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古时代所称赏的作品,有许多《文选》未录,此处选取《文心雕龙》、《世说新语》、《诗品》所提名所称赏而《文选》未录者,以及曹丕、傅玄、挚虞《文章流别论》、诸史书、《文镜秘府论》所提名所称赏而《文选》未录者,进行分析,并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昭明文选》是现存的第一部大型诗文总集。从前,“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之蔚成‘许学’者,唯‘《选》学’与‘《红》学’耳。”(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近年来,形成一股研究《文心雕龙》的热潮,又有了“龙学”一名。相对而言,若干年来对《昭明文选》的研究,却显得比较冷清,虽然不断地有尤刻、胡刻《文选》影印本出版,有《文选》李善注本重新标点排印出版,有曹道衡、沈玉成点校的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排印出版,有被誉为近代“知选学者”黄侃的《文选平点》的出版,但是,无庸讳言,我们对《文选》的关心和研究,与“选学”之名很不相称。继《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册、第二册)之出版,今年八月,长春召开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对《昭明文选》研究的许多重大问题,广泛交流了意见,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并展望未来。可以预期,《昭明文选》研究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您想了解国内外研究《昭明文选》的态势、概貌吗?想知道中外学者在《昭明文选》研究中提出的最新见解吗?只要读一读今年六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这一切便会迎刃而解。《论文集》收入研究《昭明文选》的论文三十二篇。其作者阵容颇为壮观,多为中国大陆、港台和日本、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从这些论文,可以窥测世界各国研究《昭明文选》之一斑。阴法鲁、陈宏天的论文,从出版、研究、教学兰个方面,概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大陆研究《昭明文选》的情况;美国康达维的论文,详尽介绍了欧美学者翻译、研究《昭明文选》的多种著作;日本牧角悦子的论文,既回顾了《文选》传入日本及其被继承的历史,也描述了近代以来日本研究《文选》的概貌。从传递  相似文献   

4.
体现邓小平同志长期革命经历的《邓小平文选》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富有特色.《邓小平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一样,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记录。在《邓小平文选》中,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内容都作了充分的阐述。同时,《邓小平文选》又有自己的语言特色,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深奥的理论原理。  相似文献   

5.
《朝鲜王朝实录》真实记录了朝鲜王朝自1392年建国至1910年灭亡绵延五百年的史实,是研究朝鲜与东亚各国历史及关系的基础资料。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传入古代朝鲜半岛后,引起了朝鲜文臣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大力推荐《文选》,一度欲将《文选》引入李朝的科举考试科目,这些在《实录》中都有体现。《文选》对李朝时期的政治、外交、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朝鲜王朝实录》所见资料可以窥见《文选》在朝鲜李朝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选》成书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文选》成书时间研究的要素是 :《文选》所录作品的下限以天监末年为断 ;《文选序》反映出萧统在《文选》编纂及编纂完成后的心情轻松闲适 ;《文选》为二次选编的再选本 ;《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透露出普通三年 (5 2 2 )萧统尚无编纂《文选》之念 ;普通七年 (5 2 6 )丁贵嫔下世与不久发生的腊鹅事件对此后数年萧统心绪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故《文选》成书时间当在普通三年至普通七年十一月之间  相似文献   

7.
在《文选》受到冷落的特殊年代,王运熙先生的《文选》研究提高了《文选》的地位;对于《文选》成书研究,他与杨明实际上推翻了长期为现代《文选》学研究所信奉的"窦常说",为实事求是地研究《文选》成书时间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对《文选》与《文心雕龙》、《文选》与《诗品》关系的研究,通过排列三书所列作品的一致性来首肯《文选》,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相互关系研究的先河,为学界提供了研究诸书与《文选》关系的范例,具有方法论意义,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上册于一九六一年出版以来,许多高等院校历史系采用作“中国历史文选”课教材.一九七九年末继一九六四年第二版修订之后,又修订出了第三版.本人反复地阅读了三版《中国历史文选》上册注释,并查对了一些有关典籍,受益非浅,同时也发现注释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今选择其中较有典型性的,把自己一些粗浅的意见写出来,和本书主编、三版修订同志商  相似文献   

9.
萧统的《文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文总集,对《文选》注的探究是研究中古文学乃至唐宋文学的津梁,针对《文选》注的研究也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对1995~2005年我国《文选》注释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述略,阐述了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并就相关方面的研究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和评述,分析和揭示了10年来《文选》注释研究的特点和进展动态及其不足,并对今后的《文选》注研究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0.
一、是“魏献子”还是“魏庄子”近来翻阅王彬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所选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文中有“(?)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云云。我生活在石钟山麓的湖口县,自幼熟谙《石钟山记》,清楚记得原著作“魏献子之歌钟”,这里怎么写成“魏庄子之歌钟”呢?是编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从1975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段期间的重要讲话,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教育、文艺、统战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而贯穿《文选》全书的一条红线,则是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的实事求是精神.《文选》既是  相似文献   

