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学研究已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国际学术领域中的显学之一。如何使中国的叙事学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国际叙事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比较叙事学研究或许是中国叙事学研究与中国叙事学者可以承担的任务。比较叙事学将在沟通中外叙事理论与实践、挖掘中国丰富的叙事理论资源、扩展与深化叙事学研究中显现出自己的优势,并对叙事学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瑛 《学术界》2013,(4):89-95,286
叙事学本土化应该正确处理叙事学之西方与中国的关系,即它包含着对西方叙事学和中国传统叙事思想的双重凝视和反思,前者是后者的理论背景之一,民族经验是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根基。叙事学本土化的最后完成,还需要经过多重"化合"的步骤,比如中国叙事学的范畴研究;中国传统叙事理论的时间历程,包括源起和发展过程的变化;以及中国叙事理论的独特个性的研究等。而中国传统叙事思想的独特品格的把握要求我们必须能够准确掌握和描述民族叙事传统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叙事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登陆中国,90年代始,国内叙事学家开始根据经典叙事学的理论,参照中国的叙事实践,融合国外叙事学家的理论,撰写自己的叙事学著作。这些著作立足于经典叙事学,都试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将在广州举行"第四届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一、会议时间:2013年11月6—9日。二、会议主题:(1)叙事学前沿理论;(2)跨媒介、跨学科叙事研究;(3)叙事学视角下的中外叙事作品阐释;(4)中外叙事理论比较;(5)中国叙事理论建构及发展。三、论文摘要与会议回执截止日期:2013年7月15日。有意与会者,请登录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17-18日,"首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出席这次盛会的正式代表共有120多人,其中既有来自国外的著名专家,也有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叙事学研究者。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时刻,中西叙事学研究者济济一堂,共聚南昌,就叙事理论与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第一次坐到了一起交流、讨论与对话。会议共收到了学术论文80多篇。本文从西方前沿叙事理论、中国学者对叙事理论的新探索、对中国叙事现象的探讨与中国特色叙事理论的建构、空间叙事研究、跨学科跨媒体叙事、对叙事文本的新解读等六个方面,对会议论文和发言中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16-119
追溯中国叙事传统之源,先秦的简言片字揭示了中国叙事的传统。傅修延的叙事学研究抓住了叙事学本土化的关键词,即"中国"和"叙事"。他强调"中国",凸显中国叙事传统个性,为我们找到了中国叙事传统的源头。一种比文学虚构叙事更广泛更开阔的叙事观正影响着中国的叙事学研究,影响着中国的叙事学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论叙事学本土化的动力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化圈衍生发展的叙事学能否本土化、如何本土化,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话题。本文认为:叙事学本土化是一个必然的命题。因为其存在强烈的本土化动力元,即中西比较意识与理论自觉意识。前者是叙事学本土化的外部动力,刺激、深化叙事学本土化的内在需要,无论执着于中国传统叙事理论的挖掘整理,还是西方叙事学学科理论的研究,视点都落在中国叙事理论的建构上,中西比较视野都是驱动其渐进的深刻的动力之一。后者是叙事学本土化的内在动力因素,使叙事学本土化成为研究者的主动追求,直接引导和推进叙事学本土化的进程,叙事学研究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本土意识和历史意识。二者形成强烈的势能,推动叙事学的本土化进程和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     
叙事学方今大热,时下以叙事学为理论方法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一些人只知道西方的叙事学,对中国自己的叙事传统缺乏应有的认识。在此情况下,有必要站在文学史与比较文学的高度,对当前叙事学勃兴的背景作一番梳理,进而探讨弘扬民族叙事  相似文献   

9.
叙事学勃兴与中国叙事传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与其他民族的文学一样,中国文学也有一个由"诗歌中心"向"叙事中心"转移的过程,明清小说虽然占领了文坛的中心位置,但当时的理论批评领域还未来得及发生相应的战略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叙事学勃兴,特别是那些立足于中国自身叙事传统的研究,实际上是肩负着一种历史使命,这就是因应"叙事中心"业已存在的文学现实,促成由"诗歌中心"向"叙事中心"的理论位移。由于百年来西方叙事处于向中国叙事"放送"影响的位置,西方的叙事观念,包括其模式套路、衡量尺度与价值标准等悄然弥漫于中国文坛,许多人浸润甚深却还浑然不觉。因此,建构一种更具"世界文学"意味的叙事理论与叙事学,让中国叙事艺术在其中获得应有的位置,应属目前叙事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西方叙事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西方叙事学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理论批评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本文首先从该年度西方叙事学界发生的几件大事谈起,重点讨论了叙事学研究基本工程的持续建构、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叙事学基本概念之重新审视等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西方叙事学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