际上“龟兹”应该读作“秋慈”,只是一般人不知道,以讹传讹,才将“龟兹”二字读成“归滋”。换言之,“鬼子”不过是西方人或远方人的代名词而已。 张德彝是在蒙骗外国人。其实,中国人称外国人为“鬼子”古已有之,并不是从近代才开始的。 在甲骨文中“人”字写作①,或把头部夸大…  相似文献   

14.
刻意创新 锲而不舍──《龟兹石窟研究》评介王和平研究龟兹文化的又一部力作,朱英荣先生的专著《龟兹石窟研究》已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组织编辑的。该书资料翔实可靠,史论结合得当,探索之法新颖,观点独到创新,对进一步促进龟兹...  相似文献   

15.
唐代西域汉人的社会生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代西域汉人的社会生活薛宗正早在唐朝之前西域就存在着汉、魏屯田士卒遗黎所建的高昌国,在伊吾也有不少汉人。入唐以后伊吾改置为伊州,高昌改置为西州,又以可汗浮图改置为庭州。由于大批汉军的进驻,还创立了安西四镇(龟兹、焉耋、于阗、疏勒或龟兹、碎叶、于阗、疏...  相似文献   

16.
(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哪怕是中央政权控制的地方邦国,如周代及其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文史典籍,因此孔子得见百二十国《宝书》,墨子得见百国《春秋》。西域的情形则不同,这里虽建立过数以十计的古代邦国,它们自己却没有写出例如《于阂史》、《乌孙史》等史书来,其文史典籍的构建,首创于汉文史册,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占据着创始地位。考察西域典籍,须首先分清广义西域与狭义西域。其狭义者大抵指当今我国新疆全境,其广义者则包括中亚、西亚乃至非洲、欧洲之一部及南亚次大陆的印度等。广义西域诸国,大多有自己的典籍…  相似文献   

17.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有《经师论》,该论涉及了佛教音乐的功能、佛教音乐的代表人物及重大事件和中国佛教音乐起源等问题。《经师论》中有的内容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有艺术造型相证。本文还对中国佛教音乐起源问题,做全新解读,对沿袭之说提出辨析。通过解读与考析,表明西域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最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18.
西域"是我国古代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的总称。其狭义指葱岭以东的天山南北,广义则泛指亚洲中部和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本文旨在探讨狭义西域地区的药物东传内地及其对中医药的繁荣所产生的影响。一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代文献,记载了不少西域的历史传说和地理物产。《山海经》是中国上古地理学专著,多数学者认为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所写。全书分为山、海、东、西,将天下的山川、道里、民族、物产、崇拜偶像(包括图腾)等记录得十分详细。其中《海内西经》、《西山经》等…  相似文献   

19.
王守春 《西域研究》2015,(2):22-29,138,139
《魏书·西域传》记载龟兹国有"孔雀",《西域图志》记载塔里木盆地有"鹦鹉",实际上,它们既非孔雀,也非鹦鹉,而是被当地居民称为"Kum-tuche"的鸟,在现代鸟类分类系统中属于雀形目鸭科中的几种鸟。其中有的鸟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曾与塔里木盆地的民俗文化有密切关系,但今天数量已大为减少。"孔雀河"一名的由来也与此类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由余太山主编,几位治西域地方史、民族史的专家学者撰写的《西域文化史》的出版,给被称为国际显学的西域研究抹上了浓重的一笔,正如该书提要所言:“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描述西域文化的著作”。西域文化研究是西域学研究的重要一翼。在此领域既有前人,也有来者。且不说一百年来国内外的探险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涉足这一领域,收获颇丰,单是五十年前日本学者羽田亨所著《西域文化史》也风靡了一时。但终因该书观点偏颇,材料匮乏,还不足以反映西域文化的全貌。近二十年来,国内有关西域文化研究的论文及著述多了起来,尤以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