12.
有关《文选》成书研究中争议较多的编者、成书过程、成书的影响与意义以及《文选》成书研究中的方法论等问题,包含了许多影响重大的成说和复杂的关系,王立群新著《〈文选〉成书研究》对这些成说和关系的考辨和梳理,做到了考辨精微,立说有据,不仅勇发旧覆,有些结论甚至能够成为后学研究编辑史及文学史的原则性的指导,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民盼望的《邓小平文选》出版了。它是我们党处于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著作。《文选》中,邓小平同志有关按劳分配的许多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并且是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敦煌本《文选注》包括两部分。一为日本东京细川氏永青文库藏一轴敦煌本《文选注》写卷,该文库1965年4月影印出版,并附有神田喜一郎的《解说》。该卷存236行,仅有注文内容,没有《文选》原文。据内容可知乃为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檄吴将部曲文》,钟会《檄蜀文》和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之注文。另一为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一轴与永青文库所藏非常相似的敦煌本《文选注》写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中收录。该卷存220行,也仅有注文内容,没有《文选》原文。据内容可知乃为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刘孝标《重答刘袜陵沼书》,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孔德璋《北山移文》之注文。敦煌本《文选注》为今天的文选学、训诂学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敦煌本《文选注》的释读,特别是对其俗字、疑难疑义的字词的准确释读与考辨,将有助于学术界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料进行专题研究。这里仅就敦煌本《文选注》中几则疑难疑义字词试作考辨,以补学者对敦煌本《文选注》释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万历十年刻《文选纂注》由福建建阳书商余碧泉操作完成,带有浓烈的商业气息。该书评语冒用名人,以疏通文义为主体内容,迎合了初学者的需要,其鉴赏评析类评语对后来的文人评点《文选》有启发意义。它的出现,打破了自元末明初刘履《选诗补注》出现后至万历初年《文选》评点长期沉寂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余本出现后,《文选》评点才进入了一个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并真正召唤了《文选》评点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厉史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上下册,于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三年相继问世。二十多年来,几经修订,一版再版,在当前《文选》教材短缺的情况下,该书为不少高等院校历史系采用作教本,予教学以很大的便利,其筚路蓝缕之功,实非浅鲜。本人在研读《文选》下册课文中,获益良多,但发现在注释和句读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研讨的问题。兹特提出自己的粗浅意见,以供参考。为了便于查阅原书,现按《文选》下册课文注释的页码、序号及内容,列举于后。一、《文选》下册第十二页注[25]画虎不成反类犬:古代成语,见《后汉书·马融传》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萧统故里镇江隆重召开,盛况空前。大会交流论文80余篇,对"《文选》版本及注本"、"《文选》作者、选录标准、分类及其价值"、"《文选》所选作家作品"、"《文选》分体文学"、"萧统文学思想与文学史观"、"《文选》接受学"、"《文选》语言学"、"萧氏家族及萧统遗迹"等八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大会回顾了上世纪文选学研究的历程,对新世纪文选学研究提出了希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光辉典范,特别在恢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邓小平文选》中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如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指出:“我们要恢复毛泽东思想,坚持毛泽东思想,以至还要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61页。以下凡引自本书者,只注明页码)。这不仅是起草《决议》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贯穿《邓小平文选》中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9.
《文选》成书研究中的诸如《文选》之实际编者为刘孝绰说(刘孝绰为萧统编纂《文选》最重要的助手说)、《文选》成书仓促说、《文选》编纂过程分"两阶段"说、《文选》各体之文有划一的标准说等等,多为"选学"界之主流观点。然而,分别用"跳出《文选》观《文选》,就整体考察部分";"将古人的问题还归古人,置个别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察";"将相关问题置于文献可信度的层面上考察";"从情理逻辑的层面上考察"等方法究之,均难以成立。其所以如此,多缘研究方法之未密。  相似文献   

20.
《文选》对唐人创作的影响可从唐代试律诗窥见一斑,比勘《文苑英华》所录281题460首唐人试律诗诗题与《文选》及李善注,会有如下发现:士人以《文选》为科考范本,《文选》则是考官出题渊薮;试律以《文选》诗赋原句命题,限定了考生的写作题材、表达模式;士人作诗常借《文选》诗赋意旨,或联类比附,或借古抒怀;《文选》李善注犹如典故大全,成为诗人用典用事的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