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蒋敏 《南方论刊》2008,(6):91-92
《三侠五义》是我国广受读者喜爱的近代侠义小说,其中塑造了许多赫赫有名的英雄侠士,但在《三侠五义》这个以男性侠士形象为主导的武侠世界中,女性侠士形象的光辉被其他以“三侠”、“五义”为代表的经典男性形象所掩盖,女性侠士形象在男性主导的武侠世界中被弱化,而这些女性侠士形象的弱化有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三侠五义》中的白玉堂与以往完美的侠士形象颇为不同。除了拥有侠士行侠仗义的共性,他还具有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同时他的身上还有争强斗狠的一面。白玉堂亦侠亦盗的矛盾身份对于他涉足官场是不利的。然而期望建功立业和报答知遇之恩的思想在白玉堂脑中扎根。他用生命诠释了侠士行走于江湖、朝廷两条道路的不可能性。性格上的缺陷、盗贼身份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共同造成了白玉堂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康震 《人文杂志》2004,(5):135-139
崇尚武功,舍生取义是长安侠士的行为道德准则.西汉长安"五方杂错"的风习、黄老政治的施行是长安多游侠的文化渊源.唐长安的"恶少"、"英豪"群体是长安多游侠的社会基础.唐长安的多元文化存在是长安多游侠的思想背景.长安豪侠辅助关陇集团克定关中长安多游侠的历史动因.唐长安游侠在唐诗中成为超越世俗、建立奇勋的人格象征.他们逞强好胜,骄纵不羁的个性被诗化为豪迈矫健的英雄行为.唐诗中的侠士超越了横行复仇的个人意气,升华为慷慨的爱国激情,表现出俊逸的浪漫精神,为唐代诗歌注入劲健、刚猛的精神活力.  相似文献   

4.
邓锐 《江淮论坛》2006,(3):138-141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是诸侯权贵忠实的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同时,侠也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义精神而独具特点。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以王度庐小说《风尘四杰》的个案分析入手,探讨民国时代“侠义”作为一种传统精神范畴在现代性社会体制中所遭遇的窘境。当平民作家带着旧式知识分子的悲悯和部分接受新式思潮影响的个体自觉意识来书写落魄的侠士之时,他所指向的其实是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无奈感与挽歌情怀。  相似文献   

6.
《技击余闻补》是近代国学大师钱基博创作的一部短篇武侠小说集。作品描绘了一群出身平民的近代市井侠士。从他们身上,既可以看出近代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侠"的认识的转变,也可以一窥民国初期文人阶层对动荡时世以及武侠小说这一市民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7.
刘过是南宋最重要的爱国词人之一。本文重新审视刘过的词,探究刘过复杂的人格构成;以抗金复仇为理想的侠士之豪放性情和因壮志难酬而带来的江湖游士之清狂习性这两种矛盾性的精神状态在他身上的融合,并探索由此而形成的独特词风,给刘过以新的认识与定位。  相似文献   

8.
金庸作品中自觉吸取融会了儒家、道家与佛教的思想元素,以"庄禅"与"孔孟"作为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思想资源,从而把侠士英雄们的人格理想从传统的勇武、义气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使得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品位也超越了传统的武侠题材.他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够雅俗共赏,特别是在很多饱学之士中产生共鸣、获得赞誉,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儒士与侠气     
秦汉以来,儒士逐渐成为"士"之主流,由于稳固的帝制与儒家思想的结合,部分儒士偏离了先秦的儒家精神,其思想与行为发生了种种变化:法家化,庄禅化,杨朱化,学者化。而秦汉以来受到多种压抑的侠士,逐渐边缘化,但是,"侠气"——一种精神气概、一种人格特质,却在社会中弥散存在,并且与儒士的思想与行为纠缠,一些儒士成为"侠气儒"。这种"侠气"养护了先秦儒家思想一些可贵的因素,而且,两宋以来,"侠气"却吊诡式的可以成为"君子"的构成性质之一。特定层面的儒侠互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侠”议     
“侠”议张业敏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尚侠。这种向往与崇拜,已隐约构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自先秦以来,有关侠(侠士、侠客、游侠、豪侠)的谈议便不绝于代。特别是近世以来,许多大的文人学者都有对快的议论和研究,其中虽不乏精湛之议,但也有些令...  相似文献   

