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消费结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榛 《求是学刊》2003,30(6):65-69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学家们用边际消费倾向、储蓄—投资、政治经济、教育—生育决策、社会稳定和国内市场规模等不同机制对上述课题加以解释。但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消费结构机制来解释这种影响要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改革开放之后的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消费结构演进,从而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使经济增长得到了持续动力。但是,进入本世纪后消费结构升级的结果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以形成一个可以使消费结构继续升级的更大的高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2.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中,一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变化呈现一种"倒U"趋势.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里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并没有达到"倒U曲线"的拐点,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是"倒U曲线"不符合中国的实际,还是中国的"倒U曲线"具有特殊性.借助于马克思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所以没有实现收入分配的转型主要决定于体制转型和转型方式这两个因素;而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促进收入分配转型必须改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地位,以及转变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为此还要有相应的政策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对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中国近二十年的情况来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若剔除实体经济行业中的垄断行业,差距则更大.整体而言,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偏向于虚拟经济行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这种变化,不仅扩大了居民整体收入差距,而且导致经济资源不断向虚拟经济行业集中,投机性投资需求和社会不满情绪增长,并损害了经济效率.因此,应采取措施遏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莽景石 《日本学刊》2006,46(4):73-86
本文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趋势,以日本为案例分析了经济增长、制度变迁、收入分配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日本在完成了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同时最终也完成了收入分配由不平等向平等转变的制度性原因,特别强调了其中宪政转轨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差距的最适度水平判定及其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分配差距的不适度可以通过储蓄率、需求结构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多条途径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由此可知·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存在着与该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最适度收入差距水平.收入差距对最适度差距水平的任何方向偏离,都会抑制经济效率的提高,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大大高于最适度水平,政府应采取措施使我国的收入差距趋近于最适度水平,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乔榛  徐龙 《学术交流》2013,(2):63-67
分配作为从生产到消费的中介环节,包含着生产与分配的关系,而这一关系进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最终又演化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经济学的演进中,早期的经济学家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增长如何决定收入分配,而进入现代,经济学家对这一关系的研究重点转到收入分配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呈现这种历史演进趋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从生产时代进入消费时代。然而现实显示的情形更为复杂,从实证的角度加以考察,我国目前呈现出来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还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互动性,其症结在于收入分配的差距较大,为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缩小分配差距,以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效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仁君 《社科纵横》2009,24(12):25-27
库兹涅茨提出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认为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在新兴经济体的经验研究却出现了反例。陈宗胜以中国的经验事实提出了公有经济收入分配差距的倒U假说,但地区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中国是重点研究的课题。收入分配差距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平等,还要重视合理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现实中的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呈现出三个特点:各个群体的人均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日趋严重.30年来改革开放的事实表明,市场经济下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的确时促进经济增长、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应是在继续发挥市场经济促进效率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趋势与收入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学中,收入分配被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并且强调初次分配更关注效率,再分配更注重公平.其实,在收入分配的这两个层次之外,还有一种隐形的收入分配形式,这种分配发生于一些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劣势的人与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优势的人之间,这种转移相对于再分配的公平效应属于一种收入的逆向转移.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是收入分配市场化向社会各个领域侵蚀的结果,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所具有的收入差距放大效应是形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可小视的因素.要改变中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遏制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在当今地位的凸显,是因为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经济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何把握收入分配的这些新特点?首先,需要对收入分配的历史事实加以描述,借此发现收入分配的历史发展趋势或规律;其次,还需要对收入分配的理论加以梳理,以弄清收入分配理论对收入分配事实的把握程度。我们通过分析发现,收入分配在其历史发展中呈现一种有规律的演进过程。这一规律性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并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从自然选择的平等诉求,到发展选择的差距需求,再到可持续发展选择的平等回归。同时,当代收入分配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从过去的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扩展到收入分配的国际层次。这无疑使收入分配变得更加复杂,也极具理论挑战。  相似文献   

