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空间"视角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城市问题研究思路,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差异和不平模式",对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视角下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居住空间、日常活动空间和购物空间三个层面,较其他群体,城市贫困居民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考察主体角度的空间认同和抗争,则发现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在社会空间层面已经呈现出一些聚集和隔离的趋势。基于此,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在城市整体规划和改造过程中兼顾"空间正义",将"民生"和"减贫"纳入到主流日程规划中以应对未来城市社会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空间"视角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城市问题研究思路,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差异和不平模式",对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视角下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居住空间、日常活动空间和购物空间三个层面,较其他群体,城市贫困居民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考察主体角度的空间认同和抗争,则发现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在社会空间层面已经呈现出一些聚集和隔离的趋势。基于此,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在城市整体规划和改造过程中兼顾"空间正义",将"民生"和"减贫"纳入到主流日程规划中以应对未来城市社会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品 《社会工作》2011,(3):75-78
城市空间包括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教育在这三种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育塑造特殊的地理空间并牵引地理空间拓展;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居住空间并加剧空间分异;教育生产了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从教育的视野解读城市空间的变迁是研究城市空间变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航  徐珂 《学术交流》2008,(5):76-79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逐渐推进,城市发展理论以及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逐渐开展,诸多学者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社会进步角度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等角度评价城市发展,建立指标体系.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从国际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不同指标体系层次的构建、指标的选取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对研究城市发展理论以及建立城市发展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应重视社会时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应重视社会时空的研究吴国璋长期以来,时间和空间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只是局限在自然观的领域里,而没有作为社会时空扩展到社会领域来研究。这不仅使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及其规律无法从哲学时空观的角度来加以说明和解释,也制约着我们对自然时空的深刻把...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处于建构城市意义、城市秩序的关键期.城市是一个空间有机体,是人类文明要素的空间化有机聚集.城市意义是城市有机体的伦理纽带,一个没有意义归属的城市将充满风险、冲突频发.在建构城市物质形态的同时,使城市整合为一个有秩序的意义共同体,是实现城市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重构城市空间,从城市物性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整合性与互动性出发,建构合理的"空间-伦理生态",是建构城市秩序的重要现实路径;以社区、社会组织等为载体,合理推进以意义为纽带的集体行动,是建构城市秩序的重要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品 《社会工作》2011,(6):75-78
城市空间包括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教育在这三种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育塑造特殊的地理空间并牵引地理空间拓展;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居住空间并加剧空间分异;教育生产了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从教育的视野解读城市空间的变迁是研究城市空间变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依据不同学者对空间理论内涵的不同理解及由此形成的在乡村空间研究取向上的差异,把相关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空间变迁的机制与逻辑的研究;二是多元视角下的乡村空间研究.这两种类型的研究涵盖了当前乡村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和领域,可为认识和研究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多元化视角.同时需要看到,现有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无法从整体上构建乡村空间变迁逻辑的解释框架、对相关中层理论缺乏提炼等问题,这对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9.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宁 《社会》2008,28(2):112-112
亨利·列斐伏尔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提出城市的权利和城市革命,指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城市化,认为城市是全球空间的脉络背景,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以往社会理论对空间研究的空白,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很强的解释和说明意义。但是,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具有抽象思辨性和乌托邦特点。  相似文献   

10.
空间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理论家宣布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文学家对文学作品进行了空间性探索,在叙事学研究中掀起了空间叙事学的研究热潮.从空间叙事视角重新解读爱丽丝·沃克的<日常用品>,可以看出"空间"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和形式在<日常用品>中得到了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