11.
墨家开创了古代的刺客传统、侠士精神,引发了无数文人的千古侠客梦.侠的精神经文人提纯,愈加艺术化.侠文化在中国完成了从动作野性升华至生生不息的生存哲学的全套过程,而这条线索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大多数研究只看到文化中沉静的一面,却未注意到内在精神的暇游.游侠精神,是自由精神沉潜的历史暗河.  相似文献   

12.
一、大唐一诗侠 在李白“谪仙”、“诗仙”、“酒仙”等诸多美号中,我认为还应再加上一“诗侠”。在唐代诗人中,不仅是他所写的任侠诗篇最多,而且他本人就是唐代有名的一位侠士。且看诗人的自画像: 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留别广陵诸公》)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邀。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叙旧赠扛阳宰陆调》) 从李白自己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头戴高冠,腰佩雄剑,身穿珠袍,坐跨骏马的少年侠士,破纸欲出。这就是“诗侠”李白的自画像。 那么,在李白同时代人的眼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李白的好友“饮中八仙”之一崔宗之写道:  相似文献   

13.
李白与唐代的隐逸之风葛景春一、唐代的隐逸之风隐逸从上古时就有了,中国古代的士人说起来只有三种,就是儒士、侠士和隐士。隐士的流变性很大,真正甘心做一辈子隐士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迫不得已才做隐士的。《新唐书·隐逸传序》把隐士分为三种:"古之隐者,大抵有...  相似文献   

14.
诗如其人。于右任先生的诗词亦不负其“美髯公”的盛名,可谓立意深远,笔力遒劲,豪气横溢,美不胜收。这里仅将其诗词文中反映的几点可贵精神,略述如下: 一、尽瘁革命,百折不回 于先生自从在日本参加孙总理的同盟会后,即矢志献身革命,不屈不挠地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无愧为战士头颅侠士心,“铁血旗翻扫虏尘”。一九一七年他奉孙总理  相似文献   

15.
吃鱼进行曲     
如果你是一个优雅而又富有情调的人,那么吃鱼吧。在鱼肚白般的浓浓靓汤中品味生活。如果你是一个勤俭而又讲求质量的人,那么吃鱼吧。在“精打细算”的“营养”中丰富生活。如果没有记错,在买鱼的时候,你会想起战国年代仗剑长吟的侠士那声著名的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它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指明了着力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以利益分化为出发点,以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为归宿,建构起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制度整合为保障、以价值整合为基础、以组织整合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对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7.
李松丽 《学术探索》2012,(6):122-124
为社会服务是我国大学主要职能之一。本文以时间为经再现了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纵向历史演变,以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实践模式和社会服务形式为纬阐释了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以期通过经纬结合展现我国近代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历史画卷,对我国现代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以传承、扬弃及启迪。  相似文献   

18.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要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应将国家发展战略重心转为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社会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内容有:对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体制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保障建设、社会公平建设、社会秩序建设、社会福利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9.
培育社会资本:社会管理创新的非正式制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兰 《河北学刊》2012,32(3):121-125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路径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一系列的积极作用。但是信任危机、规范缺失、参与网络不足等当前中国社会资本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有序。必须以重建政治信任为突破口培育"信任"社会资本,以法制建设为突破口培育"规范"社会资本,以健全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为突破口培育"参与网络"社会资本,以壮大民间组织为突破口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论先秦儒家的社会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以人为社会管理的中心 ,以分、和为两种必要的社会管理方式 ,以礼、乐为社会管理的激励和教化机制 ,体现了社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可以为我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提供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