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媒产业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传媒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文化软实力成为每个公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发展传媒产业在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综合竞争力环境中茁壮成长,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化交流的增多,我国的文化需要走出去与世界文化开展有效交流,而高校首当其冲就成为了承担这一使命的传播者。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积极探索实现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需要高校认真地思考和确立新的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机制,调动一切可利用因素,守住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灵魂,推动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石,是民族谋求发展的智囊宝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在当代创新思维下寻求多元化。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为契机,试图探讨在当代创新思维下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分析当代文化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以及创新思维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使读者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当代价值,进而使文化能够在当代发展潮流中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江南文化与岭南两地文化的交流和互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论坛于2023年底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围绕“交融·创新·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两地文化的资源优势,发挥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江南文化和岭南文化都是中华文脉的重要支脉,在促进中华文明发展、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乃至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上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二者又在各自独特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脉络与精神特质,为深度探讨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现实镜鉴和广阔空间。本期城市大家谈栏目特摘编论坛主旨发言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到现今,我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发展完全,要做的是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再发展、创新。文化的传承要从小开始培养文化传承意识,例如,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当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和创新以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探索学习,都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围绕这个主题,探讨有关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相似文献   

6.
梁接澳 《公关世界》2024,(5):151-153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遗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重要的创新利用价值。结合目前双墩文化创新利用的现状及不足,提出就双墩文化开展文创开发的相应建议。通过文创开发,使双墩文化更好地走进公众生活,成为日常所需,有助于促进双墩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对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塑造,可以反映城市文化的内涵及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是对市民人文素养的一个提升。创新文化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理念。用创新文化能够带动佳木斯市现代服务业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市民的大众文化也可以得到创新发展。通过创新文化的培育及塑造,新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市民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新的思维状态、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从而使佳木斯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创新塑造中发挥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府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纳入我国今后发展的总章程中,由此表明我国的文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建设文化强国,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保存并发扬光大。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必然承担起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功能这一重任。本文在明确高校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分析当前高校承担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探索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沂蒙精神丰富内涵,沂蒙精神植根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沂蒙老区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展现的精神特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华夏民族精神,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弘扬沂蒙精神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对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价值,新时期加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已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有利于构建新时代和谐的党群关系,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发挥教育文化传承的功用,提升受众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素养,有利于增强受众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认同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扩大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开启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兴起是文化“快消”现象的重要推手。文化“快消”行为又促进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两者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作为自媒体的使用主体——青年群体在自媒体传播方式的情境下不仅享受着快速高效传播的便捷,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文化“快消”的盛宴中。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青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入手,对自媒体加以规范并充分利用,引导和推进青年群体自觉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剧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更是将其和印度梵剧、希腊悲喜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进入21世纪,文化实力特别是本国传统经典文化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特剐是新兴戏剧的崛起.中国传统戏剧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传承和保护我国戏剧文化,迫在眉睫。为了重新振兴我国传统戏剧文化,近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在社会生活中,关于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基础教育在不断加强.央视等一批主流媒体也相继推出和戏剧相关的栏目和频道.这些努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课题着重要研究问题是:充分发挥第五媒体——手机传媒的优势,生动、便捷、全面地传播中国戏曲,不仅仅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有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另外,中国戏剧和各类媒体结合起来的研究实属不多.所以,本课题不仅仅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有所帮助,也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日渐式微。智媒时代,为响应"十四五"数字化强国的号召,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效能,采用了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强文化传播面,营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利用热点追踪技术、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扩大非遗的传承主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生境,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以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充分认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玥 《现代妇女》2014,(12):332-332
中国的文化发展时间比较早,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当前在国际最受人们所关注的是中国武术,武术文化在中国发展史上占据重地位。同时它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目前比较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中的重组成部分,因此武术教学是传承与发展我国优良武术文化的基本形式。高校体育课程中包含着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武术教学使其中的一种,这也是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目标而设置的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武术教学中传统的武术文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创新,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阐述传统武术文化与武术教学的相关概述,分析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影视传媒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的创作力、表现力、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全面提升。笔者试图从分析影响影视传媒产业科技创新因素入手,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张岸芬  张彤  谭雯雯 《职业》2014,(18):184-186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特有思想、观念、生活状态的总和,其中服饰文化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延续至今。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本文调研了笔者所在地区的服饰文化构成及其独特特征,对其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加大创新研究,丰富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为推动文化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化场馆资源是传承相关文化产品中的文化精神的物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是世界认识中国特有的文化品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有利条件。绵阳文化发展百花齐放,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拥有渊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爱国名人文化、平实厚重、敢为人先的川蜀传统文化等。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性文化场馆相融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叫做"文化传承与创新".我个人对这句话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以往很多年,我们中国只讲创新,不讲传承,带来的偏差之大,已到了误导性的地步.可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成为一种启发.误差太大的方向标是时候重新调整了.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加以传承与发展。本文从道德责任感、家庭关系和家风建设三个层面分析孝文化的价值内涵,从人口流动、养老负担、孝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分析当代孝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针对所述困境,提出创新宣传载体、完善养老体系和加强实践教育等培育路径以推动孝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