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近代历史时期是中国现代化的酝酿和尝试阶段,那么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现代历史时期则是中国现代化的正式启动阶段。现代化的跨世纪主题和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这一历史时期获得了辉煌的展现和胜利地推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引导中华民族探索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功。这种历史性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开辟了通过革命化手段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对现代化理论新形态进行了积极性探索和建设性构想,分别从现代化前提和现代化本身两个方…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毛泽东同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振兴中华,把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强大的现代化国家,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和一切爰国的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从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立志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而奋斗,到他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毛泽东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艰辛探索,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方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实现现代化 ,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历史愿望。毛泽东、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先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 ,江泽民对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一、毛泽东的“两步走”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 ,怎样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宏伟志向。早在1 95 3年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行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人寻求国家发展道路的历程浓缩着西方国家三四百年的历史。“五四”一代面对着苦难深重的中国社会 ,以为“西方化”是世界之潮流 ,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毛泽东“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构想和实践终结了晚清以来的体用之争 ,但毛泽东后来对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的特别强调 ,又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和灾难 ,毛泽东后期的“四个现代化”理想还较多地停留在技术、物质的层面上。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把精神文明纳入到现代化的内容中 ,勾勒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国家发展理论趋于成熟。处于后现代化世界背景下的中国 ,在 2 1世纪则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要重视经济增长 ,又要不忽略人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以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 ,又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国情出发 ,正确地选择并始终不渝地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确定了由最初的“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巨大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继承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现代化思想 ,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 ,特别是现代化对…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它对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过被“神化”到“人化”的历史命运,毛泽东从被诋毁到“重返人间”,在一定意义上映照了特定的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心理,表达了特定的人们对毛泽东的思维走向和情感倾向,表征了特定的人们的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纲领在当代经历了如下的演变: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水平”,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民主”到“政治文明”,从“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新模式。这些演变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其特点,也反映了它的内在问题和下一步的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起,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中力量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要把国民经济纳入持久的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的轨道。调整国民经济,调整是关键,出路在改革。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必须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相应的体制。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要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和“大计划,小自由”。  相似文献   

10.
矛盾学说是毛泽东辩证法的核心和精华,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杰出贡献。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特色理论”)全面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其中对毛泽东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尤为突出。值此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和阐析邓小平“特色理论”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特别是矛盾学说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加深理解“特色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而更好地掌握和坚持“特色理论”,促进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深入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