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程千帆、程丽则父女和沈氏亲属所提供的翔实材料,学界对沈祖棻生年的界定有误。沈祖棻《自传》所写年龄乃因个人原因而少填两岁,程千帆力主“还原历史”,应予尊重。《沈祖菜年谱》中的纪事也需要作必要的补充。《沈祖菜的文学生涯》一书中所作的记述,有欠准确之处,需要澄清,力求真实。沈祖菜最可贵的品格是对祖国、对事业、对亲情和友情的忠诚,处险不惊,志浩行芳,是知识女性的典范。最有价值的是她的诗词创作,堪称史诗。  相似文献   

2.
沈祖棻是李清照之后最杰出的女词人.从女性词史的角度说,<涉江词>是<漱玉集>之后最好的女性词集;从新文学传统的角度说,沈祖棻词较当时同辈词人多了现代性,却少了沉郁;从学人词的传统角度说,20世纪词家,大多受清代学人词传统影响,与同辈两位女词人吕碧城、丁宁相比,沈词最见学养.  相似文献   

3.
沈祖棻的历史小说<马嵬驿>以一种反传统的逆向思维和鲜明的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得出了与众不同、震撼人心的结论,揭示出被遮蔽的历史真相,这一深刻的思考和审视的过程在其细腻优美的艺术描写中得以生动地展现.  相似文献   

4.
沈祖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杰出的女词人。她不但有精微深透的词学理论,而且有当行出色的创作实践。她不但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形式,而且善于写新诗、小说和散文。她的词作,为我们运用传统形式表现现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词这一传统文学形式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沈祖棻一生所写的词均收在《涉江词》中。就其内容、形式、技巧和风格来说,其题材  相似文献   

5.
正声诗词社成立于1943年,以1944年秋为界,其活动分为前后两期.正声诗词社社员词作或反映时局之动荡,或抒发对故园和亲友的思念,表现出强烈的尊体观;同时,重比兴寄托,标举"雅正沉郁"之风.正声诗词社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彰显了沈祖棻对诗词结社活动的坚守,纠正了新文化运动的偏颇,有利于社员学殖的增长,延续了师道传承的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6.
沈祖棻评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书香名媛江南才女——青少年时代的沈祖棻姑苏自古多才俊,秀丽的风光,勤劳的人民,哺育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文学家。当代词人、江南才女——沈祖棻,就诞生在这里的一个书香之家。先生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原籍浙江海盐,迁居苏州已有几代。一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生于大石头巷本宅。这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世家。祖父守谦,号退安,是书法家,和侨居苏州的文士吴昌硕、朱孝臧等都有交  相似文献   

7.
沈祖棻先生的逝世,引起她的亲友、学生和读者的悲悼和怀念。沈先生的著作除早期新诗被辑为《微波辞》于一九四○年在重庆出版外,均由程千帆教授在近年陆续整理出版,计有《涉江词》、《涉江诗》、《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古诗今选》等多种。今年是沈祖棻先生诞生七十五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当代中国的杰出女诗人、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和我们的好老师,我们特选刊她的部分旧体诗词,以供学习欣赏,并发表中文系吴志达副教授、历史系李涵教授的纪念文章,以寄托我们的深深哀悼。  相似文献   

