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宋红娟 《社会》2022,42(6):107-131
费孝通的社会理论在社会结构方面更受学界重视,而其中的情感维度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试图在费孝通早年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视域中,梳理他有关“桑梓情谊”与“亲属情谊”“乡土工业”“村镇地方团体”之间关系的探索和讨论,进而呈现费孝通社会理论中对于情感的重视。 在费孝通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为基础来嫁接西方现代技术,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有效过渡。 在此过程中,他尝试将既旧且新的“桑梓情谊”阐释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情感基础。 文章认为,“桑梓情谊”表征并构造了本地的根源与大社会的流动以及地方与国家的人际关联, 是理解费孝通社会理论之情感维度的关键,对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社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沈雪生,王慎非社区建设,就是政府领导下,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资源,依靠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形成社会合力,创建“经济繁荣,教育普及,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社会安定的全面发展的文明社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坚持运用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3.
社区形象的好坏反映着一个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高低,加强社区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应该把社区的形象工程建设摆在重要日程上。社区形象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形象;社区政策、管理形象;社区窗口服务形象;社区群体形象等。文明社区基础设施形象建设社区建设首先需以基础设施等硬件作为载体,而基础设施形象主要措硬件资源的配置优化组合度,如住宅、绿化、环卫、交通等设施的统一规则、最优组合。目前,我国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大量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已在逐步分化。计划体制下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完全性组织”逐步解体。首先表现为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接着是城市单位体制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要应对一体化组织的解体,必须重视各功能性组织的重建问题。社区发展的核心是社区组织计划体制下的我国城市,以国家为中心派生出“单位”和“社区”两个社会系统。“社区”相对于单位系统来说是边缘社会。它是生产的“后方”,职工生活的所在地。显然,单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办社会。学校办社会。机关办社会将成为过去,企业剥离和政府转移的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历史地落到了社区,其重要性在加快改革开放和促进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已日益迫切地体现出来。社区建设——城市基层工作发展方向社区建设涉及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在健全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强县壮区”战略实施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首先,加强社区建设在破解城市社会矛盾和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转轨变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单位制解体后,在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实践中,“控制”命题已经逐渐让位于“利益整合”命题.代表“国家”的制度化行政管理网络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利益分化,这使基层社区权责型参与者之间产生了行动不一致.代表“社会”的居民或居民自治组织也并非是完全团结的,相互间的利益冲突常使“社区自治”陷入需要权责型参与者重新介入才能达成的尴尬境地.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秩序建构中的“悖论事实”要求我们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与理论都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这种地域性的文化所体现的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学习、娱乐等交往活动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共同的文化感知和体验。社区文化建设在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全国大规模社区文化建设之时,宜昌市已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的活动,创建了一大批文明社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新媒体以强劲的发展势头速度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笔者就宜昌市内岳家冲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新媒体时代宜昌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从大概念上讲,是包孕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全部,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诗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十分诱人而又难以说清的题目。难以说清的原因是“现代化”的内涵模糊不清。尽管如此,客观的事实是新诗确在走向现代化。因此我们可以避开“现代化”的概念而着眼于事实,即新诗正是在面向世界的开放中朝着同现代生活、同现代汉语、同世界诗潮一致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新诗在开放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新诗现代化,包含观念和艺术两个层面,本文所谈的是艺术方面,主要是诗体形式、抒情方式和语言特点三个方面。一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一个短暂的不成熟的近代化过程。中国古典诗歌像一条衍生不息的长河,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政社分工与合作:中国社区建设体制改革创新的根本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单位制社会的解体,是中国社区建设得以开展的深刻背景。现行的社区建设体制,本质上属于政府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内部的行政权力与职能重新分配的结果,并未改变“政社不分”的传统社会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该体制已难以承担社区的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制度角色。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于,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积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努力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分工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11.
张庆  陈燕 《社科纵横》2011,(9):44-46
现代信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心理问题已成为了一个严重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社区服务中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心理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个体、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理解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构建社区生态型心理健康服务的教育模式,可以成为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为创建文明社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山 《探求》1998,(Z1)
当今的中国,存在着两大社会现实:一是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厂是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面对经济、社会的转型,文化建设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一、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  相似文献   

13.
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主题和重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将是今后牵动全局的一项工作。现在,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大部分需要依托社区来承担。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和城市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滞留在社区,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老龄化趋势加快,这无疑使社区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必须采取“高招”改变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居民委员会现行的运行机制,重新构建社区管理体制框架,充分发挥社区在城镇社会保障、发展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及…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体系加速变化,整个社会处于加速转型之中。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城市社区建设在社会体制的加速转型之中兴起,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却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着角色定位不准确,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应该由主导性向公共服务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地处闹市中心的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是上海创建文明杜区10个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静安寺街道党工委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创造性地把狠抓社区居民楼组的文明建设,作为建设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由点与面,自下而上,扎扎实实地推进了整个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街道850个楼组中,已创建“文明楼组”180个,“五好文明家庭”1000户,“文明户”9126户。在此基础上,先后创建了“愚谷”、“长华”、“常乐”等3个市级文明小区、6个区级文明小区,整个社区文明建设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他们主要发挥了文明楼组的3个作用。1.生活…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建设和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工作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学校,面临着观念转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困境,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在转型期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以职业化为导向,以《社区工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建构从“知识为本”、“能力为中心”到“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正在江苏镇江的城市和农村,由点到面,逐步推开。什么是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进程的加快,社区问题或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本世纪50年代,从联合国倡导社会发展面向社区以来,社区作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与归结点的观  相似文献   

18.
在邓水平理论与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结合本地实际,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这个总体要求下,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新明社区。有了…  相似文献   

19.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泰达)自2001年启动社区建设之初即坚持高起点、高起步、高标准原则,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基层社会管理经验,坚持“大部制”、“扁平化”的两级管理体制,不设街道办事处,由城市管理局负责对社区的管理。减少了行政层次,催生了社会组织,提高了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0.
浅谈邓小平的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仁武 《探求》2000,(2):4-7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千方百计希望保持自己社会的协调发展。邓小平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从实践运作的层面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当前认真研究这一理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在21世纪健康发展。 一、邓小平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协调问题的讨论首先是自然辩证法和系统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