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解决国有资产在其整个运动过程中责、权、利统一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明确界定国有资产产权是关键之所在。要明确界定国有资产产权,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国有资产产权实质,然而这却是一个久论不决的问题。国有资产产权的实质是什么?这里仅从“产权”和“国有”两方面进行再分析。一、一般产权问题分析我国经济学界在产权问题上长期众论纷坛,产权与所有权、经营权的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我们知道,产权、所有权、经营权都是关于资源运用权利的不同界定,并且它们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关。因此,我们认为从…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营企业制度的改革(下简称改革),我在1988年发表过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主张改革思路应为“对大型和有关国计民生的中型国营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将其余国营企业包租卖转使之成为集体所有制法人。”(《也论法人所有制》《中青年经济论坛》1988年第4期),二是对两权分离作了新的解释:“两权分离是所有者经营者主体及其职能的分离,不是所有权派生出经营权。”(《论所有权能的单一性》《广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因此,“国营企业经营权是而且必须是一种独立的法定经营权”(《论法定经营权的独立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在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中说:“《阿Q正传》是一篇好小说”,劝我们“好好地看看”,并且又精辟地论述了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那一章,深刻指出在不准革命这一点上,“有些人很有点象假洋鬼子”,谆谆告诫我们要记住历史上王明一类不准革命的假洋鬼子损害党、破坏革命的严重教训。毛主席的教导使我们更进一步认清了王张江姚这些大野心家、大阴谋家的反动本质和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4.
冷素辉同志的《试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载《社会科学》1984年第9期,以下简称“冷文”),比较系统地剖析了“继续革命论”的错误实质及其危害性,读后颇受教益。但是“冷文”认为“继续革命论”是康生、陈伯达之流“制造和宣扬”的“反革命理论”,则是不正确的。因为: 一、“继续革命论”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5.
实行开放,加快四化建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列宁在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明确地说,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也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由此可知,革命导师们都是主张开放,反对闭关锁国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 《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刊登了匡萃坚同志写的《马克思和“不断革命论”》一文。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只是一个“鼓动性的政治口号”,是一个“三言两语”的“内容贫乏的理论”,“它没有被证实”,“是一种失误”;它本身的“缺陷”,使它“没有能划清极左派和马克思派的界线”,它“很快就被马克思抛弃了”。对此,我认为是值得讨论的。作者否定“不断革命论”是马克思的理论,其  相似文献   

7.
产权论的核心是“产权明晰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超产权论的核心是“市场竞争激励是提高绩效的关键”。我国理论界依据产权论和超产权论对国有企业的分析,虽然都抓住了问题的症结,但其改革的路径依赖不具有可行性,因为我国转轨经济中不具备其各自暗含的前提条件。产权改革不能脱离有效的市场环境,否则产权界定成本不能补偿,产权结构不能优化;市场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有效的产权制度,否则市场环境的有效性和信誉不可能真实,市场竞争的激励功能不可能发挥。本文认为,以公司治理的完善为核心,将产权结构优化和市场环境完善协调推进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8.
熊权 《云梦学刊》2009,30(1):5-9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李何林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左翼文艺研究和鲁迅研究两个方面。他的《中国文艺论战》、《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仍是当今学界现代文艺思潮研究不可忽略的出发点;他的鲁迅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结合,堪称建国后鲁学“正统派”的代表。对李何林而言,革命经历影响学术选择,学术方法、理路体现革命信仰和斗争思维.我们要从“革命”与“学术”的交融来理解其现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创新 ,首先应实现解读模式的根本突破与重大创新 ,即要突破“以苏解马”、“以恩解马”、“以黑解马”、“以费解马”和“以海解马”的传统解读模式 ,依据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文本 ,采用“以马解马”的新模式 ,真正揭示马克思哲学革命在人类哲学史、认识史上引起的划时代变革。为此 ,我们必须重新解读最能代表马克思哲学革命原生形态实质的四部曲 :1 844年《巴黎手稿》中的《黑格尔论纲——实践观论纲上篇》;1 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 ;在《资本论》逻辑上做出《辩证法》体系的哲学构想 ;马克思前后期对自己新哲学的两次命名。这样才能实现 2 1世纪的哲学创新和哲学观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走到今天,似乎一切措施都已用尽,而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仍然十分低下。龚益鸣在《经理革命论》中,通过探讨历史上的经理革命及其意义,特别是国有企业经理革命的内容,指明只有通过经理革命及其系统的制度构建这个至关重要的行动,国有企业才能最终与市场对接。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整体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作者认为企业制度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整,要实现经理革命,推行企业家资源的市场交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本期刊发的葛荣晋《朝鲜实学的“近代指向”及其现代研究的转换》一文认为,朝鲜后期资…  相似文献   

11.
