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智慧在回答人与世界的相互联系中,具有哲学的一般性特征。"这种智慧是审美型的"。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智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直观的审美思维方式,这契合于审美理性的想象性和审美直觉;中国智慧极重视修身,注重道德本体的现实性超越,这契合于审美过程中人性持续优化和人格形成、完善及升华;作为中国智慧核心范畴之一的"和合"文化-心理结构,奠定、发展了审美的内涵和审美境界,影响了审美活动中对立双方的相融相合。  相似文献   

2.
“兴会”说的产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文化土壤。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熏陶,遂形成中国人区别于西方重逻辑、重知解、重理性的崇尚自然、侧重感情、重视直觉、注重体验感悟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则造成中国古代作者在进行审美创作构思时最喜欢采用的两种审美观照方式,即:目击道存、遇目辄书与神游默会、妙机其微。从而促使建构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古代审美创作灵感论从形态学的视角出发,也具有两种形式,即直观感悟式与直觉体悟式。两种形式共存互补以构成中国古代灵感论的思想体系,并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闲话”、“闲评”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化批评方式.“闲评”不仅催生了“诗话”类审美批评范式,更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火花闪现的感悟式审美思维,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论先秦道家美学思维方式的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美学界普遍认为,先秦道家从问世伊始就自觉的服膺于美学的天命,道家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方式的典范,道家美学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就是审美的最高境界,道家的生命哲学就是生命美学。本人认为这种看法很是偏颇,因为道家美学思维方式存在着自身无以克服的失误。道家思维方式可以“为道”慨之,(这里所言的思维,是广义的,并非仅指逻辑理性思维)。老子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道”就是与“为学’油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为学”就是对“知”的追求,是人与具体事物发生关系,对其进行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5.
论王国维与朱光潜的“境界”观杨立民中国传统诗学非常重视文学的本体存在方式,往往都着眼于从文学之言尽意不尽的审美蕴涵方面立论,所谓“意境”、“境界”概念是对文学本体存在方式的一种现象学式的描述与概括,将现代西方美学着重于审美活动中美感经验分析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6.
体验是中国古代原本就有的概念,并非来自西方.中国古代的直观思维注重具象、直觉,追求感应、感悟,截然不同于西方的逻辑理性思辨.感物是中国古代的审美体验概念,在它的身上融合着审美体验的诸多特征.体验本身是神秘而不可言说的,对它的一些特征的认识也是有限的.中国古代感物美学具有瞬间感悟性、自然自由性、生命直观性、审美意向性等体验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禅”语境下自然物象的呈现方式与传统的“电影赋比兴”手法有很大区别,其联想与譬喻的成分大幅度地减少;中国电影中那些有违常理的“叙事变奏”往往与禅宗“反常合道”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这成为影像媒介建构禅意旨趣的重要手段。“静默”作为一种感性化的视觉体验,其所代表的恰是中国电影与“禅”在审美追求上的一致性。无论是中国电影对“无我之境”的自觉追求还是时空幻化所展现出的“圆融”观念,均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以“禅”为内蕴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宋代理学的兴起,提升了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从美学的角度看,就是直接改造了中国美学的形态。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思维在美学领域逐步取得了主流地位,以往那种感悟、直觉式的方式作为一种美学思维方式正在逐步退出美学领域;二是理论思维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体系的诞生;三是在理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美学形成了将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统一的美学体系。同时,美学自身发生了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变:首先表现在对审美心胸的研究上;其次表现在对审美创造过程的深入研究上;再次表现在对艺术思维的特点有了深入和清晰的了解。宋代美学的理论性较之以往大大地加强,这除了受理学的影响外,同时也是受宋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直觉思维是其审美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如何体悟道的方式上及如何达到审美境界方面 ,直觉思维或者为语言符号与审美精神境界架构的中介 ,或者为庄子的主要审美认知方式。庄子的直觉思维类型重在对审美意象的心理阐释  相似文献   

