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的代表作,自1990年推出以来产生了持续、积极的影响。这是他把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组织学习的一次尝试。组织学习如何应对社会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他的回答是,必须进入“学习型组织”时代。而要进入这一时代,必须经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而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是其核心。  相似文献   

2.
10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最先进的"系统思想、学习型组织"研究成果首次传播我国。创新最重要的动作之一是尝试,尝试的最大可能是失败,而不通过实验盲目去大幅推广的代价常常是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管理方面的创新,始终无法像工程、科学或技术那般具有突破性,因为它可以实验的空间是非常窄的。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圣吉教授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思想模型。他把学习性组织的内涵归纳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个方面,被称为五项修炼。圣吉教授运用"系统动学"理论,致力于"系统思考"和"要素整合"而达到管理有效性。它所揭示的是在现有知识使用基础上如何创新的问题。我们不能否定知识应用的重要性,但比知识应用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发知识进行第六项修炼?本期发表的对《红旗渠魂》企业案例调研承担单位负责人赵志正访研"第六项修炼新课题"文章,重点揭示一个大型国企领导人,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如何提升成知识品牌的理性思考。他对知识开发的认识,首先源于他对学习获得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的沉淀为知识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而是把经验提升为可供指导未来的知识品牌,并使自己成为知识型领导者。目前,国有企业的变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个伟大变革过程中,需要更多像赵志正这样勇于实践、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知识型领导人,因为他们是现代企业建设的关键。这同时也是摆在我国更多企业领导人"第六项修炼"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组织     
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产生后即刻风靡西方发达国家国企业管理界。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被誉为跨向21世纪的管理圣经。圣吉理论的核心是系统思考,即整体互动思考方式及修炼方法。着眼点在企业(组织)即不仅是要注重个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组织整体的学习能力,克服组织学习智障,以系统思考方式来锻造学习型组织,便企业(组织)产生创造未来的竞争力。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iinlMastery)学习不断理清…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和个人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来构建的。它是一门现代管理理论,是组织及其成员获取、加工、整理、创新和利用知识,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增强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能力的组织。它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共同奋斗、不断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5.
树立育人为本,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坚持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创建学习型组织,坚持以市场为本,实施开放管理,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围着学生转;树立市场意识,学校围着市场转;树立课改意识,教改围着课改转。使学校管理不仅符合教育规律,而且又遵循市场。  相似文献   

6.
夏彬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112-113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当前在全国各地已掀起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学习型组织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它强调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一个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整体。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7.
第五代管理     
<正>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以其经典巨著《第五项修炼》掀起了全球的学习革命,建立了以实现共同远景为目标的第五代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世界,必须依靠个人自我改造和集体学习,才能为企业找出一条新路,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共同远景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修炼。  相似文献   

8.
<正> 杰克·韦尔奇,前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CEO,1999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经理人”。在他担任GE董事长的20年期间,通用的销售收入由1981年的250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300亿美元。韦尔奇将GE由一个官僚机械型组织再造成具有系统思考能力、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对我国的经理们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步。自我超越就是指让员工在崇高的使命激励下,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朝理想的目标奋  相似文献   

9.
关系焦虑是领导者经常出现、不胜烦扰的情绪状态。在存在主义心理学视域下,领导者关系焦虑可以分为"他物—领导者"关系焦虑、"他人—领导者"关系焦虑和"自我—领导者"关系焦虑三种类型。关系焦虑是由组织内外关系的复杂性、感性领导与理性领导之间的矛盾、领导者自我保护与开放自身之间的矛盾和领导者追求自由与行动受限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超越关系焦虑的基本前提是以科学态度看待并接受关系焦虑,方法是运用中道思维在扩张与压缩之间保持必要张力,关键法门是在意义治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归根结底,只有依靠"心"的力量,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超越关系焦虑。  相似文献   

10.
理论联系实际,打造学习型团队,充分运用头脑风暴,系统思考,发挥团队的作用,建立企业愿景,改善员工心智模式,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超越。  相似文献   