《新民说》是梁启超 2 0世纪初发表的以“新民”为意旨的文章结集 ,内中集中体现了他的伦理思想。在《论公德》等章节中 ,梁启超对旧的礼教纲常进行了批驳 ,力倡“道德革命”之说 ,充分意识到伦理道德在文化更生和转型过程中的深在效用 ,直开五四先声。但在《论私德》等章节中又对自己的“道德革命”论进行了自我消解 ,他的犹豫正体现了近代士人伦理嬗变的艰辛。在《新民说》中 ,梁启超始终贯穿了一种道义论的伦理关怀 ,对德育与智育的不平衡发展深表忧思 ,极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根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在“九五”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探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时,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产权论;一种是管理论。由此,产权问题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为了搞好关于产权问题的研讨,我们拟定了三个题目,每次(期)研讨一个问题。这三个题是:①关于产权基本理论;②我国产权、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问题所在;③解决我国产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欢迎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革命的群众论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哲学思想有三大支柱,即实践论、矛盾论、群众论。毛泽东亲笔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光辉著作,他虽然没有写过一本名叫《群众论》的著作,但却从解决政党与阶级、领袖与人民、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一整套群众论思想。这些思想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鲜明的“革命”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思想史和现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毛泽东的哲学名著《实践论》和《矛盾论》走过了六十年的不凡历程。六十年来,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哲学思想也有了巨大的进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和矛盾理论比较六十年前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这就提出了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写出“新实践论和新矛盾论”的任务。毛泽东本人在本世纪60年代初曾经说过:“……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这几乎可以看作他的一项理论遗嘱。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执行了这项遗嘱,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挥,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发展了毛泽东“两论”的基本思想,为我们写作“新实践论和新矛盾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这项写作任务,是我国哲学界共同的任务;也许必须经历一个大家都来写,然后集中成为一部与毛泽东的“两论”等价的科学著作的过程。乘纪念毛泽东“两论”写作六十周年的时机,把我的基本想法写在下面,以就教于我国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首次提出了国营企业改革实行“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开”的这一具有战略性决策的原则。自此,“经营权”这个耀眼的概念,成了我国学术界、企业界乃至政界人士争鸣的热点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许多民法学、经济法学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潜心投入对此问题的研究,并发表了不少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最近,笔者有幸读到覃天云主编的《经营权论》一书,便是其中一个颇有创见性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经营权的专著。纵观全书,其鲜明的特色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个说法:太平天国革命沉重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缩小了世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市场,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此,笔者试就管见所及,提出粗浅的看法。(一) 持上述看法的同志,往往是引用经典作家的两段话来论证这个问题。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文中曾写道:“中国革命大概将给大不列颠的社会经济状况以一个致命的影响”,因为“据最近从广州传来的消息说:‘起义逐渐普及全国,使商业有全部消灭的危险’”;二、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写道:“……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在这两篇文章中明确讲的是:中国革命将破坏正常的商业贸易,使英国在中国的市场缩小,从而促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国营企业改革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探索所沿顺的三种主要思路即“外部环境论”、“两权分离论”、“财产股份论”都无法绕开产权与控制这两个企业体制最基本要素的问题,致使企业改革陷入困惑之中,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改革思路以求推进我们的国营企业改革。 协同改革论基本概念 目今企业改革面临的困惑,是由于我们没有系统地认识企业产权与相应的控制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从产权关系与控制制度的一致性上把握改革的进程。“外部环境论”及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贾保文教授和宋美华副教授撰写的《打造中国资本市场的“产权板”——天津产权市场发展与创新研究》(以下简称《产权板》)一书,立意深远、结构严谨,颇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如下几点,尤其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读常修泽教授的新著《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夏慧玲被香港《经济导报》誉为“对产权问题素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的新著《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作者承担的国...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44-250
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列宁确实提出了单独一个国家(俄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政治革命胜利的"一国首先胜利"论。在列宁看来,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整进程之中,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可以划分为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和夺取政权后的社会革命两个阶段。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性质的科学辨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