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葛亮法律思想初探刘冀民,李金河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今在我国妇孺皆知,世界一些国家也闻其名。他能留芳于世,自然与他治国安民的杰出才能分不开。诸葛亮是军事家,但他首先...  相似文献   

2.
论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徐州琅邪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诸葛亮品德高尚,恪守诺言,扶弱抑强,忠于职守,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智慧、勤劳、勇敢的品格,赢得了世世代代人们的敬仰,成方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忠诚与曹操之奸诈,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人是一对一正一反互相衬映的历史人物。尽管历史的本来面目,诸葛亮并不如是之好,曹操也不如是之坏,但历史的大节却是曹操要谋纂汉室,诸葛亮要兴复汉朝,这一奸一忠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本文在结语中将两人作一些比较,应当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正> 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人们不仅把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高度评价,而且注重他的思想、品德、意志、作风和智慧,把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具象化的典范,寄托了无限的崇敬。诸葛亮能够成为一位千古传颂,有口皆碑,中外知名的人物,这是一种少有的文化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形成和发展,是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一诸葛亮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展诸葛亮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时代。随着东汉帝国的瓦解,名教、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  相似文献   

4.
论拉法格的财产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尔·拉法格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其广博的政治思想中具有独具特色的法律思想.他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对法律现象的研究主要是以财产权为起点范畴进行的.其作品中对于财产和资本的形态、财产的起源的理论、现代社会的财产及其所有权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清未民初的法律教育是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新型的法律教育承袭了中国封建社会已有的法律文化和法制思想,继受了近代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教育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法律教育的政策制定,它们是整个法律教育的行动指针:一方面直接以高度概括的方式体现了特定时期法律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主导思想;另一方面又旗帜鲜明地昭示了特定阶段法律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取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非常重视运用法律武器,促进根据地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刑法、诉讼法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法制系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更重视社会主义的法律建设,在领导新中国法律创造工作和司法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但是,由于许多原因所致,毛泽东的法制思想还具有局限性。我们应该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毛泽东的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知识分子从清末传统士大夫营垒中逐渐分化出来,他们对西方法文化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并从思想和行动上迈出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质性步伐。在清末法制现代化实践中,新知识分子显示了新的法律思想和被新的法律思想所武装的作用,体现了近代中国由封建法制向资本主义法制过渡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清末法制改革与法制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进 《社会科学家》2005,14(3):175-178
清末法制改革翻译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典法规,引进了近代的法律思想、法制原则、法学术语。经过改革,中国逐步建立了新的近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确立了新型的法制思想和原则。这次法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是法制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实践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以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为立法原则,将制定新法与批判、沿用旧律相结合,仿效资产阶级国家主要的法律形式和民主原则拟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令、章程,以期积极建设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南京临时政府以其颁布的大量立法在中国法律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其立法实践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可贵探索与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0.
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学说,并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等重大问题做了开创性论述.在列宁的法制思想中,以民为本是贯彻其中的基本立场,现实问题是其发展依据,公平正义是其价值追求,坚持党的领导是其鲜明特色.这种逻辑性对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遵宪法律思想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研究黄遵宪,认为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丰富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政治人物,他在引进西方民主、法律思想及在法律实践方面的活动,对促进中国封建法制向近代资产阶级法制的过渡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强化邓小平法制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并且在教学中突出讲授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法制观是班固的法制思想的核心。班固认为:圣人怀明哲之性,与自然的意志相通,根据人的性情和自然意志设立了礼制和法制,因此礼法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法律的作用在于顺天地、卫王道、禁暴恶、惠百姓和辅助德教。班固的法制思想有其时代基础,更渊源于先秦儒家特别是荀况和西汉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4.
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系列课程之一,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法制教育课,它承担着在高校大学生中普及法律文化,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法律基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充分利用这门课程,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但在高校法律基础教学实际中,一直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基础课的性质,提正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化国宇  曹磊 《阴山学刊》2010,23(2):112-118
先秦农家作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其思想中有很多政治思想应作为政治法律研究的一部分。尤其是农家思想中包含着古代朴素的治国思想,因而更不能将其从法律视域中剔除。先秦农家法思想可以分为许行的治国思想与《吕氏春秋》中的农家政治思想两个思想派别。许行的思想主张大致有"君民并耕"的治国理想和"市贾不贰"的经济"法"思想。吕氏农家的法思想体现为:"农教为本"的宏观治国理念;通过影响中国传统法制中的具体法律制度,农业技术思想内化为传统法制中的农家法元素,实现对传统法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方的法规或规章之问互相否定的现象是一种基于地方立法权限而产生的法律冲突.地方问法律冲突并不是国际私法上的冲突法问题,而是一个宪法问题.在我国,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是根据法制统一原则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格地说.不存在外地法规、规章和本地法规、规章之别,而只有地方性法律规范的对人效力和空间效力之别.地方间法律冲突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或"法律内的法的续造"等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法律市场"概念的提出,大大拓宽了法律制度建构的研究视域.已有研究认为我国法律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并把我国法律市场结构划分为全国性法律市场、准全国性法律市场和地方性法律市场几种类型.这种划分过多强调了法律市场的层级性结构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法律市场竞争,在理论上可能引发人们对于法制统一的模糊认识,在实践中可能会加剧法律资源权的竞争态势,不利于解决当前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两个"不完全适应"问题,不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文章认为,比照市场结构类型理论,法律市场更符合完全垄断市场类型的条件.因此,必须准确界定法律市场的概念,厘清市场结构类型,并基于中国法制实景,建立统一法律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李放 《理论界》2008,(6):134-137
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佛教及法律文化的发展为佛教对法律文化产生广泛影响创造了历史条件。本土法律与佛教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进而互相渗透。在这一过程中,佛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南北朝时期包括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设施和法律艺术在内的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的法律教育是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新型的法律教育承袭了中国封建社会已有的法律文化和法制思想.继受了近代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教育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法律教育的政策制定,它们是整个法律教育的行动指针:一方面直接以高度概括的方式体现了特定时期法律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主导思想:另一方面又旗帜鲜明地昭示了特定阶段法律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取向。  相似文献   

20.
论荀子思想中的礼、法、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伟大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思想,就其思想体系讲,不是法家,而是儒家.他的思想体系中各类学科思想都很丰富,尤其着重从论“礼”出发,阐述法律理论、法律制度,以及国家制度,更具有前人所不及的精到见解.他的隆礼重法的礼法观,对中国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封建法制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