11.
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在本文借鉴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阐述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如何强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是主要通过"构建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机制"及"学习+激励机制"三个系统的协调一致,以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有效应用主要表现在以共同愿景凝聚组织的向心力,以团队学习增进组织的创新力,以考核激励提升组织的执行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徐艳红 《经营管理者》1998,(2):31-31,42
<正>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创新的团队:学习更广泛的知识,以增大企业的适应性和转变能力;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方法,以跟上发展的步伐;开展团队内部平等的相互学习,以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并协调工作;进行系统有机综合思考的学习,以增加企业的越来越大的创造能力。正是这一套高效,协调完善的“自学机制”,便组织在个人、工作团体及整个系统三个层次上得到共同发展,进而形成“学习—维持改进—建立竞争优势”这一良性循环。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蕴含了许多创造性的经营之道,其创始人圣吉博士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将它归纳为五种不同层次的修炼。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组织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彼得-圣吉于1990年发表的《第五项修炼》论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组织21世纪的成功关键。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为顾客提供质量良好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领导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领导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路径与不同环节对领导者能力的具体要求,分析领导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机制。领导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路径都始于企业愿景与企业质量文化,通过质量战略加以体现,从而促进企业建立适用的质量管理组织、配备合格的人力资源并完成质量控制工作,对质量的全面控制过程影响了企业的质量文化并使企业愿景得以深化,从而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解决重大难题而巩固市场优势固然可助力组织高效迅捷发展,但过于急切表现和把握机会的心态会使其忽略对自我实力的客观评估,即为拔得头筹只关注对事务、责任的包揽,却未在事前进行必要的理性分析,进而引致后续工作过程中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这就涉及对任务、责任与个人能力匹配性的判断。在求速增效的时代背景下,领导者有必要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引导员工看实力、定目标,遵规律、设规划,重基础、强创新,变方式、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上行"领导"破坏型领导者要求下属积极实现追随身份转换,主动实施有效追随。下属要以共同愿景为前提,对破坏型领导者实施有效追随,建构主义、压力应对、社会作用力等理论都为有效追随下上行"领导"破坏型领导者提供了支持。下属应采取问题导向的适中应对策略,并根据领导者感知、组织环境等进行策略调整,从而有效改善破坏型领导者行为,实现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18.
"技巧型"下属会出于自我服务动机,通过恭维领导者、遵循领导者观点、施惠领导者、展现自我、贬低自我等行为设计增进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柠檬效应,"技巧型"下属的逢迎等会造成对责任、忠诚、公平的驱逐,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技巧型"下属的形成与其个人特质、领导管理与组织情境等都具有密切关系,是内在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治理"技巧型"下属,领导者应转变领导风格模式,削弱"技巧型"下属的产生契机;坚持能力与品德导向,营造公平公正的组织情境;优化组织管理机制,缩小"技巧型"下属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刘淇 《领导科学》2015,(3):30-31
<正>胜任是对领导者的基本素质要求,领导者不断成长的过程亦是领导胜任力不断提高的过程。领导成长离不开环境塑造、组织培养、机遇垂青与自我努力等,领导胜任力的提升亦需要方方面面因素的长期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贵人相助"。哈维·柯尔曼说:"在影响一个人晋升的各种因素中,工作表现只占10%,给人印象占30%,而在组织内曝光机会的多少则占60%。"赵忠祥在其《岁月随想》中感慨道:"一个人本事再大,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以信息文明为特征的新时代,领导者以中国梦激发愿景力,提升群众力,增强科技力,把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新智慧领导力。领导者要超越机械逻辑,遵循生物逻辑,把握新智慧领导力的复杂性、适应性、非线性和混序性等特征。领导者要积极建设自然生态系统和赛博生态系统,修炼新智能和新慧心,加强协商民主决策和人工智能决策,不断优化强连接关系和弱连接关系,推动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