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宗禾 《社区》2011,(10):16-16
物价、养老、收入、保障……这些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在每年的3月,都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生活在城市社区的普通百姓以及社区的建设者们最关心什么样的话题?让我们共同品读和感受“两会”上和“两会”外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
张宗 《金陵瞭望》2006,(7):13-15
2006年“两会。,中央明确定调——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中国的改革之路将继续深化。然而,这一主基调出台的背景如何?下一阶段的改革又将如何进行?在人们的脑海中,像这样的问号还有许多……  相似文献   

3.
全国的“两会”。已经圆满结束了。许多人都发现,这次的“两会”。很多代表和委员都特别“敢说话”了。第一。今年是十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次会议。第二。经过几年参政议政的实践。代表们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在今年的“两会”上。他们大都具有了让人民满意的表现。但同时也意味着.新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将要在全国重新选举产生。那么。应该选什么样的人。来做我们的新代表?  相似文献   

4.
去年全国“两会”,媒体首次评出“两会”五大炮手榜。此后,“两会炮手”作为一种现象、一种期待,也成为老百姓讨论“两会”的基本词汇之一。  相似文献   

5.
全国两会万众瞩目,网络、报刊、电视,越来越多的媒体,对两会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真切地记录、解读和剖析。我们遴选出2010全国两会的“十大关键词”,试图将两会再现,并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志卫 《社区》2010,(13):43-43
“去银行兑换破损的钱币,也要社区盖章证明?社区公章简直成了‘万能章’,社区干部说,烦倒不怕,有些责任实在担不起”。宁波市政协委员王凌在今年的市“两会”的提案中,反映了一个目前各城市社区十分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华 《山西老年》2011,(4):12-12
在各地相继召开的地方“两会”上,类似“GDP翻番”的表述频繁出现,此种现象引起了不少网民关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惠及民生,让百姓的“幸福感”翻番?  相似文献   

8.
王雯 《今日南国》2009,(2):11-12
尽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仍然是今年广西“两会”的热烈话题。 新的一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广西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科学发展、再攀高峰?自治区主席马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信心比黄金重要”。  相似文献   

9.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一直在证监会视野之中,今年将择机推出新股发行改革措施。也是在今年“两会”期间,朱从玖此前还曾表示,未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考虑存量发行、给予承销商更多配售权及进一步优化询价机制等。由此不难看出,今年的新股发行制度仍将面临着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两会”报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关于“两会”报道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城市,“两会”信息在乡村社会传播的研究成为盲点。本文以2009年“两会”信息在淮安市H村的传播为例,通过实证调查,了解村民们究竟是如何接触和关注一年一度的“两会”的,着重研究政治信息的乡村传播效果与乡村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寻目前的乡村政治文化格局如何受到由多元传播渠道所构成的政治信息传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尹秀英 《社区》2014,(16):13-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改革任务。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那么,社区治理治什么?怎么治?谁来治?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两会”期间提出了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月22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到省委党校与学员座谈时指出,全省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带动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3月27日,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提出要将广泛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一五”规划、推进“两个率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结合起来,与各行各业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短短1个月来,“八荣八耻”已成为全社会使用热度最高的一个词,这种新的道德标杆能否在13亿中国人的心中生长、扎根?能否改变中国,影响南京?  相似文献   

13.
李昌森 《中华魂》2011,(6):42-42
“收入倍增”注定会成为2011年的“热词”.这不仅是因为它已成为全国上下“两会”的热门话题.更在于它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被13亿人关注的“词”,还能不热?  相似文献   

14.
3月11日上午9时,设立于北京梅地亚中心的全国人大新闻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这里举行“住房保障问题”新闻发布会。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一上来就遇到一个难题:这次两会上一些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要停建或少建经济适用房,对此他该如何表态才好?  相似文献   

15.
谭湖 《今日南国》2010,(8):28-30
在2010的全国两会上,有一位“美女记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她在3月8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提问卫生部部长陈竺关于农民工“开胸验肺”的问题,一打激起千层浪,成为两会上的一大焦点。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都对她进行了报道,数百家媒体纷纷转载。  相似文献   

16.
张宗 《金陵瞭望》2011,(4):24-25
2011年3月3日、3月5日,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从每年地方两会上透露出的热点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全国两会的关键话题。那么,今年的全国两会会有哪些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张宗 《金陵瞭望》2006,(5):23-24
地方“两会”是每年春节前后媒体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往年不同,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除了谋划2006年工作外,代表委员们还要审议“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许多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不断涌现,充分展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新气象。不过,随着各地“两会”的陆续结束和3月的到来,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更为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4,(4):6-7
今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历时11天的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两会上,“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向污染宣战”“养老并轨”等十个民生热词,更是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江海纵横》2010,(2):33-33
庶民的胜利 李明是辽宁一位61岁的普通老人。每年连“两会”代表驻地都难以接近的他,却有办法在“两会”的讨论厅里发出他的声音,推动他的住房保障梦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李沅  夏宁 《金陵瞭望》2006,(2):8-11
“要集中全市上下的发展智慧,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在2006年的南京“两会”上,市委书记罗志军强调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题。蒋宏坤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2006年要重点做好的八项工作,自主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列为首要一条。创新,当之无愧地成了今年“两会”的最大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