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城市》2010,(1):2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发展的区域经济要求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的限制,区域合作成为区域间经济协调的必然选择。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京津冀正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张继明 《城市》2010,(6):20-24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仍然很猛。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互利共赢,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芃  李长华 《城市》2008,(1):52-54
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滨海新区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是京津冀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腹地广阔.区位优越.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对天津的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天津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臧学英  王得新  牛立超 《城市》2009,(12):22-25
一、依托京津冀的产业发展与布局 京津冀的产业分工与布局呈现以下状态:一是从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上看.京津冀核心城市各具特色。河北省属于资源型地区.采掘业、重加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占优势:天津属于加工型地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优势:北京属于知识型地区.  相似文献   

5.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城市》2009,(12):16-21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快速崛起,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经济增长第三极。2008年,京津冀地区实现GDP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超过9.0%的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6亿美元.吸纳外资占全国的18%。京津冀区域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  相似文献   

6.
一、对京津冀九城市群体定位和分工的现状认识 京津冀九城市是指地处中国北部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的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人口3686万,相当于日本首都圈的总面积和总人口。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1591亿元,国民收入124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17元,人均  相似文献   

7.
张贵  尹金宝 《城市》2015,(5):3-7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形成南北均衡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从区域治理角度就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架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提出通过树立互动合作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区域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方式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近日突然开始急速升温。三地领导人纷纷做出积极表态,表示要携手合作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河北省甚至已经公开了一份设计蓝图,详尽规划了河北在三地一体化中的角色。今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在强调了京津冀的诸多重要意义之外,更是提出要将京津冀协  相似文献   

9.
雾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关民生和发展.当前,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由横向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依然是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空气质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打赢这场环境攻坚战,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协同治理京津冀雾霾,有三个实施维度——调整京津冀产业布局、 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和建立京津冀"风道".  相似文献   

10.
正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协同发展在实践中成功推进之后,新的区域协同发展区也相继开始规划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学界早已提出,但始终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实际推进缓慢,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政策背景可归结为区域生态恶化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开展京津冀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和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