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储存本土文化信息的功能.文章搜集、整理并分析了重庆方言中的新词语--重庆言子儿,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言子儿,表达了巴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带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语成为记录巴渝文化的载体,是重庆独有文化的符号象征,了解重庆人了解新重庆风貌,解读这些新词语不能不认为是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四川方言”应当改称为“巴蜀方言”。“巴蜀方言”这一称谓既反应了古巴方言和古蜀方言的历史承传性,又反应了巴、蜀两地传统地缘、人文关系。巴蜀方言重庆话是重庆直辖市的代表方言,其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本文以重庆城区话为对象,考察重庆话主要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3.
重庆方言中的“倒”可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也可表示动作的方式和结果,用法很多,是重庆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重庆方言的“倒”可和普通话中的“着”字作比较。  相似文献   

4.
重庆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方言词极具地方特色,有些动词尤其突出。本文就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肢体性动词“■、扌曹、捹、擩、撋、敲”进行分析,考察其在重庆方言中的意义和读音,征引历代工具书及相关文献,探索其语源,证明该词古已有之,并非方言自创,是古语词在重庆方言中的遗存。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对重庆的方言影视剧作全面的历史清理 ,是进一步研究“川渝方言剧”的基础性工作。从时间发展向度上看 ,本文回顾了重庆方言剧从 1 982年的《人与人不同》开始到目前为止的近 2 0年的发展历程 ,将其划分为 80年代、 90年代和世纪之交共三个时段进行论述 ;从空间类型向度上看 ,本文将重庆方言剧划分为电影、电视剧、电视台栏目短剧、川剧电视剧共四大类型进行论述。经过这样的纵横梳理 ,重庆方言剧的总体发展脉络也就十分清晰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对重庆的方言影视剧作全面的历史清理,是进一步研究"川渝方言剧"的基础性工作.从时间发展向度上看,本文回顾了重庆方言剧从1982年的<人与人不同>开始到目前为止的近20年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80年代、90年代和世纪之交共三个时段进行论述;从空间类型向度上看,本文将重庆方言剧划分为电影、电视剧、电视台栏目短剧、川剧电视剧共四大类型进行论述.经过这样的纵横梳理,重庆方言剧的总体发展脉络也就十分清晰了.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铜梁方言的声、韵、调及同音字的分析和整理 ,力图展示铜梁方言在语音方面的面貌 ,介绍铜梁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便于重庆人学习普通话 ,对推广普通话有积极的作用 ,对《重庆方言志》、《重庆话音档》的编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庆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重庆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重庆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反而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重庆移民地名沿江的地区高于边远山区,老重庆高于涪、万地区.重庆移民省籍主要来源湖广,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重庆地名还反映了移民后的社会变迁、经济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埠为切入点观察四川区域社会变迁,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冲绳方言与"冲绳日语"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冲绳方言是日语中主要的方言之一。不同于日本本土方言,冲绳方言的形成与演变受到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冲绳,方言与日语标准语并存。但在日本推行的标准语教育的背景下,冲绳方言被不断地同化,并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冲绳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