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拟声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但是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英汉拟声词有着诸多的异同。研究英、汉语拟声词,比较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辞格,并能对翻译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哈萨克语都属拟声词相当发达的语言,两种语言之间有许多方面可供比较。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理论,从两种语言拟声词的来源对象、语言结构、句法功能和语义理据等四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哈拟声词。  相似文献   

3.
拟声不仅是一种构词法,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英语中有大量的拟声词,它们大多来自于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呈现出灵活性、广泛性、形象性、创造性等特点。在翻译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直接音译法、转换翻译法和增补翻译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合同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基于对典型实例的分析,透过词法和句法等层面分析了商务合同英语的文体特征,并探讨和归纳商务合同翻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互文性视角看新闻英语语篇风格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互文性理论引入新闻英语语篇风格的翻译打破了必须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互文性理论,新闻英语的译者将原新闻英语语篇的风格、原新闻记者的风格以及同类汉语新闻的风格融合起来,力求使译文的风格做到“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正确使用和确切翻译习语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增进英汉交流和沟通。在文化背景方面,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先点后面的思想,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标准及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从而完善习语翻译的研究,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习语。  相似文献   

7.
韦萍 《琼州学院学报》2010,(4):99-100,85
本文拟就英语语序和汉语语序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其翻译原则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Nida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讨论科技英语的句子翻译与写作。这三个方面分别是科技英语句子的表层对等、修辞性对等和深层性对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跨学科移植规律,对翻译研究进行归纳性思考,指出翻译研究中跨学科移植要遵循三个原则:关联融合原则、多层次原则和适存共生原则。在分析三个原则之后,探讨了将关联理论移植到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旭东 《东岳论丛》2005,26(1):111-115
梁实秋虽然慎言比较文学,但是作为哈佛大学比较文学与法国文学教授白璧德的学生,他以古典的与浪漫的概念对中西文化的沟通,他对新文学所受西方影响的批评,对中西文学以及文体的比较,对英语文学名著的翻译以及对翻译的研究,使他完全有资格被称为比较文学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英语的起源、发展以及美国英语的兴起等方面阐述英语的性质,进而论述英语学习与翻译学习,并将学习英语与学习翻译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科技的日益进步对于科技英语的翻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发展最快、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的航空航天科技英语来说,对其进行深入的翻译研究至关重要.以Flying the Big Jets一书中波音777-200飞行实例(英航213:从伦敦到波士顿)的汉译本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卡特福德翻译范畴转换理论在航空航天科技英语汉译中的运用,为今后航空航天科技英语汉译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错误分析法对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分析,发现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理解失误、双语转换失败、表达过程中对汉英表达差异的忽视及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使用不当是产生中式英语误译的重要原因.加深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加强翻译理论知识学习是减少中式英语误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翻译原则难以适用于医学论文摘要汉英翻译,使得医学论文英文摘要错误百出、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到作者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流。本文通过对医学论文摘要汉英翻译事例的分析,率先提出医学论文摘要的翻译应遵循“忠实、简明、统一”的原则,阐述了这一原则的实质,强调了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决定了翻译原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国家、组织以及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从产品的概念、产品缺陷、产品责任主体以及归责原则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漫谈英汉拟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构词法及修辞手段 ,拟声词通过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渲染文字中的音响 ,给人以听觉上的刺激 ,美感上的享受。同时 ,拟声词所产生的“形象概念”也带上了明显的民族文化色彩 ,因而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鲜明 ,富于感染力。本文试从分析英汉拟声词的异同、翻译方法及其蕴涵的不同文化信息入手 ,探讨其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背景 ,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三大方面:构词法、词汇化及语音韵律对近几十年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揭示历史研究、语音研究及类型学研究对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吴芳 《社会科学论坛》2008,(14):155-159
本文从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三大方面:构词法、词汇化及语音韵律对近几十年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揭示历史研究、语音研究及类型学研究对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隐喻翻译方法,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Toury、Nida和Kraszewsk三人各自提出了对隐喻翻译的指导原则;国内学者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根据汉语本身的特点,对汉语中隐喻现象的翻译提出自己的方法。汉语隐喻译成英语有以下三种方法:字面直译法、意义对等目标语隐喻寻求法和纯粹的解释性翻译法。  相似文献   

20.
生态翻译学将生态学融于翻译学当中,将两个曾经看似互不相干的两个学科融会贯通到了一起,论述了生态系统对与翻译学科的影响,这在翻译理论界是一大进步。而关联理论在翻译理论中影响深远,运用最佳关联原则,让读者产生最佳认知语境,从而达到翻译目的。本文通过对两种翻译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