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编个假机构,发个假证书,就收取高额"手续费" "服务费"。当前,一些打着"文化" "艺术"旗号的不良社会组织,以贩卖虚假荣誉实施诈骗,甚至专门盯着"兜里有钱、心有落差"的退休老人,不择手段"围猎"。有的老人根本不会画画,却被授予"法兰西皇家画院院士";有的老人为了得到证书,花光退休金还到处借债;有的为此和家人吵翻,坚称对方"是朋友"。这些骗子的套路不算高明,为何许多老人入坑?究其原因,还是包装唬人。  相似文献   

2.
编个假机构,发个假证书,就收取高额"手续费" "服务费"。当前,一些打着"文化" "艺术"旗号的不良社会组织,以贩卖虚假荣誉实施诈骗,甚至专门盯着"兜里有钱、心有落差"的退休老人,不择手段"围猎"。有的老人根本不会画画,却被授予"法兰西皇家画院院士";有的老人为了得到证书,花光退休金还到处借债;有的为此和家人吵翻,坚称对方"是朋友"。这些骗子的套路不算高明,为何许多老人入坑?究其原因,还是包装唬人。  相似文献   

3.
张桂琴1964年出生,她在2005年当上了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谏壁街道敬老院院长。十几年里,敬老院的老人成了她的家人,有的老人还亲切地喊她"姑娘"。2014年,张桂琴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镇江市优秀敬老人物";2016年,她又被京口区文明委评为"最美京口人";2017年获评"镇江好人"……2021年3月光荣上榜"江苏好人"。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谏壁街道东街社区的谏壁街道敬老院。现场有工作人员在包馄饨,几名老人有的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有的悠闲地散着步。  相似文献   

4.
洪咏 《山西老年》2011,(4):60-60
一些长期被疾病折磨的老人,心情容易变得沮丧、抑郁、消沉,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整天沉默寡言、心情沉重,不愿与人接触;有的因久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照料伺候,时间一久,觉得自己成为家人或亲友的累赘或负担,内心焦虑、痛苦。  相似文献   

5.
高峰 《社区》2011,(22):20-21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道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1395人,占辖区人口的17.3%,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49人,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100余人,低保特困老人69人,三无老人9人。通过调查发现,辖区养老事业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居民老龄化比率偏高;二是养老方式较为单一化,超过90%的老人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  相似文献   

6.
留守的孤独     
正人老了之后最害怕的是什么?答案是孤独。人一旦老了,最害怕的不是死,因为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自然规律,所以人老了最害怕的是孤独。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留下了一个个孤独的老人留守家园,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被人们称为"留守老人"。随着时间的逝去,山西省泽州县赵良村的"留守老人"们逐渐减少,"留守老人"不仅要劳作于田间地头,有的还要承担起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老人们在默默操劳的同时,还带着对儿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赵良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改革开放后,  相似文献   

7.
王桂花  许逐春 《社区》2004,(12):20-21
南京市鼓楼区的556691名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80617人,约占全区人口的15%。其中80~90岁的高龄老人7759人,90岁以上的737人,100岁以上的25人。按照国际标准,老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即算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区已超过标准的一半。在202位独居的老人当中,50.5%的人没有养老退休金,而在有养老退休金的老人中,每月700元以下的又占42.6%。有72.3%的家庭没有养老能力,急需政府提供养老帮助。针对这个难题,鼓楼区民政局制定了一个方案:选择100位独居老人,政府每月为每人拨付100元,交给专业社区服务机构,由他们派出经过专门培训的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8.
在小区里,我们常常见到不一样的老人。有的老人弯腰驼背,穿着从小摊贩那里买来的便宜而肥大的衣服,买买菜,带带孙子,家长里短,这是他们最平常的生活。这样的老人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他们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实在,平凡而安稳。还有一种老人,不管他们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3,(5)
在世界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夏令营,一般都是面向青少年的。而在德国的萨顿堡,却有一个独特的"长寿夏令营",入营者都是些年近80的长寿老人。在这个"长寿夏令营"中,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让老人们感兴趣的是交流各自的"长寿经"。他们有的总结说,自己之所以长寿,是因为戒掉了烟、酒;有的认为,当人进入老年期后,仍保持一种精神追求十分重要;还有一位92岁的老翁,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张建雄 《社区》2012,(24):8-9
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不仅照顾不了自己,还容易出状况,让子女操心。于是,有人设想,能不能有一所机构,就像孩子每天去的幼儿园一样,照顾老人的方方面面。老人们在这里吃饭、打牌、看电视,有专门的人员看管、护理。家人在家的时候,就把老人接回去,共享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1.
吕剑波 《社区》2012,(9):49-50
现代社会中的"准老人",上有古稀双亲,下有成年儿女或幼年孙辈。在生活中,经常面临"无人分忧、老少夹击"的情况。而由于缺少关心和照顾,这个群体往往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然而,人们往往关注于年迈的老人,而那些50~60岁的"准老人"却被忽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推出的一系列针对"准老人"的服务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江西省吉安县城金家小区,只要提起胡伏秀这个名字,人们就会跷起拇指啧啧称赞:"这个人真是世间少有,她自己身体并不好,还要照顾一个90多岁的老人,真不容易呀!""有的人对自己久病的父母都厌烦,可是她却无怨无悔服侍婶婶十几年,真是个好人呀!"  相似文献   

