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伟比我大五岁,在我们公司工作已有八年,是老总名副其实的得力助手。我最羡慕的是,他享有特权——不用打卡,不用坐班。即便这样,他月收入也会在两万元左右。而且在不少场合老总都说过,只要他的公司还在,阿伟就永远是公司的员工!  相似文献   

2.
公司的根本性资本是什么?是人!无论在任何时代,人永远是第一位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而在识人问题上,名人自有不同理解。有这样一个例子,我的一位朋友,在其他同类型公司工作,我向他寻问他公司的一些情况,他谢绝回答,而且解释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着。新时期铁人王为民同志就是一位永远活着的人,他的精神和崇高品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为民同志继承和发扬了铁人精神,他是胜利人的骄傲。研究和学习王为民精神,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百年胜利、百年创新工程、做好油田发展大文章的需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班·符特生,曾经是美国乔治亚州政府秘书长。他不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他24岁那年,一次事故使他永远失去了双腿,因此只能靠轮椅行走。他靠自己的意志战胜厄运、自强不息的故事,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即使在美国,也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个人,给了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巨大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5.
严厉的恩赐     
正克兰斯顿先生——我们这样称呼他。明明是20岁左右年纪的他,看起来却更像是而立之年的人。他的眼睛是淡棕色的,头发卷而松软,阳光照耀下溢出鎏金般的璀璨。浅蓝的衬衫时常扎不进皮带里,露出来一截在背后。上课时永远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坐在教室最右前方的讲桌后面,盯着他的电脑,逐字逐句地读PPT上的内容。有时仿佛连自己都撑不下去了,打个哈欠,用手腕揉下眼睛,精疲力竭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你怎么知道我在教育行业待了很多年?40年.今年正好是第40个年头,我自己都觉得这难以置信!"64岁的努兹奥·罗曼诺(Nunzio Romano)脸上露出了童真般的欣喜,在他看来,能够一辈子干教育事业是再自豪不过的了,"从我18岁第一次当意大利语兼职老师起,我就知道要把这件事做到永远."  相似文献   

7.
冬日温暖的阳光洒落在这间不大的客厅。把立在电话机旁的一帧微微发黄的黑白照片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格外迷人.这是一张47年前的结婚照。新郎长着一副标准的欧洲人的面孔,突出的额头、幽深的眼窝,嘴角上挂着的微笑,透出一份自信与幽默。新娘则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线条秀气的脸庞,细长的眼睛,嘴角间的笑意甜美而又含蓄。日月如水、照片中的新郎已经永远地走了,他于12年前离开了他的妻子和他们的孩子,到另一个世界安息去了。新娘仍健在,且已是84岁高龄的老人。人可以老去,可以死亡,但生命中的崇高与美丽却永远年轻而鲜活…  相似文献   

8.
1903年,年仅15岁的赫里与邻村的一位姑娘吉娅订下了娃娃亲,按照阿根廷的传统,他发誓一生只爱吉娅一人,除非她遭遇不测。但根据民族习惯,他只能与吉娅见上一面,在见面时,他看到一位清纯的姑娘,就由衷地喜欢上了她,分手时,他赠送了她一只玉手镯,自己留下了一只,到成亲的时候,这对玉手镯会相约永远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爱的箴言     
如果你爱对方,那么你对他就应该变成“近视眼”,永远只看他的近来。如果对方爱你,那么你也应该变成“近视眼”,许多事情都不要看得太清。否则,痛苦将永远缠绕着你。爱一个人,就得为所爱的人着想。让他幸福,让他轻松,让他沉醉在你的爱河。只要他想要的,只要你有的,全部给予。爱一个人,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是对他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千万别用  相似文献   

10.
旅行的初衷     
也许,现在很少有人会记起托马斯·库克,这个活了84岁,生活在19世纪,喜欢旅游的英国传教士。正是他,开创了现代旅游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组团旅游的人。他一直认为,每个人心中部要有。一个诗意栖居地,它也许不是你的故园,但它应该时刻在你的心中,永远部不会磨灭。  相似文献   

