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1983年11月18日的临时增刊,刊载东京大学教授贝冢启明一篇题为《日本金融自由化的特征与政策上的问题》的文章,共五个部分: 一、日本金融体系的特征:七十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在欧美各国已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美国,最近把这种金融自由化当做金融革命来对待。那么,在日本,促进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同欧美国家对比,日本金融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理论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由于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受其影响,专注于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忽视了结构分析。显然,经济结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金融部门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和经济结构转换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忽视结构分析的缺陷,使其难以揭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更深层次规律,这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失败的主因。因此,在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中引入结构分析就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日银)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变革,其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自由化的迅速展开。日本金融管制的放松即金融自由化始于70年代中期,而它的全面展开和迅速发展则是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1984年5月29日日本大藏省公布了由日美共同组建的“日元美元委员会”起草的《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及其互动效应》一书已正式出版(郭连成教授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从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出发,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从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投资自由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潮流,由于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以自由化和国际化为背景争夺优势的斗争日趋激烈,因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美日两国之间由于日本金融实力的急剧膨胀,使两者的金融摩擦不断激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日本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风险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金融自由化期间面临的客观经济环境和我国非常类似,改革方式也和我国一样,采用了渐进式方式,其风险控制是我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最好的参考对象.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面临的风险超过日本同期,应该充分吸取日本的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金融自由化狂潮,不仅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和金融带来全新的变化。虽然各国经济学家对这种变化是福是祸尚无定论,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一变化的确实存在及其带来的无所不在的巨大影响。本文拟就日本金融市场自由化发生的背景、原因,金融市场自由化迄今为止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的诸种影响等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一、日本金融市场自由化发生的背景——金融体制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金融体制的自由化,一是指金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进展主要体现为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打破了金融体系内的行业垄断,扶持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机构。但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大部分结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融自由化是日本金融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正在改变日本金融界的面貌,并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乃至国际金融市场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日本金融自由化始于六十年代后半期,但直到七十年代末进展不大,进入八十年代却加快了步伐,目前已进入高潮期。大藏省甚至把1985年称作“金融自由化的真正元年”。  相似文献   

10.
论WTO金融自由化中的金融监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金融自由化中的金融监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监管与自由化及其多边纪律的关系问题 ,二者有冲突的一面 ,但审慎监管措施不受GATS自由化条款的羁绊 ;WTO有关规则蕴涵着审慎措施标准 ,依此标准对政策进行分析有助于在实践中对审慎措施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1.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董事及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客体,处于公司治理承上启下最为核心的地位.董事及董事会不可能具有独立性或中立性,这是由每位董事与生俱来的身份差异决定的.现行公司法一味强调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而相应的董事选举制度设计并不支持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致使董事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应明确承认不同类型的董事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名选任,并由提名人对被提名人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王越芬  郜娜 《社科纵横》2010,25(10):120-122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政权由一时强大到失去执政地位,退守台湾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党建的失败是其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党的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国民党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方面的失败,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高洪 《日本学刊》2006,(3):32-40
日本民主党作为最大的在野政治势力,十年来一直在日本政治局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4月,民主党因“伪造电子邮件”的政治败笔又经历了一次新的整合,素以手腕老辣、信念坚毅著称的小泽一郎终于走上前台。随后,作为两大保守政党间新一轮较量的千叶县国会议员补选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胜利结束。民主党的变化给日本保守政治局面带来新的波澜,但无论是对于民主党还是小泽一郎来讲,只有主张相对温和与稳健的内政、外交政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局。  相似文献   

17.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11):104-109
历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融合,是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推进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科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交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从整体上关注和审视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因而,通过研究个案的学术史梳理和考察,为不断深入推进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提供新思路。这是不断完善党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自古即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区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 ,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东邻日本即属于此东亚文化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有关日本人及日本文字的起源问题1 ,亦均与中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以来 ,在日本即有“天孙降临”的典故 ,中国则有“徐福东渡”之传说 ,中日之间更有“同文同种”的说法。但迄今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表明 ,从严密的科学角度考察 ,此类记载与传说有些是难以凭信的。至于日本人究竟起源如何 ?国内外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进行了深入探…  相似文献   

20.
元初江南故宋之地,其诗风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宋末诗风的延续,江湖诗风占据主流的位置。其原因则与蒙元统治的逐渐稳固、遗民心态的淡退、江湖诗人群体的依然存在,以及诗歌的发展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等因素有关。其诗风则表现为形式上的偶俪熟俗、风格上的流丽清圆,以及空疏无学、矫激任气,这样一种风气,直到延祐开科取士、诗风崇雅,才有了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