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江青一伙污蔑为“中国修正主义新闻纲领”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最近收集在《刘少奇选集》上集中正式出版了。 从这次谈话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四年。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篇谈话没有受到重视。十年内乱中,林彪、江青之流为了达到阴谋陷害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2.
决战前的忧虑和不安心态的坦露──—毛泽东1966年7自8日给江青的信解读刘林元“文革”开始之后,在与刘少奇公开摊牌之前,毛泽东给江青写了一封表达他当时心态的信。这封信的基本内容是毛泽东在湖南韶山滴水洞时草拟的,后在武汉稍加修改,加上头尾,重抄一遍,于...  相似文献   

3.
耿显家 《东岳论丛》2019,40(5):40-47
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以给林彪复信的形式,回答了红四军党内争论的一些重大问题。白砂会议前后,林彪给毛泽东写过几封信?信的内容是什么?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的这封信是回复林彪的哪封信?由于原始档案的缺失,现有的历史著述对上述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表述,一种说林彪给毛泽东的信出现在白砂会议前几个小时,毛泽东在会议上公开了这封对朱德充满攻击的信;一种说林彪给毛泽东的信出现在白砂会议结束后的当晚;还有一种是说林彪在会前会后各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通过对白砂会议前后基本史实的梳理、考辨,我们不难发现,林彪写给毛泽东的信是在白砂会议结束之后;而当前各种著述所引用的林彪信件,虽内容各异,但大多也出自于同一封信。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文革”中,为了限制或减少“文革”的破坏作用,周恩来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同“左”倾思潮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1966年5月全面发动—1969年4月中共九大),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支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捍卫党的原则而斗争。1.保护民主党派人士。1966年8月18日以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下,大批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爱国人士、工商业界上层人物以及少数民族、宗教、华侨界…  相似文献   

5.
姚溱,江苏南通人,1921年生,早年献身革命,毕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是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1966年横遭林彪、江青两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含冤而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沉冤昭雪。 上海,是姚溱长期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锻炼成长的地方。他熟悉上海,上海人民也崇敬他。“孤岛”时期,他以秦佐笔名为《上海周报》评述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6.
吕其恩传略     
吕其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人民的公仆.吕其恩长期为党为人民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在“文革”中又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致使病情加重,于1979年9月18日与世长辞,终年68岁.  相似文献   

7.
1966年11月,在天津休养的周扬被拘押。从批判者一变而为被批判者,他生涯中特殊的9年开始了。其实,在此前的几个月,批判他的浪潮早已波澜壮阔。“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与著名的“文艺黑线”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的经典文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认了“文艺黑线”的存在:“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々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新诗的成就如何?从过去的评论来看,大都估价偏低,如鲁迅、毛泽东的评价就是如此。鲁迅在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说,即便是最优秀的几个中国现代诗人的作品也“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都属于创新试验之作”,“到目前为止,中国现代新诗并不成功”①。毛泽东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L讲话时说:现在的新诗不能成形,我反正不看新诗,除非给一百块大洋。②他在1965年7月对日给陈毅的信中又说:“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③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许多人都持这种观点。可以看到,在其价值判断后面,大都有一个辉煌的古代…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歪曲和破坏,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被搞乱了。因此,邓小平同同志指出:“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认识,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青伙同林彪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挥舞“黑八论”的屠刀,大砍十七年的革命文艺。被列为“黑八论”挂帅的“写真实”论,纯属捏词构罪,含血喷人,包藏祸心,流毒深广。这一罪恶如果不给予彻底清算,“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精神枷锁就不能砸烂,革命文艺的创作思想也就不能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1.
谭解文 《云梦学刊》2001,22(6):71-74
文化大革命中,文艺工作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林彪、江青等人的专制统治进行了殊死的抗争,写下了当代文艺史上动人的一页。离开文化大革命的特定的政治环境,来苛求中国文艺工作者,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平 《兰州学刊》2007,3(6):36-39
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人民动力观、人民本位观、人民利益观、人的个性发展观等重要内容,共同构成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支柱,这一思想,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把人民奉为主人者人民才会与你同甘共苦,是毛泽东晚年对自己人本思想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要进入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的奋斗理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做出重要贡献。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邓小平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江泽民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八十年的经验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上博竹书《诗论》与《诗经》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博竹书《诗论》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孔门论诗之作。它的发现 ,对解决《诗经》文本的形成和传流及儒家诗教的传承和流派问题 ,特别是对解决《毛诗序》和《毛诗传》的渊源问题 ,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许多学者已就此作出一些很有启发性的研究和推断 ,其中 ,李学勤、廖名春、江林昌三位先生各自的研究观点很有代表性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臧乐源 《文史哲》2007,(1):37-45
臧克家和毛泽东的交往缘于诗。他们的第一次会面是1945年9月在重庆,会面后臧克家写的第一首歌颂毛泽东的诗是《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1956年底《诗刊》创刊,主编臧克家等向毛泽东写信约稿。1957年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见了臧克家和袁水拍。席间同意臧克家的意见,毛泽东修改了即将发表的《沁园春.雪》中的字。尔后臧克家又帮毛泽东修改诗词文字多处。而对臧克家提出的诗词中的问题,毛泽东也尽量作答。1957年“反右”时臧克家因刚刚受到毛泽东的召见而幸免于难。臧克家经常就诗歌问题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先后给臧克家写过七封信,主要内容都是论诗。  相似文献   

1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始终的逻辑主线。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都秉承了"以人民为本"的理念,即以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意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确立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在"以人民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升华为以人为本,将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最终落实在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更加贴近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民生政治史和民生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经历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演进,民生思想与时俱进,日益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民生改善的进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道德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生、形成与成熟、完善与发展三个重要阶段。从19101921年,是毛泽东人民观的萌生时期,其“民本”色彩非常明显,并开始向群众史观转变,人民民主思想初具雏形。从党的建立到抗战胜利,毛泽东人民观形成并成熟,具体表现在:人民概念开始形成,形成了牢固的群众观点,实践中实行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提出了必须领导群众和教育群众的思想。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人民观体系开始成熟。他提出了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形成了完备的群众路线理论,以及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民主理论。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毛泽东人民观继续完善与发展。深入挖掘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决不允许党员干部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更不允许形成一个鱼肉人民的特殊阶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决同违背这一宗旨的各种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同腐败不断进行斗争的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对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反腐的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方面更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