11.
一张纸币     
他是苦孩子,出身穷苦,3岁死了爹,娘给人家洗衣服赚钱。所以,他知道自己应该分外努力。 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母亲为了给他凑足学费曾去卖过血,他装作不知道,怕刺伤母亲的心。他也瞒着母亲去卖过血,搬过石头磨破了手,卖过报纸喊疼了嗓子,为的是让母亲减轻一些负担。  相似文献   

12.
名医王琦     
王传记忆的小溪里,漂泊着一个依稀的梦。3岁时,父亲身患伤寒,一位江南水乡的郎中替他医治,面对忽而高烧忽而发冷抽搐的场景,这位郎中似乎绝望了,所用的药物为何治不了他的病呢?这一切施治都是按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六经辨证而来。带着万般不得其解和一个郎中愧对患者的心情离去,从此王高看到的便是母亲失声的落泪,父亲终于带着对医学的遗憾弃她们而去,永远的去了……12岁时,王传也不幸患了肝炎。给他看病的仍是那位郎中,把脉望诊、审慎地用药,这一切都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那咕咕声中冒着热气的沙锅罐里,草药的…  相似文献   

13.
以爱之名     
他教我懂得“爱”字千钧重,而他却永远离我而去了。  相似文献   

14.
伴我同行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七口人靠父亲那微薄的工资来打发日子。但乐观的父亲没有为生活上的贫穷和工作上的压力所压倒。在我印象中,父亲永远是带着笑不完的微笑,一顶滑稽的帽子盖在他那微秃的头上,手里拿着一根英式手杖,他对我们说这样显得年轻,嘴里叼着一个他永远离不开身的玉龙烟斗。听说这个烟斗是宋朝传下来的传家宝,父亲对它非常的喜爱,曾对我说就是穷到要饭的地步,也不会卖掉它的。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机会     
佚名 《人才瞭望》2010,(4):86-86
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的院长决定,从下个秋季学期开始,我就不能重返课堂学习了,因为我的分数太低了。他说.我永远都不能成为一名律师。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当时沮丧的心情。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我还从没有真正失败过。毕竟,波尔得的科罗拉多大学是一座泰姬陵——一扇通向司法职业和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9,(12):5-8,4
(一) 2009年初寒的一个早晨,打开电视,看到钱学森大师半身肖像,感到一种不祥之兆。接着听到广播:钱学森同志不幸于10月31日逝世。消息传来,使我心灵受到异常的震动。对祖国贡献巨大的一代科学大师,奋斗了一生,享寿98岁,终于走完了他高洁光辉的一生,令人非同寻常地痛惜,产生一种永远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找不到原版孔子孔子,永远不会远离中国人群的两千五百年前的老祖宗。中国人都知道他。但现代大陆中国人知道他,仅止于知道有这个人,孔子到底是这么回事,不知道。于是,再造一个孔子乃至再造  相似文献   

18.
到了40岁,尽管仍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还没有被错过,但你得承认有些门已永远地对你紧闭了。你将再没有机会去运动会参加马拉松比赛;再也没有机会从事舞蹈事业;鉴于你至今还仍未上过钢琴课,你最好还是放弃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的幻想…… 人生每个人都拥有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实现雄心勃勃的梦想,但40岁的年龄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来估量估量自己,40岁的年纪使我们痛苦地意识到,我们生活中的选择越来越“有限”了。 当我们强烈地感到人生旅程业已过半时,我们会做出一些果断的,有时是意想不到的举动和反应。40岁  相似文献   

19.
1949年5月,陈毅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向上海进军。5月27日,解放了上海。陈毅就任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市长。在解放上海、改造上海。建设上海的过程中,陈毅夙夜匪懈,建立了丰功伟绩,深受上海人民的爱戴。上海人民为了永远纪念他、缅怀他、学习他,在南京路外滩树立陈毅的全身铜像,铜像周围的广场被称为“陈毅广场”,如今是上海的一个重要活动场地。陈毅的名字和上海永远联在一起。 1949年5月陈毅进上海,这是他生命史上第四次进上海。在解放之前,他曾三次到过上海。而这三次,都是他生命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在…  相似文献   

20.
送娘远行     
娘去了,远去了,永远地去了…… 在50多岁上失去娘,和许多人相比,我是幸福的;在50多岁上成为没娘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 山重?海深?都无法与半个多世纪的母子情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