11.
程遥 《学术交流》2007,3(6):77-80
收入分配体现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经济转型时期居民收入发生了剧烈变动,收入倾斜政策在破除平均主义的同时,也出现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现象。保持收入差距,又要缩小贫富悬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历史使命。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伟大目标,为此,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政策导向和调控力度,使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差距扩大(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改革的错误认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主要特点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加以细致实证分析,对一些模糊认识加以澄清。本文认为在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诸多因素中,传统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在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驱使下新形成的有悖于市场体制规则的制度和政策,政府对市场缺失和市场扭曲采取的不作为态度,对资本节制和劳动保护的不足,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成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改革的错误认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主要特点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加以细致实证分析, 对一些模糊认识加以澄清。本文认为在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诸多因素中,传统计划 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在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驱使下新形成的有悖于市 场体制规则的制度和政策,政府对市场缺失和市场扭曲采取的不作为态度,对资本 节制和劳动保护的不足,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成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 配不公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收入差距?改革?城乡?中国

In the course of marketization in China, there has been a trend for the income gap to become ever wider. Some people have mistakenly attributed the gap to market reform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increasing income gap to clear up such misunderstandings. We believ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widening of the income gap and unequal income distribution are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inherited from traditional economic planning; newly emerging systems and policies driven by departmental and local interests that run counter to market laws; lack of government action on gaps or distortions in the market; insufficient capital regulation and labor protection; and excessiv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无限劳动力供给则是其主要原因。在一个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非均衡动态模型框架下,我们的分析表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不仅使工资无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反应,而且使劳动生产率和物价变化对工资的影响也不敏感。这意味着,当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由经济增长所带动的物价上涨时,工资的提高不够显著,从而由经济增长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大部分转化为利润而非工资。基于此,要彻底扭转中国收入分配恶化趋势,根本途径仍然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尽快被吸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分析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差距和工资性收入差距表现明显;14个区县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规模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但是不同功能区内部结果存在差异,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内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规模正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今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但是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城市发展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规模可能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居民收入总体状况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北京的老百姓都从经济增长中得到了好处 ,正在从小康走向富裕 ,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还没有达到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呈扩大趋势。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在加快 ,并已成为影响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最大部分 ,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政府发展战略的视角,研究中国城市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结果发现,旨在鼓励资本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的政府战略,造成城市部门就业需求的相对下降,进而延缓城市化进程,农村居民不能有效地向城市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以技术选择指数作为政府对资本密集性部门政策倾斜程度的度量指标,利用197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还发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即随着经 济的发展,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 无限劳动力供给则是其主要原因。在一个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非均衡动态模型框架 下,我们的分析表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不仅使工资无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进行反应,而且使劳动生产率和物价变化对工资的影响也不敏感。这意味着,当存在 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由经济增长所带动的物价上涨时,工资的提高不够显著,从而 由经济增长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大部分转化为利润而非工资。基于此, 要彻底扭转中国收入分配恶化趋势,根本途径仍然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快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尽快被吸收。

关键词: 功能性收入?二元经济?劳动力供给

China's unequal income distribution is to a large extent expressed in unequal func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that is, as China's economy develops, the share of wage income in national income falls. The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under China's current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this. In a disequilibrium dynamic model framework with Keynesian features,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not only prevents wages from responding to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but also makes them insensitive to labor productivity and price changes. This suggests that when there is a rise in labor productivity or prices following economic growth, the rise in wages may not be sufficiently marked. The benefits derived from economic growth or labor productivity increases have been, to a very large extent, converted into profits and not wages. Therefore, if we are to reverse China's worsening income distribution, our fundamental path should remain the maintenance of high‐speed growth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o that surplus rural labor can be absorbed as soon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而复苏,我国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外部需求不足、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将带来一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信心,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加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实施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第三产业贡献率、调整外向型经济结构、推进绿色增长、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陈涛 《阅江学刊》2014,(5):55-61
收入影响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绩效,高效率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满意度和产出,进而提升幸福感。典型行业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收入满意度、分配制度公平性满意度、分配制度激励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行业间收入差距合理性满意度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典型行业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单位收入科研产出率呈负相关关系。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仅仅从工资的构成、收入的多少去考虑和设计,没有兼顾科技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其他诉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典型行业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一方面要重视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让科研产出与收入较好地匹配;另一方面要建立除收入以外的其他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