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洗礼,经历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三个历史性阶段的变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婚育观念的巨大转变,在当前的条件下,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困难严重影响了计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提出应该重视和研究人口问题 ,面对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等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结合其对人口科学和人口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人口总量控制与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政策、劳动人口数量的增长与就业等八方面的问题 ,从一种不同的视角来看待 2 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 ,提出了自身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对舟山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舟山自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的人口思想指引下,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控制人口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保持长期的低生育水平。1998年出现了舟山解放以来第一次人口总量的负增长,为舟山市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人口政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未来人口决策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等因素。21世纪初人口工作要抓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应对老龄化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等重点。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同各兄弟省一样,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全省上下多年的共同努力,我省自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以来,累计少生2000多万人,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有效地缓解了我省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总人口、老年人口规模与生育率呈正向变化以及老龄化程度与生育率呈反向变化的矛盾, 决定了低生育率导致人口数量较少但高度老龄化; 高生育率导致人口规模扩大但老龄化程度较低,造成未来生育政策调整的艰难抉择。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最主要矛盾,继续坚持低生育率政策,坚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角度对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口转变是由低级人口均衡转变为高级人口均衡的跃迁过程,人口"总量相对静止、结构高位稳定"是最理想的人口发展状态。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超前经济发展的"人口转变"和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后人口转变"两个阶段,人口转变过程中需跨越"高少儿抚养"和"高老年赡养"的两次陷阱。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和提升人口素质是未来根本任务,从较短期看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从中长期看总和生育率回归更替水平,是"后人口转变"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尽管已经如期地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能否稳定低生育水平,决定着未来中国人口发展的走向和人口控制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稳定低生育水平首要的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问题。因此研究和分析人口运动的新特点、新规律,努力探索与之相应的新的管理机制和办法,成功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关注大城市低生育水平下的出生人口波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桂世勋 《人口研究》2002,26(5):29-33
根据上海户籍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数据 ,具体分析出生人口波动引起的未来年出生人数“大起大落”的状况及其对产科床位、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发展所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建议各地计生部门应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 ,密切关注未来大城市户籍人口出生数的波动态势 ,加强未来出生人口波动的预测和预报 ,对现行生育政策作些“微调” ,因地制宜地搞好未来出生人口“削峰补谷”的宏观调控 ,引导年轻育龄夫妇通过适当提前或推迟生育 ,减缓未来城市户籍出生人数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
人口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云南省昆明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十一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两手抓,人口计生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不断加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群众满意程度普遍提高,逐步走上了经常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30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如何承载4亿多老年人群的各种需求,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课题。由于城市老年人口的抚养具有相对较强的社会性,因此,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更加突出。以齐齐哈尔市为例,就如何面对和把握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超低生育率阶段的区域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转变的实现和完成,越来越多的地方进入了"超低生育率"发展阶段,未来时期的人口发展战略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以辽宁省辽阳市为案例总结区域人口转变的阶段和特点,指出辽阳已经出现"意愿性超低生育率"现象,带来了人口发展风险问题。随着计划生育风险家庭和残缺家庭的增多,辽阳的公共财政压力已经感受到巨大挑战。人口安全要求坚守计划生育的"底线伦理",降低计划生育风险家庭和残缺家庭在整个计划生育家庭中的规模和比例。未来的区域人口安全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确立的两个基本点是"优先健全人口结构、兼顾控制人口增量",不鼓励农村一女户放弃二胎生育指标,尽快建立独生子女家庭风险防范的社会机制和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公益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计划生育政策对实现福利适度人口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人口问题十分严重,人口因素很难自发地与社会其他要素相适应,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福利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一定阻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解决了生育率与死亡率不对称性的矛盾,解决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平衡性的矛盾,解决了家庭生育计划与社会适度人口不一致性的矛盾,促进了人口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增长的长期过程一直是充满困惑与引发争论的话题,将人类复归到生态系统的普通成员,按照生态学逻辑构建一个由替代生育率内生引导、人口容量外生制约的人口增长新模型,以代替用具体社会经济因子解释短周期人口变动的传统思路,探讨生育率转变的一般模式及人口发展的长期趋势。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口已经或正在经历着第一次、第二次生育率转变,全球生育率演变可以聚类为欧美、亚非拉、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亚四种区域模式;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在短短的三十年内完整经历了两次生育率转变。极限替代生育率是生育率演变的长期目标,但当前已有一些国家跌破更替水平,这也许会成为各个国家的普遍经历,预示着人口容量约束的日益显性化;世界及主要国家的人口规模正在日益逼近其容量极限,并会在惯性驱动下突破容量限制,达到峰值后再以负增长方式趋近人口容量,同期的生育率也将向极限替代生育率递增复归。按趋势模拟世界和中国的可持续人口容量分别约为65亿人和12亿人。研究设计出测量人口增长惯性的新指标——人口增长惯性系数,它是生育率与实时替代生育率之比或出生率与死亡率之比,相比常用的人口惯性因子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由于突出的人口压力仍是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中国劳动力过剩问题的严重性将远远超过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严重性,未来高龄老年人应是中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主要对象。所以,人口控制是新形式下中国计划生育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生育率的回复是必要的,但其回复又是长期的、渐进的  相似文献   

16.
朱玉福  周成平 《西北人口》2009,30(6):110-114
青藏铁路为西藏人口流动创造了便利条件,2006年通车以来,西藏的流动人口剧增。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西藏的社会治安、就业、生态环境、文化保护等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针对流动人口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前西藏发展面临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变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口年龄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关系,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势必影响我国未来出口商品结构。第二,我国未来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会处于下降的趋势,而老年人口比重将会上升。第三,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虽在不断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势必影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四,汇率与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相关度并不高,这需要引起政府在制定相关外汇政策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快速老龄化对我国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我国也先后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以提高出生率来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过去人口变化的特征事实作出的,而我国在老龄化冲击下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将会改变人口原有的变化趋势,这是已有研究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本文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为契机,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下出生率变动的经济效果,研究发现提高出生率总体上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冲击,但也会付出物价上涨、经济波动增加及社会福利下降的代价.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本文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Mortality change is not usually assigned much importance as a source of population growth when future population trends are discussed. Yet it can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population momentum. In populations that have experienced mortality change, cohort survivorship will continue varying for some time even if period mortality rates become constant. This continuing change in cohort survivorship can create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mortality-induced population change, a process we call the ‘momentum of mortality change’. The momentum of mortality change can be estimated by taking the ratio of e 0 (the perio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to CAL (the cross-sectional average length of life) for a given year.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 the momentum of mortality change can attenu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n population growth of declining fertility or sustained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In India, where population momentum has a value of 1.436, the momentum of mortality change is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 to its value.  相似文献   

20.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不牢固,人口素质、结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人口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采取综合措施,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