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反义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语言表示反义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汉语、藏语和英语3种语言的反义词进行比较研究,汉藏语与英语反义词在词形和构词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汉语和藏语以词根反义词为主,而英语兼有词根反义词和派生反义词。汉语和藏语语素的单音节性使汉藏语的反义词体现出比较工整的对应关系;英语则具有极强的派生构词功能,大多数反义词之间有明显的形态关联。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反义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曾在一篇论文里(《古汉语研究》1989年1期),以商代甲骨文为主要依据论述了先秦反义复合词产生的有关问题。本文则力图揭示产生这些反义复合词的基础,列举大量例子论证同见一辞或对举是甲骨文反义词的一种分布规律,而连用对举则是甲骨文反义词走向复合的直接过渡形式。同时,本文还论述了甲骨文反义词的形体标志问题,指出甲骨文的形象性较强,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对某些单音节反义词的相同义素和对立义素能起图解作用。后来汉字形象化特点减弱,反义词形体标志式微。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同义词的确定及辨析问题——兼论《荀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词的形成原因@黄晓冬$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相似文献   

4.
前人多笼统言说《韩诗外传》与《荀子》之间的诗学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以《韩诗外传》和《荀子》所用之“诗”较多相同为证据,推论二者在《诗》传上之关系等问题。而通过对《苟子》与《韩诗外传》在同一语境下用《诗》情况的微观考察可见,《韩诗外传》用《诗》与《荀子》大异而小同。同时,就著作目的而言,《荀子》为立说而用《诗》,《韩诗外传》为解诗而引事、引理。而就具体每一处用《诗》来说,《韩诗外传》与《荀子》类似,体现出以诗证事、以诗证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同义词所具有的共同义位的数量、共同义位的类型、一组同义词中的方言词情况这三个角度对<荀子>单音节同义形容词进行分类,可知大多数同义词都是在各自的引申义列上有"点"的重合关系,单音节词的词义相同,最主要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从对多组同义词的意义关系的探讨,我们看到,两组同义词的意义之间如果有相反关系、推演关系,这样的两组词的成员也比较容易构成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6.
从引诗的角度全面考察汉四家诗与荀子的关系:《毛传》趋同荀子,另一方面亦异于荀子,并且只是借鉴荀子诗说。《齐诗》与荀子的关系,今人论及较少。通过考辨可知,《齐诗》亦趋同于荀子诗说。经学史与文献上都有证据可以证明今文鲁、韩二家同于荀子诗说。基于此种现象,则应着重把握它们之间并不齐一的一面。总的结论是汉四家诗与荀子之间的借鉴与被借鉴的关系,既不应否定,也不宜夸大。  相似文献   

7.
《史记》与《荀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与荀子之间虽然不存在所谓的师承渊源 ,但由于《荀子》是儒家的重镇 ,所以司马迁必然要研读《荀子》 ,从文字上就可以看出《史记》与《荀子》之间有着紧密的学术联系。《史记·礼书》与《荀子·礼论》互有异同 ,《史记·乐书》则与《荀子·乐论》观点相通 ,《史记》在法后王、自然人性论、富民重民等观点上对《荀子》有所吸取  相似文献   

8.
试析《商君书》单音节反义关系实词依存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词在先秦专书文本中的存在位置和依凭方式是语义在具体语境下的直观折射 ,是揭示语词内在蕴涵和判断语义相互关系的最根本的有效方式 ,对古代共时词汇类聚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当前 ,对共时词汇类聚在专书中依存方式的研究多以同义词为主 ,本文拟以上古反义词为重点 ,以先秦经典《商君书》为对象 ,对《商君书》文本中出现的单音节反义关系实词的依存方式从反义连用、一般对举、四字对举、交叉反义、颠倒反义及“而不”式六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英语反义词的分类较为复杂,因而大多数涉及到反义词的研究偏重于二项对立关系的分类及语义特征。本文依据《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对反义关系的分类以及语言学家Lyons对语义对立关系的分析从单维度和多维度两个方面阐述了英语反义词非二项对立关系的分类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关系的研究,发现《国语》原文显示单音节实词同义关系的格式主要有三种,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同义关系的形成格式,本文发现“非语言系统因素”和“语言系统因素”是《国语》形成词语同义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献中经常提到层级性反义词和关系对立词的语义标记性。本文分析这种特性的两种状态:有标记性与无标记性,以及这种特性在这两类词中的体现,着重指出:语义标记是一个程度变量,在常态下,反义词的标记性大于关系对立词的标记程度。文中还就这种差别给出了功能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明确反义词定义及判定原则的基础上,统计出《韩非子》中反义形容词共153组。然后从义位角度对其语义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归纳出四种对应关系,并得出结论,《韩非子》反义形容词对应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3.
反训所指的来源,主要是晋至1711年间<尔雅><方言>中有关词条的郭璞注及其再注释.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反训所指的认定不断地出现分歧意见,以致于引起争论.解决这些争论的途径是:分清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所指,站在当代语言学的高度对其进行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反义关系是语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义关系,反义词对则是语言中意义相反的或相对的能体现反义关系的一对词。本文对汉语反义词同现现象进行研究。认为汉语反义词频繁同时出现在以下三种结构中:反义合成词,特定短语结构和习语。本文同时探讨了汉语反义词同现现象的哲学构词法及美学理据。  相似文献   

15.
反义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示相反的意思.涉及语义基本关系,是学习、理解和掌握语言的重要方面.反义词分别位于语义轴的两端,具有相反的语义特征.是相互否定的.新出现的反义词是在特定语义标尺上相互对立的成对词,它们经常发挥并举功能和辅助功能.每一次反义词的分析只能分析一个语义连续统一体,并确定分析对比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反义词不平衡现象及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反义词在使用中地位不平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这种现象的类型,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论英语词汇中的反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英语词汇中的反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商代金文是与甲骨文共时的语料,与甲骨文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详细考查商代金文资料的基础上,对商代金文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9.
俄语是对维吾尔语产生较大影响的语言,其影响在伊宁话中尤为突出。俄语对伊宁话的积极影响是丰富了词汇,发展了同义词、反义词、并义词,而消极影响:一是造成了借词泛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伊宁话纯洁度下降;二是人为加快了词语更替,影响了词汇稳定性;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伊宁话的构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