10.
“全人格教育”是当代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的之一,禅宗美学对健全人生的审美追求、对个体直观感受的审美方式的重视及对顿悟的审美认识思维的推崇,都对当代语文教育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系统地论述了艺术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思维特点,并首次将“神思”作为艺术想象的核心范畴。总体来看,“神思”是一种创作想象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构思美学,包括以“情性”为本的审美情感、以“虚静”为主的审美心胸以及“神与物游”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2.
谈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即整体思维与汉语修辞的契合功能、圆融境界和流动生机,辩证思维与汉语修辞的辩证和谐,直觉思维与汉语修辞的含蓄生动,从深层的文化通约层面上把握了传统思维与汉语修辞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解释汉语修辞的特点和审美要求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3.
谷青 《北方论丛》2015,(3):26-30
"疏密" 与 "虚实" 是宋词章法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两者的美学内涵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 "疏密" 与 "虚实" 的美学内涵存在着差异. 具体而言, 宋词章法的 "疏密" 范畴主要有三层内涵: 词意显隐, 忽离忽合; 浓句淡语, 互相调剂; 郁结宕逸, 松紧相谐. 而章法的"虚实" 则主要体现在前实后虚, 由实生虚以及前虚后实, 虚提实证两个主要方面. 只有结合不同的语境对 "疏密" 与 "虚实" 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才能认识到其真正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庄子与庄子思想对魏晋士风的产生及其各方面均有一定影响。魏晋时期,庄子思想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完成了其对古代文人的思想启蒙,对魏晋文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和文学风格,产生了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构建着当代的审关观念,导致了转型时期审美观念时尚化、审美要求泛化、审美意识世俗化、审美认知图像化,文学审美从传统的纯审美而进入了泛审美的时代。在大众传媒的文化霸权逼迫下,文学从思维方式、创作方式到接受方式都深深地带上了大众传媒的技术特性,作品大量增加审美消费比重,模仿成风,尤其是小说主动“触电”,剧本化倾向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西方学界论现象学方法及其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象学主要是一种哲学方法,它由还原法、直观法和描述法等主要内容构成;它体现了西方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特征,具有无前提性、直接性等特征.本文还探讨了现象学与美学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和密切联系,以及对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语言表达,能辅助实现有声语言更好地表达教师的意图,使教学的艺术性突现出来。从感性层面上,认识非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可增加直观认知、激发情感体验、培养形象思辨、帮助组织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如果运用合适,对于优化语言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时域空间的观照,中国美学有着多样而丰厚的形态,是中国人所独具特色的思维理念和观照方式的集中体现。时间观念不是天文学或数学观念,而是审美观念——对时间的审美:打破时间的自然值和固有节奏,具备了鲜明的审美属性。空间结构也不完全是自然结构组合,而是审美结构表征。在中国诗美学中,"咫尺千里"、"芥子须弥"是一条重要的审美评价标准。空间感张力在诗歌中往往通过主体感觉变移和幻化来实现。而对生存空间的审美,导源于主体精神的追寻。时域空间的交错组合,体现了结构型审美原理,涵茹着感觉化的意识,蕴蓄着历史涵值。中国哲学说到底是一种心象意识学。先哲们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有生命的大化流行的整体,时空是归返自我的环周,仰观俯察作为独特的观照方式,以得视听之娱。因此,中国的时空审美,便有着丰厚的哲学渊源。  相似文献   

19.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看 ,老庄玄学给予文学的影响 ,主要是把文学引向自身 ,引向心灵 ,引向审美 ,促使人们自觉去认识文学自身的特点规律 ,促进了文学理论思维的提升。要确切地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 ,就应该研究老庄玄学的影响。玄学影响文学 ,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 ,这种中间环节 ,主要是士人心态、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玄学影响文学 ,总是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其他因素交织综合在一起 ,唐宋以后 ,特别是和禅宗思想融合在一起 ,共同影响文学。要研究玄学与文学 ,就要进一步研究玄学与禅宗的关系。了解这一点 ,我们对它的面貌的描述、理解就会更准确一些 ,更生动一些  相似文献   

20.
勃洛克是俄国象征派的旗帜性诗人,在其极具民族特色的“象征”之路上,既有面对欧风美雨的民族主义坚守.也对本国继象征主义之后文学有所开拓。诗人没有迷失在法国象征主义的神秘光环之中,而是从诗人是和谐之子、艺术与革命的紧密相关及“俄罗斯”意义的复杂呈现三个角度创造了象征主义的俄国风貌,同时在客观上,诗人也在诗歌创作、情绪和意识形态、诗学理论三个方面对之后作家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且从思维方式上启迪了未来俄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