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20世纪6 0年代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提倡去中心,强调差异性,鼓励多元化,推崇平等对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不可避免地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招聘带来影响。结合2010年对广州大学城400家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对后现代视野下择业创业理念重塑的论述,剖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变化,提出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三方在毕业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消除其对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辨别能力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思潮繁荣于冷战后期,它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所追求的本来目标。在深刻批判脱代性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深层次地体现出对人的根本关怀,积极寻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倡导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去实现全球化所需要的一种既有文化多样性又有全球整体性的哲学突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下设计艺术的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对其中的意义与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期待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对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西方文化和社会现实困境的批判与反思,其标新立异的思想理念对当今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源于欧美的一种新文化思潮,旨在对现代主义进行批评和扬弃。我国学者将后现代思维的特征概括:怀疑和否定的思维特征;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论;非中心性、异质性的解构策略;反思、批判现代性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对哲学、文学、美学、艺术和教育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思想也给正处在变革和发展中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带来影响和启示。一、师生地位趋  相似文献   

7.
当下,似乎把侃谈"后现代主义"的任何问题当成是一种时髦之举。一批自认为后现代主义能人在大谈后现代主义表象之上取舍、褒贬之见而无视后现代主义客观存在的学者们提出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伪学说。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定层面上无法回避的变革、取代上敢于面对、正视现实,积极引领中国未来传统发展,翘首以待后现代主义思潮预演中国"后现代"之传统。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思想界一度盛行的后现代思潮,可以被看成是对"现代性困境"的一种批判、反思和突围。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整个西方思想和文化非理性、启蒙之外的另外一个真实面向与可能。我们抛开文化批判、理性形而上学批判不论,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在现代性最"根深蒂固"的经济领域,对增长瘾、增长癖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率先提出"零增长"的可能性,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学习。尤其许多后现代主义者借鉴了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的资源,对于生态经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的冲击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但后现代主义特有的一些基本观点也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提高研究生质量、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等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本文跟随大卫·哈维的政治—经济批判思路对神秘而模糊的"后现代"时期进行了一次深入浅出的全面梳理和剖析,对《后现代的状况》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重点阐述了"灵活积累"与"时空压缩"对资本主义社会由现代主义时期向后现代主义时期转型的重要影响,以及后现代主义在城市与建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从思想领域培植我们的现代根系 李振 西方现代思想界一度盛行的后现代思潮,可以被看成是对"现代性困境"的一种批判、反思和突围.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整个西方思想和文化非理性、启蒙之外的另外一个真实面向与可能.我们抛开文化批判、理性形而上学批判不论,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在现代性最"根深蒂固"的经济领域,对增长瘾、增长癖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率先提出"零增长"的可能性,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DV影像记录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哲学观念密切相关。所以,随着世界哲学观念、文化思潮不断的发展.艺术创作自然会呈现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特质。文中将以DV影像为典型.阐明后现代思潮对DV记录影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生活方式是在世纪之交风起云涌于中国大中城市、受到在经济生活中崛起的与都市白领家境优裕的青年大学生所热衷于迷恋的一种日常生活观念与行为倾向.究其根源,它萌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社会,是在广泛而深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迅猛影响下在资本主义社会所风行的一种反权威、反传统、反束缚的日常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峰 《职业时空》2008,4(5):118-118
后现代主义站在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对现代性和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对立思维的反思、批判、否定和解构,进一步倡导对话、沟通,主张不同文化、不同范式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鼓励人们去思、去想、去感受、去创造;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倡导对自然的关爱,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是大自然花园的看护人。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重构了一种新德育观——生态德育。  相似文献   

15.
谢田芳 《现代妇女》2014,(6):295-296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白噪音》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绘了美国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所折射出的人类内心的荒诞、空虚、焦虑和恐惧,这些都是后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典型病症。本文试图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对《白噪音》文本进行生态解读。植根于人类深层意识的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过度的消费文化是《白噪音》所呈现的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用消费所产生的"白噪音"来抵御人类的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只能是缘木求鱼。唯有倡导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才是解决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唯一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使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近10年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对青年有较大影响的思潮主要有新儒家思潮或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此外还存在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反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对青年影响力稍小但绝不容忽视的思潮。当代社会思潮深刻地影响了青年的信仰和价值观,导致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变迁,影响青年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变迁,而在这些过程中青年接受社会思潮影响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思想引领主要有思想绝缘法、对象研究法、武器强化法和能力培养法。现有关于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存在着过分侧重定性研究和消极影响、到底如何影响是"黑箱"、研究成果呈现结构失衡等缺陷,需要针对这些缺陷寻找相应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理想职能 电影,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文化事业,是当代社会六种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在社会结构和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影因其与社会有着多重复杂的联系,对社会的精神风尚和人民审美观念的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浸染下,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嬗变:由单一向多元转变、集体向个人位移、理想向世俗变动,甚至呈现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风险。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这一嬗变,因循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大学生思维的非真实化变动,并深刻地受到大众传媒低俗化的影响。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变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强化大学生价值观再培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华锐藏区的礼仪习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藏区人民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本文主要从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华锐藏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的文学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深深影响下,无论创作现念上还是在创作手法上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先锋小说以及一批锐意探索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的青年作家的异军突起,对中国文学注入了一剂新鲜力量。"先锋派"作家作为一代深受"后现代"大师影响的作家群体,他们的文学创作有很多后现代的因素。本文就中国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因素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