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本回报率对于理解经济增长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回报率驱动资本要素在区域间配置与流动,是造成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估算我国资本回报率基础上,选取我国28个省级区域1986~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全国、时间、区域等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资本回报率水平呈现明显波动下降,近年来其区域差距有扩大趋势。(2)资本回报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及东部地区显著为正,中部地区显著为负,西部地区不显著。(3)资本深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政府干预、开放水平等因素及其空间滞后项对资本回报率的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统计显著为倒U型关系,人力资本因素对资本回报率的提升作用在增强,金融发展水平的负向影响在改善。此外,不同区域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的统计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吴勇 《经营管理者》2014,(1):202-203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我国进行投资。本文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利影响,探寻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只有积极引导外商向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入,鼓励外资企业向农业、服务业的投入,促进经济向薄弱产业进行转移,同时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外商在我国投资地区分布的合理性,从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向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处于不同法律渊源的17个国家(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公司特征数据和国家宏观经济指标,研究国际间资本结构动态决定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一是经济增速、资本形成和法治制度等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因素主要通过公司特征因子依次间接调整目标资本结构水平且作用关系路径和效应强弱排序相对不变;二是宏观要素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直接效应存在英美法系国家(地区)显著高于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范围内法国大陆法系最高,德国大陆法系(地区)次之,斯堪的纳维亚大陆法系国家最低的现象;三是发展中国家公司特征因素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关系异象根源于特定经济制度背景,而在不同法律渊源国家(地区)范围内特定微观因素对资本结构的作用效应强弱顺序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2000—2009年全国数据研究发现,能源生产率的变化呈现三阶段特征,运用结构红利假说理论及shift-share方法分析结果表明:(1)能源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于内部增长效应,尤其是第三、二产业,而第三产业主要来自于金融和房地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来自于工业;(2)2002—2009年的两个时段存在结构负利是能源要素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所致,且产业层面结构效应的负作用逐渐增强;(3)产业内部能源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助于各产业能源生产率增长;(4)当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合理水平并不再下降,能源要素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时,合理的结构红利就会呈现。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中发现了技能溢价上升的现象,根据资本技术劳动比对产业结构重新划分,描述中国制造业禀赋结构推动的产业升级的典型特征,探讨地区禀赋结构通过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而影响技能溢价的路径机制。  相似文献   

6.
现在发达国家已步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已成功转型,形成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结构.工业化的快速变迁趋势客观上要求欠发达地区必须按国家经济形势的新要求和新变化,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尽快进行地区产业组织的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1家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对基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风险进行研究,从信用违约和流动性风险角度对传染路径和资本损失进行估测,并深入分析银行间市场的不同结构对传染效应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应用负二项式计数模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易被传染银行的微观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1)在“完全分散型”市场结构假设下,我国银行间市场传染性风险极小;当考虑交易主体集中度并假设“相对集中型结构”时,系统性风险和传染效应将上升;当考虑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联合冲击时,资本损失和风险传染的范围显著扩大.(2)大型国有银行处于银行间资本流动的中心环节,尤其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是传染风险发生的重要诱导来源.(3)影响银行在拆借市场中系统重要性的因素有银行类型、资产规模和风险头寸;而影响银行易受传染性的因素有银行类型、资本充足状况和风险暴露程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投资形态对经济、社会与政治目标的贡献差异,研究了政府干预下的资本投向选择效应,及其导致的投资结构异化对总体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有动机干预国企增加固定资产、股权并购和垄断资产投资,削减技术资产投资.(2)在政府干预程度较大的地区,国资委直属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最大;企业集团所属企业的股权投...  相似文献   

9.
许志勇  宋泽 《管理评论》2023,(9):127-141
研发投资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而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的研发投资.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类政策激励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研发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2)税收优惠在研发投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财政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基于异质性考虑,从高质量发展战略前后、区域和研发强度三个视角进行分类研究发现,研发投资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前后均显著,而研发投资对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仅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后显著.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税收优惠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高研发强度企业和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显著.财政补贴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显著.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高研发效率、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FDI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部地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外溢的角度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并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中部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在外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并未发挥明显的作用;而在3种外资投资方式中,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最为明显,对产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未能对产业结构产生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