13.
余果 《老友》2012,(10):39-39
湖北省武汉市桥西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是武汉市汉阳区江汉二桥地区开发最早的生活小区,2009年10月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截至2011年底,社区有居民7318人,60岁以上的离退休职工137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8.7%。其中空巢老人58人,高龄空巢老人11人,孤寡老人1人。随着养老问题的日益凸  相似文献   

14.
面临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机构养老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一个理想的"家"的环境会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起到支持作用。采用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居住在西安5家养老机构中的30位老人进行访谈并采取分段式分析,探究老年人如何在长期照护环境中产生出"家"的感受。结果显示,养老环境及安全、社交环境以及个人生活意义的实现对老人获得"家"的感受有极大的影响。养老院应当充分保障老人的自我掌控力和自主选择的权利,根据老人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服务、开展不同的活动,保证养老环境舒适的同时,尊重老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让他们有安全感、归属感,也有自由的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赵凯 《南都学坛》2011,31(6):9-14
《汉书.文帝纪》所载"养老令",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最重要的史料之一,但是传世文本的记述中存在着一些令人生疑并且经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80岁以上老人与90岁以上老人一样,成为"受鬻法"的福利对象;又如皇帝对高年的赐物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每月重复的常设制度。而其中赐物价值即"赐格"之高,尤其令人难以置信。参照武帝元狩元年四月诏、顺帝阳嘉三年五月诏的相关内容,推测"养老令"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中的"月"字为衍字。正是"月"字之衍导致文献信息失真,歧义纷生。"养老令"关于赐物发放流程的规定,是后世遵行的常设制度,赐格的部分内容在东汉时期仍然以先帝"故事"的方式产生着影响。由此判断,"养老令"在文帝之后似乎并没有被完全废止。  相似文献   

16.
王玉龙 《社区》2012,(23):62
在德国交流访问期间,和朋友谈起德国的养老问题。朋友说,德国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但是其完善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足以保证老年人衣食无忧。不过,那仅仅是一个表象。所谓的衣食无忧主要指的是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老人。虽然德国的许多城镇都  相似文献   

17.
杨学友 《社区》2013,(13):51-51
目前,一些养老机构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护工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入住老人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意外事故,一些养老机构总是千方百计地转嫁、推卸责任。老人在养老院遭遇意外事故,受害老人及其家人应该如何维权呢?  相似文献   

18.
在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上,老人自身的养老责任和潜能被忽视。基于家庭和社会所承受的养老压力过大,分析"独立养老"观念介入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并据此从老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多个维度为增强个体养老能力创造条件,实现"独立养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视阈下我国社区文化养老方式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文化养老"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一个合理内核。社区文化养老使老人重新掌握因忙碌而失之交臂的知识和技能,重新就业,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使老人精神世界"吐故纳新",享受人际交往的情感滋润。因此我们应抓住文化这个有利的武器,大力搞好新型社区的建设工作,从而为社区文化养老提供有效载体。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区文化养老方式的实施,都应努力抓好三个层面的工作。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应加大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的力度;社区层面,应以各种社区服务资源为载体,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养老支持网络建立和完善;服务主体层面,首先促进老人自身养老观念的转变,实现"老有所乐",其次,老年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推动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社区文化养老朝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玉龙 《社区》2012,(34):62-62
在德国交流访问期间,和朋友谈起德国的养老问题。朋友说,德国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但是其完善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足以保证老年人衣食无忧。不过,那仅仅是一个表象。所谓的衣食无忧主要指的是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