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为人民服务是“官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实际上不单纯是一个政治概念,同时也包含着道德要求。为人民服务,集中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为人民服务理应成为领导干部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成为领导干部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成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核心。也就是说,领导干部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延安时期之所以成为历史上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是与边区领导干部铸就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忠于职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为指导,论述了官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官德建设是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来治理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文化传统的需要,是党和政府长期生存和稳定执政的需要。文章研究与论证了官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政官员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区别于其他党派和政府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要“官德”先行。“官德”建设一要靠法治,二要靠德治,也就是“依法治吏”和“以德治吏”。领导干部讲“官德”,首要的问题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注意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重视以德律己,养德修身。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对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官之德,着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人格品质,真正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官德毁则民德降”,新的历史条件决定着“官德”内涵的阶级性和特殊性。具体地说,共产党人的“官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合作的社会调查结果证明,广大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在降低,干部问题的确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干部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1)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人民争利”。(2)有相当一部分干部不能与中央保持一致,不能自觉地维护中央的权威。(3)有相当一部分干部不能尽忠职守,职业道德水平在降低。要提高广大干部的素质,就一定要把官德建设放在精神文明建设首位。一定要讲政治,并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联系在一起;一定要大力弘扬官场的正气;一定要对政府官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6.
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稳定压倒一切”。作为“后发型”国家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伴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官德缺失、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最大问题。官德缺失会造成执政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破坏稳定的群众基础 ;危害经济建设 ,阻碍和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严重毒害人们的思想 ,败坏社会道德风气。保持社会稳定 ,必须坚持“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强化官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活动的根本道德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分国家公务员对此却存有某些糊涂认识,以为为人民服务已经过时了、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了。对这种糊涂认识必须澄清。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更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广大公务员应成为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表率;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光荣义务和责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务员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一贯要求,具有政治的严肃性;只有坚持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才能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强调服务性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不仅不能变,而且应该结合新的实践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道德建设,“官德”先行。官德教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的官德教育既是传统的,又是发展的;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明确官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当代官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伦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深入实践,官德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官德(干部道德)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引进有价值的成果,其中由中南大学李建华教授撰写的《中国官德:从传统到现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在吸取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现实,对官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官德研究的拓新之作。该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理论基点新颖。关于干部道德的书籍和文章并不少见,但有新意和创见的很少,尤其是在学理上有深度…  相似文献   

10.
道德建设,"官德"先行.官德教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的官德教育既是传统的,又是发展的;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明确官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当代官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应当与党的政治生力相伴始终,这是毫无疑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怎样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是或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美色.核而这几年,为人民风务*神被江些领导干部丢掉了,甚至残留了.人民呼唤为人民服务精神,我们党恩里为人民服分的干部.弘扬为人民服务稽神是发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根据有以下三点:一、关心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是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12.
官德是关乎国家兴衰、政权得失和人心向背的重要因素 ,官德建设历来为统治者所关注。从道德的他律与自律的辨证关系入手 ,认真分析和探索加强官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同为人民服务的关系,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根据,市场经济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客观一致性是实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条件,前者主导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方向,后者为之提供客观依托。要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前者引导后者,后者支托前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形成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决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因此,每个党员和党的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并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①是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基本的…  相似文献   

15.
官德先行: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被各国政治家称为“政治之癌”,如今,在我国官员腐败行为已成了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江泽民总书记曾郑重指出:“腐败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本文试图从历史层面,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论述官德建设是道德运行的根本,新时期道德建设与其进行大规模的声势浩大的民德建设,不如官德先行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官德规范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必须在道德建设方面上一个新台阶。由于官为民之表率,所以搞好公民道德建设要先搞好官德建设。官德建设的基础是官德规范机制的建设,包括: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官德规范,并按照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原则把官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法律化,同时建立一套能将官德规范迅速贯彻到官员中去的道德内化机制,一套能促进官员自觉遵守官德规范的道德激励机制,一套有制约力的道德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的义利统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与利的统一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邓小平一贯主张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既重利又重义,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这是邓小平科学义利统一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著名的“七一”讲话中告诫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江泽民同志的上述讲话,不仅是对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共产党人为政公德提出的标准。  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为政公德的最高准则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工作。作为处于执政地位的政…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儒家的政治哲学,《贞观政要》之官德以人性、人格和人文三重伦理向度为其形成的内外机制。其中,人性论和人格论构成官德的内在生成机制;由君德决定的人文政治伦理环境形成官德生成的外在动力机制。这一官德生成思想既具传统儒家政治伦理的德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之共性;鉴于贞观政治之特殊性,又具有实践性与普遍性等特点,从而赋予贞观官德以独特的历史魅力和现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魏彩霞 《晋阳学刊》2006,3(3):61-65
为了实现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孔孟儒家非常重视对官德问题的探讨,在提出丰富的具有积极意义思想的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内在缺陷:官德修养上的道德精英主义,造成民众社会监督机制的缺乏;官德修养上的道德绝对主义,造成重德轻才的失衡;官德修养上的道德理想主义,造成实际道德的虚无;官德修养上的道德宗法主义,造成人情政治横行;官德修养上的道德义务主义,造成外在法制规范的的缺失。挖掘儒家传统官德思想中的缺陷并寻求解决之道对于今天的官德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