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翁治清 《职业》2011,(27):179-180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生产、管理等领域第一线的实践操作,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要求都较高。高职的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相似文献   

2.
朴金哲 《现代交际》2013,(12):252-252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成果展示。近几年,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与社会需求量接近饱和形成鲜明对比,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徐涛 《职业》2008,(18)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培养要求,但对学校、社会和国家而言,则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长期的培养过程.学校应当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就业方向、社会需求等各方面的要求下,确定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王莉 《职业》2014,(32):150-151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根本。本文从体验式课堂培养、企业顶岗实践与实习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体系,满足企业、社会用人需要,促进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在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如何培养出关键能力突出的毕业生成了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关键能力,从五个角度对高职学生就业关键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赵琳 《现代交际》2014,(6):190-190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如何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使培养的学生由"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找到满意工作",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其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促进学生稳定就业,增强学生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叶秀丽 《职业》2011,(8):93-93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关键是看专业的设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能否对其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葛雪莲 《职业》2015,(7):66-67
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性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就业体制的改革,中职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职毕业生成为各类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在这种形势下,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尤为重要。职业指导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了解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清市场的人才供需现状,避免择业过程中的主观性、盲目性,最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准确把握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并制定出明确的  相似文献   

9.
王庚 《职业》2012,(33):61-62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意义重大。就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中提到,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标准是学生有无较强的就业能力,能否顺利、高质量地就业,而就业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王华云 《职业》2011,(18):27-27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1.部分教育工作者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清 简单地把"就业为导向"理解为就业率或者说首次就业情况,对含有就业竞争能力和职场可持续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意义、内容、要求、层次、形式等问题认识不清,甚至将职业核心能力认为就是专业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12.
王露芳  王春香 《职业时空》2009,5(12):113-114
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就是“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作者从就业能力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式的英语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临沂卫生学校立足实际,对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自信心;改革教学模式,促进能力的转化和提高;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机会,开办各类社会培训班。  相似文献   

14.
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无前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各国的失业率不断攀升,在我国,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以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标志的高职教育而言,必须重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便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这对高职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课题组为此进行了社会调杏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布俊峰 《职业》2014,(2):140-141
中职生就业已成为中职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对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教法研究、实习前职场安全教育、就业咨询及跟踪服务等工作进行探究,较好地指导学生确定职业路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逐步实施,发掘自我潜能、提升就业能力,逐步建立纵向贯穿始终、横向覆盖全部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受国际经济的影响,许多国内外的企业缩小开支,减少招聘人才的数量,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关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顺利就业的目标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高校学生组织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学生组织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找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苗桂兰 《现代妇女》2014,(12):104-105
创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不仅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培养创业人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高校需明确创业人才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不断完善素质教育培养途径,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行业性职业技术院校是以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职业性技术人才为主的,是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学生和企业在就业方面的多元化需求的增多,很多职业技术院校加强了就业指导方面的投入,积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走向提供良好的支持和辅导,确保毕业生都能获得心满意足的工作,同时又满足企业和需要。  相似文献   

19.
韦巍 《职业》2016,(6):138
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技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能力是技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电工技校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阐述分析,提出技工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实践教学,走校企合作道路,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应用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