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空前的繁荣时代,史称"柯立芝繁荣"。在这十年之中,汽车、无线电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成为美国大众消费的对象。在一整套促进大众消费的商品销售机制推动下,这些耐用消费品进入更多的美国家庭,完成了美国历史上的"耐用消费品革命"。美国人对这些大规模生产的非生产性非生活必需品的大众消费标志着一种现代消费模式的确立。在耐用消费品革命中,消费在美国经济社会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得到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同,推动大众消费的三大基础——大众消费者、大众销售机制、大众文化机制——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耐用消费品革命最终使消费社会在1920年代的美国得以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商品销售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概括起来,主要包含销售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与流通的关键环节;商品销售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要注重销售与再生产其他环节的关系;必须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中把握商品销售等。当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联系我国企业的实际,认真探讨马克思的商品销售理论,将会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消费品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效益增速趋缓,渠道混和经营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移动商务所带来的时代变革,对消费品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消费品行业可以综合应用移动商务的通讯模式、信息服务模式、广告模式和销售模式;移动商务所提供的差异化本地服务,使得企业不仅能够快速反应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广告与信息服务模式相结合,推介本地化广告信息吸引消费者;利用销售模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销售服务,从而获得利润。  相似文献   

4.
"四种消费品"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应该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消费问题。社会产品按其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分为四种消费品:第一种是生存资料;第二种是享受资料;第三种包括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第四种是近代发展的资料。第三种、第四种消费品所取得的显赫地位,已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正> 在统计工作中,评价商品销售情况,一般是利用一系列统计指标的计算,反映商品销售的规模、速度、构成、质量以及发展趋势等。例如,将商品销售实际数与计划数对比求得计划完成相对数,以分析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将总体各部分销售数与总销售数对比计算结构相对数,以分析商品销售构成情况等。但是若要了解商品销售的全面情况,只靠单方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将诸多影响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评价商品销售情况,这是商品销售统计分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借鉴经济学中的"消费外部性"理论,试图把舒适物系统、集体消费品与资本联系起来。为此,文章剖析了经济学何以未能把集体消费品当作是资本的原因。原因之一在于从私人产权观出发,消费所导致的正外部性流失到所有人之外了。为了解决消费的正外部性的"流失"问题,有必要用社会产权观替换私人产权观。从社会产权观的角度看,一个地方在集体消费上的投入,带来了经济增值和社会增益。这种集体消费(舒适物系统)上的财政支出,就不仅仅是一种福利支出,而且同时是一种投资活动。这些集体消费品(舒适物系统)也因此是一种资本。但它不是传统的生产型资本,而是一种消费型资本。  相似文献   

7.
<正> 研究我国消费品市场未来的需求趋势就必须对影响消费品市场需求的诸因素作动态上的分析、予测。人口因素是影响我国消费品市场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这是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人的行为,人是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主体;人是市场三要素(人、商品、购买力)的决定要素;人口的数量、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中的产业  相似文献   

8.
耐用消费品市场作为一组复杂的契约关系,有其特殊的生产和分配制度结构,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是相统一的。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方针;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扩大消费需求,重心是扩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扩张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制度结构。扩大社会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社会、制度结构顺利转型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周伯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广告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上作上述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将继续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些因素将带动广告业持续增长。他认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 GDP 的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广告业增长的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中国消费品市场波澜不惊,即使1994年、1995年的高通货膨胀和1996年两次存款利率下调,也未能激发起消费者很高的购买热情。如今,“市场无热点”已成人们的共识。 大商场的老总们感到市场很冷。国内贸易部对全国80家大型商厦销售统计结果表明,这些商厦的年商品销售总额增幅已由1994年和1995年的24%和27%骤降至1996年的5%,下滑幅度达20%,实现利润总额比1995年同期下降13.5%,其中不少企业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大庆市消费品市场日渐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26亿元,到1998年已经达到699亿元。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商品流通,对宏观经济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消费品市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1978年到1996年,全市零售网点由1629个猛增到46279个,从业人员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消费率偏低、消费增长率过慢、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低且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农村消费品价格持续走低等方面。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因素很多,但最终都可归结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途径,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4—2015年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数据,采用简单季节模型、乘积季节模型和X-12加法模型,对2016年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得出2016年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季度预测值。通过比较2016年季度平均相对误差和年度相对误差,表明X-12加法模型相比其他两种模型相对误差较小。模型的构建和对比分析将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州市与粤西地区部分城乡日用消费品购买点多类商品价格的调查以及对城乡之间消费品价格差异的比较,分析了农村地区消费品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农村地区消费品价格调控的可行方法和途径,阐述了农村消费品价格调控在农村价格政策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消费品市场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与发展:市场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并创下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福州市消费品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但与先进城市相比,福州市消费品市场规模偏小、名次偏后、差距较大。因此"十二五"期间,福州市消费品市场要抓住国家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缩小发展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中,普遍认为按劳分配的局限性在于形式上的平等,而事实上的不平等。对于这一观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我的观点是: 1.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也是事实上的平等。平等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竞争条件的均等。按劳分配是一种机会均等。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只要是为社会劳动,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按照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就要求社会侧重的应是效率和竞争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按劳分配体现的是一种机会平等,是实实在在的平等,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快速收敛。官方统计报告显示,尽管处于负增长区间,但今年前4个月累计增速比一季度已经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跌幅深于全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超过2个百分点,销售规模与商品品类数量直接相关,可近似推测,可选消费恢复有困难。  相似文献   

18.
浙江商贩文化中“叫卖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叫卖歌是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商品介绍手段;是商品经济发展年代的一种质朴的歌声,是最经济、最通俗、最普通的广告;是商品销售与民间文艺结合的广告词。流传于浙江的各行各业叫卖歌,为我们展示了其内涵丰富的叫卖文化,是我们研究浙江社会、民俗生活和商贩文化的最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结束了“短缺经济”,市场环境由以往的供不应求变为总体上供大于求,即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商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表现为一些商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较多,...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除了占主导地位的按劳分配外,还存在非按劳分配方式,即便是在公有制范围内,涉及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也还有财政补贴、集体福利等非按劳分配因素。那么在按劳分配的范围内,是否也存在非按劳分配因素?我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中也可能会包含一定的非劳因素。这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按劳分配中的非劳因素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按劳分配从而社会经济的影响如何,以及怎样克服其消极影响,这些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