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南京的代表、委员为国家发展、百姓利益积极建言献策,圆满完成了百万南京人民的重托。那么,在本次两会上,我们的代表、委员提出了哪些关注发展、民生的务实建议?本期我们选摘了部分人大代表的建议,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成为各地方媒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可见,从关注百姓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到引导社会公共生活,从小民生意识到大民生概念,民生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广泛与深入。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民生新闻的社会效应呢?  相似文献   

3.
突出关注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特色之一。那么,南京市卫生系统将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破解民生第一难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本期我们特邀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市卫生局党委书记陈礼海,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市卫生局长陈天明为我们精彩撰文。  相似文献   

4.
人性尊严:作为民生之本的宪法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尊严、不羞辱是人性尊严的具体体现,人性尊严是宪法权利的基本内核。民生之本首先在于人应该有尊严地生活、工作。没有尊严便谈不上民生。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必然要求我们的宪法应当给予人性尊严以应有的基础性地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百姓点题】 怎样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设今年能不能有更大发展?如何让群众买得起房子?这些问题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关注,也成为各界群众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报道读者关注的社会新闻?作为报纸,要摈弃低级趣味的煽情、刺激的手段,应全面准确反映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新闻的教育功能,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并形成报纸自己独特的角度、见解和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民生坚定信念的有力体现。该文从历史的视野提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历史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并用大量的史实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党和国家永恒的奋斗目标,作为执政之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8.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工作千头万绪,究竟从何人手或者说首先应该抓什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根据中央提出的这一基本思路,以及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实践,我认为,社会和谐,民生当先。必须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一个职能与百姓生活、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基层单位,是如何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地服务群众、赢得口碑的?建邺区房产局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注民生、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王一方 《市民》2007,(5):1-1
医学关涉民生,大家都有理由来关注。如何关注?出现了分歧——视角不同,姿态各异。道理很简单,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动物,是“东西”(具有物质性,由蛋白质、脂肪、水等物质构成),又不是“东西”(超物质性,人是万物之灵,  相似文献   

11.
陆仁权 《中华魂》2008,(8):51-52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中心话题。西柏坡精神就饱含着党的关注民生的传统和精神。今天,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大力弘扬和实践西柏坡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十二道民生“考题”,成为今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从前苏联解体看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民生问题,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通过对前苏联解体的历史事实的分析,认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执政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晓华 《社区》2014,(21):20-21
在吉林省敦化市的渤海街有一个民生智能服务中心,省内的许多县市都知道它,都来参观学习。那么,民生智能服务中心是怎样得到人们认可的呢?  相似文献   

15.
从"权利—义务"范畴来考察民生,我们发现民生关注所有人的生存、发展,这意味着民生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需要国家履行的义务而统一于法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中,因而具有深刻的法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对民生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的基本内涵、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民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现代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寻求民生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进行回溯和总结,由此感受到民生思想是以民为本执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清晰可见的大政方针中折射的民生亮点,令人振奋。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里,让我们重温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18.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该用一双机敏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如何写呢?选材是重点。我们身边可关注的东西多着呢!比如:铺张浪费,污染严重,家长溺爱孩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创新的重大任务。新的一年.我们要积极贯彻党中央的部署.积极探索服务经济发展与关注民生相统一的机关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为“保增长、促发展、重民生、强党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今年也注定是令人关注的一年,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管理领域都注定了它的不平常。远未结束的经济危机,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人力资源,要不要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臀理方而思考些什么?我们现在和将来即将或已经丽临的新问题是什么?又需要我们如何积极应对?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