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翟曼 《现代交际》2014,(3):70-71
生态女性主义糅合了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双重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是有机的整体,突出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提供了崭新的视野。男女两性共存互补,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文化思维是解决生态危机和社会二元对立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当代小说家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为脚本,从生态女性主义视域解读小说,旨在深入探析作品的生态思想与人物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纪实调查体中长篇小说,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事件。为更好地落实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去"战略,以葛浩文夫妇合译的《温故一九四二》为例,从维索尔伦的语境顺应论中的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两个方面,探究葛浩文夫妇如何进行语言选择,以及采用的翻译方法,期望能为今后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贾玲执导的《你好,李焕英》以一匹黑马之势登顶了2021年的春节档票房冠军.作为第一部由小品改编的电影初次登场便大获成功,挖掘了"小品电影"类型创作在中国电影市场领域的潜力性.影片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探讨了"母爱主题"的深层含义,利用投射效应引发观众共情,文章将结合影片内容,从主题表达、类型探索、投射效应出发,来研究《你...  相似文献   

4.
语用学理论中,H.P.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能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交流中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Grice认为,人们的交谈遵循着合作原则,有些情况下,人们表面上刻意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一定的会话含意,实际上深层次内仍然是遵守合作原则的。电影《一九四二》是一部战争剧情电影,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讲述了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背景下的一场悲剧:1942年河南大旱,此时战争正处于僵持阶段,数百万民众忍受饥荒的痛苦,展开背井离乡逃荒的旅程。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基于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和合作原则,选用影片《一九四二》不同场景的对白,分析不同的场景下,影片角色说的话语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哪些准则,产生了怎样的会话含意,表达了怎样的意图、人物性格和情感等。  相似文献   

5.
东西先生的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同样的故事由于传播媒介的不同,发生了偌大的变化。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小说、电影、电视剧的比较分析得出电子媒介与纸质媒介受众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清代,《桃花扇》曾被改编为章回体小说,也开始被改编成京剧以及各种地方剧并搬上舞台,而近现代,《桃花扇》也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这里,笔者将以赵清阁改编的越剧本《桃花扇》为重点,探究该改编本对原著中人物形象、结局、唱词等的改编。  相似文献   

7.
肖鸣  小宝 《女性大世界》2006,(3):156-156
越来越多的小说,名著、漫画被搬上银幕,虽然褒贬不一,但也不乏成功的范例,2005年,由漫画、小说……改编的电影《头文字D》、《神奇四侠》、《蝙蝠侠》、《车神》、《哈里·波特》等影片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8.
清代《世说》改编剧中周乐清的作品即有三部,且都为"补恨"剧,在《世说》改编剧中独具特色。本文从大团圆结局的设定,仙境、梦境等虚构情节的发展,类型化、对立性、虚构化人物的增设,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采用等方面对周乐清《世说》改编剧的"补恨"策略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新影视传媒文化氛围中,商业性质的影视剧文化快速崛起,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极其猛烈的文化传媒界、出版界所带来的"文艺"之风。尽管某些将原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能够迅速风靡全球,受到世人的热捧与追随。但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将作品改编后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益,如恶搞文学作品、任意篡改名著内涵等,令原本作品中的深层次内涵价值遭到破坏,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及结果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以《红高粱》影视剧的改编为例,探究将传统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有关现代商业影视剧突出原著艺术表现力等相关结论内容,以期为研究原著改编优劣课题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美国励志电影,是将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处理后改编为电影。具体的故事情节是黑人克里斯·加纳是一名医疗仪器推销员,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底层,被周围的人所歧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不断地挑战自我最终成为商界奇才。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社会文化不同,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必然会存在差异。在电影中加德纳那种对生活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可谓是对美国文化价值理念的阐释。本论文针对分析《当幸福来敲门》中体现的中西文化价值观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顾育豹 《当代老年》2006,(12):14-15
红线女原名邝键廉,从艺后改名为“红线女”。她在粤剧界以“红腔”独树一帜,被誉为精美的“南国红豆”。1955年9月,红线女随同香港代表团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翌年她毅然作出回内地定居的决定,受到周总理和陶铸等领导的高度赞扬与热烈欢迎。在南国,红线女“甜、脆、圆、润、娇”似行云流水般唱腔,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除了传世不朽的戏曲艺术片《搜书院》和《关汉卿》以外,还主演过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秋》、根据曹禺原著改编的《原野》以及《慈母泪》等十几部电影,并主演过《雷雨》等话剧。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从《甲方乙方》到《一九四二》,冯小刚的电影或风生水起,或载沉载浮,虽算不上有口皆碑,但品位绝对不差.观众几乎对冯小刚导演的每一部影片部充满了期待.《私人订制》公映后,笔者也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影院观影时,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好几阵观影后,心情平静,感觉正如冯小刚自己所言,这是一部“随便拍的电影”,无用多费唇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发生了出入意料的变化.首先,这部“随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了四个亿”;然后,一些影评人对《私人订制》“不依不饶”;最后,冯小刚对某些影评人“口无遮拦” 影评人和电影导演恶语相向、势同水火,不知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有辱斯文,但笔者作为观众的确觉得尴尬甚至痛心.  相似文献   

13.
电影《喜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李安的第一个剧本,而且也是十分西化的电影题材剧本。在经历了其首部电影《推手》的成功之后,《喜宴》一片则显得更加轻车熟路,这也是留美电影艺术家李安第一次纯粹的美国式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14.
小说《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一个分水岭。文本描绘出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生活、面对死亡的多种可能的态度。本文通过小说文本《或者》与电影作品《活着》的论述,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影像等角度开掘影视改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女神之再生》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他利用对我国传统文化故事的改编,表达出了作者渴望摧毁旧世界,创建光明美丽新中国的情感。本文从三个层面来分析郭沫若《女神之再生》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一部优秀的电影中,音乐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不仅能够深刻地刻画电影主题,还能够推动电影情节发展,诠释电影的艺术美,为电影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深化影片视觉效果,增强影片画面感染力。在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是最常见的音乐形式之一,能够有效地融景、情、乐于一体,深刻诠释电影主题。本文以电影《钢琴家》、《海上钢琴师》等电影为例,就钢琴音乐对于电影情节的推动,以及对电影艺术的诠释进行深刻解读,以进一步加深对电影中钢琴音乐艺术表现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阿凡达》的上映成功的。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由于其画面的魔幻与朦胧,最重要的是其选取的主题思想,让人沉思。本文从电影艺术思想的两方面来解析电影,并从全新的理念和彩色的艺术特色来诠释整部电影,进一步分析其艺术成就,主题思想等,以期达到对《阿凡达》更加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电影《金钱本色》(《The Color of Money》)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代表作之一,为其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而导演对空间与调度艺术的把握更是几近完美,本文主要就《金钱本色》在场面调度中的空间场景、演员调度以及摄影机调度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汉斯·弗米尔是德国翻译目的学派重要创始人,他的目的论已被广泛运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金球奖电影《少年时代》自2013年上映以来,大获成功,是文艺的奇迹。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来探讨《少年时代》中电影字幕的翻译,以说明电影字幕对跨文化电影推广、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说:"电影当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日大红大紫,易成明日黄花。"而对于诸如:《都市风光》等经典影片来说,却是例外。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领悟,首先分析了该音乐电影中配乐的艺术特色,而后又着重对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