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制度的缺陷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功能的发挥。为了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落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土地信用合作社实践的思考——以宁夏平罗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信用合作社这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创新,对解决耕地细碎化和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农村公共品等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初步构建了存贷双方共赢互利的机制。在以贷定存的运作模式下,土地信用合作社成功运行的前提在于引进或者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作为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避免重规模、轻效益的扶持政策;土地信用合作社降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成本,实现以存促贷,但要注意保障存地农户权益。最后,对于解决存期偏短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在较长期限的存贷地中引入股份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四川省加强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在农村的延伸,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成为未来农村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而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临流转制度不完善、收益分配不合理、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管理等困境。推进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需要完善流转制度、建立收益分配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制度面临困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转规模化,破除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融通农业领域资金,加大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吸收美国家庭农场制度的优势特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农场新村,"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构架新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客观地评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险的关系,可以发现"经济决定论"的观点有失偏颇,经济发展并非总是决定着社会保险。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不仅依赖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受到了本国的政治、人口、土地政策、伦理道德及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对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构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启示,应引起我们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平台、新亮点,而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文就我镇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的家庭承包和土地制度蒋中一实行土地分户承包的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步骤,彻底改变了过去“集体劳动、统一经营”的模式,使农民取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农户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体,在承包合同的范围内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生产和经营活动,这...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创新面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特别是2008年起重庆推出的地票交易制度,是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切实保护耕地,助推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实现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0.
促进土地流转亟待建立健全农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土地流转制度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而不同程度地忽视甚或削弱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这将直接影响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出路和退路.进而影响整个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8,(22):153-154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荷]何·皮特著林韵然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本书对中国土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主题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建构,分析了这些政策制度对中国农村在社会经济方面造成的影响,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已在中国农村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08,(24):9-9
中国将采取一项旨在到2020年前大幅提高中国农民收入的农村发展政策,这可能将是多年来最重大的经济改革。这项新政策旨在刺激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缩小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学者和政府顾问说,新的政策将使中国的8亿多农民得以不受限制地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从理论上说,新政策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他们能更好地利用使用权达30年的小块土地。  相似文献   

13.
汤蓓蓓  丁珍 《经营管理者》2009,(15):179-179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而土地流转会给农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如何受到保护?这是目前农民阶层最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钱忠好 《管理世界》2004,(12):50-59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力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  相似文献   

15.
王培胜 《决策探索》2013,(24):35-3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强劲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规模扩大需要增加土地供给保证,而城市存量土地不足,只有通过大量征收农村土地来实现,也就是说国家需要把农村集体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再进行开发。如果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系列社会矛盾与冲突。据统计,全社会40%的上访是由土地纠纷造成,80%以上的矛盾由征地补偿引发,这造成了农村和整个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土地二级市场的内涵、特点等基本情况入手,重点分析了影响土地二级市场发育的一系列因素及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缺陷,并结合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调控和管理土地二级市场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订有关土地市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在30多年的发展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目前这种改革红利客观上趋于弱化,需要有新的土地制度改革来接续和拓展下一个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改革空间。进入2014改革元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正在深度酝酿,必将激活土地这一农村最大的资产,再一次释放澎湃动力。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在于改革当前农村土地制度,而土地流转是其改革的主要方向。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存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流转收益低、流转过程不规范和土地流转期限短等问题。为此,要平稳、有序地推广土地流转,严格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永慧 《决策探索》2007,(10):78-79
一、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后,政府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无偿地分配给了农民,土地归农民私有.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了合作化运动,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中国农村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农村土地的耕作一直由公社社员共同进行.第三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其后的持续增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这一制度也持续了20余年,逐渐暴露出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转变耕地用途和侵害农民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实际情况,采取完善土地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措施,健全土地流转创新模式,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有效改革和真正创新,才能实现"三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