8.
潜社是存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吴梅主盟的词曲社团。除男性词人外,龚慕兰、周惠专、濮舜卿、翟贞元、盛静霞、梁璆、陶希华、沈祖棻等女词人先后参与。潜社断续存在十余年,前后分为三个阶段。吴梅构建了一种以高校课堂教学为主体,社团创作指导为辅助,课外私下传授相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词学教育新范式,这种教育既注重系统词学理论的传授,又重视创作实践的指导。吴梅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已呈现出现代教育中去性别化的特质。与此同时,以沈祖棻为代表的潜社成员在走上教学岗位时,通过兴趣引领,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指导,完成系统化的词学理论知识、创作技能和创作精神的传承,她们成为了这种新的词学教育范式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一批女作家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努力.其中庐隐与石评梅小说的自叙传色彩浓重,第一人称、书信体、日记体小说比重大,是新文学以及现代女性文学发生时期的重要特征;沈祖棻的历史小说女性意识强,构思独到;张兆和的白话小说风格纯美.她们的创作都为后来的女性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女作家的创作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白话文学的成熟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沈祖棻先生,一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苏州,一九三四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一九三六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先后在成都金陵大学、华西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任教。一九五六年起到我校中文系执教,垂二十年之久。沈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表现了对文艺的酷好和杰出的才华。在中学读书时期,一方面从事新诗和短篇小说的创作,一方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在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曾发表一系列富有奔放的热情和飞腾的想象的短篇历史小说。她在这一时期的新诗也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其中几首,曾被作曲家谱成歌曲,广泛流传。三十年代初进入中央大学后,沈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日益精深,旧体诗词的创作才能尤为显露。在大学时代,她的词就受到著名文学家、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汪东教授的特别赏识。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沈先生和与她志同道合的同窗、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文学史家的程千帆先生避难屯溪,并在那里结婚,继而流亡西南。八年抗战,沈先生阅尽人间不平事,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她把自己的悲愁、苦闷、忧郁和愤激一一填入词中,表达了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独特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山河破碎、家国兴亡的历史情景。对沈先生来说,这是一个词的丰收期,也是词的创作艺术的成熟期。汪东先生给这些词以高度评价说:“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这些词奠定了沈先生在当代词坛上的杰出地位, 解放后,沈先生基本上放弃了词的创作而集中精力于大学教学。她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教育青年;以严谨细密的学风致力于古诗词的研究;以独特的体会和精微的鉴赏力对古典文学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深受教益,也因而获得学生的赞扬和爱戴。在“四人帮”横行的十年间,沈先生象许多正直无辜的知识分子一样,遭到难以言说的摧残。在“文革”结束的一九七六年,又由于“左”的政策余波未泯而导致退休。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七日,沈祖棻先生在从上篖角追祷冂筚ど皆⑺耐局胁以獬祷?不幸逝世, 沈祖棻先生的逝世,引起她的亲友、学生和读者的悲悼和怀念。沈先生的著作除早期新诗被辑为《微波辞》于一九四○年在重庆出版外,均由程千帆教授在近年陆续整理出版,计有《涉江词》、《涉江诗》、《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古诗今选》等多种。今年是沈祖棻先生诞生七十五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当代中国的杰出女诗人、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和我们的好老师,我们特选刊她的部分旧体诗词,以供学习欣赏,并发表中文系吴志达副教授、历史系李涵教授的纪念文章,以寄托我们的深深哀悼。  相似文献   

11.
沈祖棻是二十世纪富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型女性作家。晚期旧体诗的创作是把诗歌当作苦难人生的精神支柱,亦是一种个人化的写作,同时在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空前杰作的《早早诗》中成功作到“旧瓶新酒”、“深衷浅语”,创造性地运用旧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是其一生文学创作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论沈祖棻诗词创作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祖棻的旧体诗词创作不仅追求语言、音韵、境界的美感,而且更突出追求与新时代新生活相契合的古典与现代的谐和美。这说明一切优秀的古典艺术形式,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永葆其鲜活的生命,同时它必须在保留本色的同时,又自觉地融入现代,这样的古典美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3.
一、“唧唧”辨正此诗首句“唧唧复唧唧”,各家解释大致有两种。一是解释为叹息声。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程千帆、沈祖棻编注的《古诗今选》,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皆主此说。二是解释为织机声,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  相似文献   

14.
吕振羽的诗从一个历史学家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也反映了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爱国情怀、历史智慧和感情世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和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端棻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贵州籍大员,他的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端棻思想的形成及转变是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与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合力影响的结果,《苾园诗存》是反映其思想转变的宝贵资料。本文试通过《苾园诗存》去探寻李端棻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即从传统的修齐治平、忠君爱民的思想,逐渐上升到资产阶级的变法维新思想,进而接近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阶层思想具有复杂性,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内涵。阅读知识分子形象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和时代。新时期以来,学院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也揭示了人类在现代生活中灵与肉分裂的危机。这些小说虽然表现出批判的勇气和尖锐,但思想深度稍显不足,通俗有余而优雅不足。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是近代社会骤速变化的历史时期,中西文化冲突凸现,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社会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调造成了知识分子生活的失调,从而形成了知识分子的人格边际化。无论身处何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本文试图通过对胡适的边际人格的分析,来透视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的边际人格。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骤速变化和文化冲突对于活动其中的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全国发生的学潮,引起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观察>周刊上发表文章,客观分析学潮的起因,明确表达对学潮的态度,深刻意识到学潮的重大历史意义,强烈呼吁政府深刻反省失误的同时需迅速做出真实的努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是知识分子.辛亥革命是知识分子组织发动的一次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著的功绩.五四运动是知识分子发起和组织的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毛泽东通过对抗战形势及以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形成了自身的知识分子观,认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指明了培养、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途径,成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