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谢一彪 《河北学刊》2007,27(2):68-70
毛泽东领导了中华苏维埃时期的人权建设,提出苏维埃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享有参政议政、武装自卫、土地所有、劳动、受教育以及婚姻自主的权利。并通过相应的法规,开始了中华苏维埃时期的人权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人权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人权总原则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享有人权.(2)政治人权原则每个人不论具体政治贡献如何,都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政治自由,亦即完全平等地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从而完全平等地共同决定国家政治命运.(3)经济人权原则每个人不论劳动多少、贡献如何,都应该按人类基本物质需要完全平等地分配基本经济权利.(4)思想人权原则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创获与传达任何思想的自由.(5)机会人权原则社会所提供的发展才德、做出贡献、竞争职务和地位以及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应该人人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主要内容 :人权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国权重于人权 ;社会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基本前提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实现人权的根本方向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实现人权的保证 ;平等享有发展权利是普遍实现人权的保障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包括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集体人仅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个人人权包括生存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与自由。其中平等权包括法律上的平等,民族和种族平等、男女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得受到任何侵犯和歧视。任何公民的合  相似文献   

5.
人权是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包括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集体人仅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个人人权包括生存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与自由.其中平等权包括法律上的平等,民族和种族平等、男女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得受到任何侵犯和歧视.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应依法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民主、法治和人权是宪政的三大要素,保障人权是宪政的目的。人权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以及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领导了中国苏维埃的人权建设,重视公民的人权以及人权的保障,苏区公民享有真正的人权。一人身自由权利即公民有人身自主权,有居止行动的自由权,不受他人的支配或控制,其身体不受非法的侵犯。毛泽东批评了部队滥施肉刑的盲动主义错误,并指出了其危害:“各部队中凡打人最厉害的,士兵怨…  相似文献   

7.
人人享有人权和人权内容的增加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但是,以集体作为权利主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出现导致了与个人作为主体的自由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目前的中国人权模式注重以生存为本位的权利,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强调国际关系中的人权斗争,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实施人权保护,注重人权的实用性,人权话语的议论给弱者带来了道德同情与关怀。今后的中国人权模式应该在坚持生存权利本位的同时,渐渐向自由本位的参政权和自由权延伸扩展,在实施方式上从行政保护向司法保护过渡。  相似文献   

8.
宗教信仰自由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罪犯作为具有公民资格的人,同样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和已经加入了21个国际人权公约的中国,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罪犯宗教信仰自由处遇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依法治监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嘉林 《南方论刊》2022,(1):65-67,82
婚姻自由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世界人权宣言》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婚姻自由即当事人基于其自身意志,自主自愿地决定结婚与离婚,不受国家的强制、限制或其他方式的影响.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权利,在基本权利概念的演变历史过程中,婚姻自由权亦有自己独特的性质.然而民法典制定的关于离婚冷静期条文,使得原本可以...  相似文献   

10.
孙萌 《东岳论丛》2006,27(4):190-191
对男女平等的法律定位,必须从妇女人权的特性出发,着眼于妇女的弱者地位及女性身份,而力求实现男女之间的“差别平等”及“事实平等”。对此,国内法不仅要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增加性别观念并落实对妇女人权的平等保障,还要加强对妇女的特殊保护,以推动男女平等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点燃了土地革命的烈火,创建了苏维埃政权,领导了中国苏维埃的人权建设,开始重视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权问题。毛泽东提出少数民族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有基本的生存权,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武装自卫权,也有平等的参政议政权和经济权利。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享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权状况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又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意义极其宽泛,从根本上说,人权是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公民在实际上享有和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权,包括生存权利、发展权利、个人的劳动权、受教育权和言论、出版、信仰自由权等等。怎样认识当今号称“有人权传统”的头号资本主义美国的人权状况?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美国是“最讲人权”、“最尊重人权”、“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呢?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不难看出美国的人权状况具有二重性质:其一,美国的人权并非到处都是一团糟,不讲一点人权,而是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论陈独秀的妇女人权保障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对妇女人权的保障极为重视,提出妇女必须解除封建礼教的束缚,以摆脱精神枷锁.解除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六项枷法",以获得身体上的解放.反对将"孔教"写入宪法定为"国教",主张用法律保障妇女的人权.妇女必须抛弃依赖思想,自食其力,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妇女没有人权的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制度,只有联合起来,参加革命斗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才能享有真正的人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权意识与现代人权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薇 《理论界》2005,(9):169-171
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如倡导“仁政”、“民本”思想,“大同世界”,各项平等自由权等。但这些人权意识由于缺乏现代人权的经济、政治与法律等属性,始终未能创生出现代人权的概念及其理论。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固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弘扬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积极借鉴西方政治法律文化中先进的人权思想与理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努力构建民主政治,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变革法律观念,实现传统人权意识向现代人权的创造性转换,从而创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15.
宗教信仰自由与公民的人身自由一样,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其他法律、法规尤其是宗教事务条例将这一基本人权进一步细化,宗教信仰不受政治权力的非法干涉,不受任何组织、个人的非法侵犯。宗教信仰者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宣扬独立、自由、平等、民治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人权思想 ,并带有个人功利主义的色彩 ;五四运动克服新文化运动时期人权思想和当时的政治斗争、群众运动联系不紧密的偏向 ,发展成为中国人民伟大的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生存权的人权实践 ;五四运动后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阶段 ,由学习西方到认清其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 ,逐步树立了劳工阶级的、集体主义的人权观 ,并正确地揭示了中国享有国家主权、人民享有真正人权的必由之路 ,从而使五四时期的人权思想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演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先驱秋瑾,提出了系统的妇女人权思想.她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制度以及封建压迫,提倡妇女享有人身自由权,主张男女地位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女子有受教育权和参加革命的权利.她还指出了妇女获得自身权利的途径:要勇于与封建纲常礼教抗争;放弃依赖思想,掌握一技之长以求经济独立;要积极参加革命,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8.
迁徙自由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不仅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法制文明国家的保护,而且也为国际人权公约保护。我国在宪法历史上曾经规定了迁徙自由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有必要在《宪法》中重新规定迁徙自由权。同时应该在其他方面做好迁徙自由权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党国际的人权观认为,人权是有关人类生存的一个广泛和动态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断为新的社会文化成分所丰富,它包括平等地适用于妇女和男子的不可分割的公民权、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人权的基础是一切人类价值平等的原则,所以不论年龄、性别、文化、宗教、社会或民族背景有多大差异,人权都应不加区别地被尊重.实现人权的措施有:经济上实施社会保障.文化上实施多元化的文化交流融合,国际政策上进行必要的人权干预.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本质上也是人权不断得到保障的过程,吸收借鉴社会党国际人权观中的积极因素,别除其消极因素,以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工作自由权有其系统含义和重大意义。国际社会对工作自由权的适用极为重视,但工作自由权在我国的立法适用却存在缺陷。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推进工作自由权在我国的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