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镶嵌着周总理像片的镜框,已陪伴了他18年。 在金陵医院专家室原组长蒋孝忠书房的书桌上,有个镶嵌着周总理黑白像片的镜框。像片上,周总理庄重的脸色中透着和蔼,睿智的目光中含着忧虑,望之令人肃然起敬。从1976年开始,这镜框已陪伴蒋孝忠18年了。蒋孝忠时常久久地凝视周总理,止不住泪水盈眶。他多么想再聆听周总理的教诲呀,就像四五十年前一样。  相似文献   

2.
许复召 《老友》2013,(9):16
在我家的柜子上,摆放着一张历经岁月的珍贵照片,那就是周恩来总理和我们的合影。照片是50年前拍的。当时周总理来总政话剧团观看话剧《年青一代》的演出。我在剧中扮演年轻、很有活力的林岚(前排右四)。周总理在看完演出后,兴致勃勃地走上台来,与大家一一握手。他风趣、和蔼地与大家谈笑,气氛十分活跃。当周总理走向我并与我握手的时候,我惊讶地感觉到他的手是那样的温暖,这让我十分感  相似文献   

3.
“九·一三”事件1971年9月12日晚,”我从北京军区赶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周总理主持的一个小型会议,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进行到晚上10点多钟,突然,工作人员把周总理请出去了。讨论停了下来,直到午夜12点过后,周总理把我叫到电话间。他对我说,林彪要乘飞机跑了,要我立即赶到空军指挥室,代替他坐镇指挥。我听到这一消息,深为震惊,立即快步离开大会堂,乘车向空军大院驶去。  相似文献   

4.
“要保密,不要对任何人讲”,这是我和周总理接触中常听他说的一句话。平时,周总理的文件都是由值班的同志拆,但他规定部以上领导和知名人士给他的亲启信件秘书一定不要拆,如果有误拆的情况也必须当时就封好,同时要在信封上注明是由某某失手误拆,以后一定注意的字样。周总理对我们要求严,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遇上机密性很强的信件,周总理都是亲自写信封并封好,注明由某某同志专送给中央某位领导亲启。有时信写好了周总理又要添加些内容,他就在信封上注明“这是我拆开又重封的”。周总理对下面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得特别清楚,在他的办公室里,什么…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见到周总理1955年2月,我到西花厅工作已经快1个月了我和组里的秘书们也相处得很好,但只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敢贸然问他们,那就是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周总理和邓大姐?当时,西花厅的前院和后院分得很清楚,我们在前院工作的同志很少有机会到后院去,就是有文件要送给总理,也是放在通往后院门口的值班室里。那两年我从办公室到机要组送文件,前院后院来来往往多少次,却一直不知道西花厅的后院是什么样。再说,我当时的办公室同西花厅还隔着一道矮墙,别说总理他们出出进进我见不到,就是他和邓大姐在院里散步,通常我也看不见呀!工作之余,我常常隔着窗…  相似文献   

6.
以下是关于周总理的四个小故事,出于两本书,同属一个主题:性情中人的周总理也会发火、流泪,但这些无不体现出他无产阶级的高尚情操。两次发火有人说,周总理是不会发脾气的人。我追随总理左右的日子并不长,而且自从1957年以后,一别竟成永诀,但是我还是见到过他两次发火。  相似文献   

7.
在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麻城人民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回顾十八年前周总理视察麻城的动人情景,更加激起我们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衷心爱戴。周总理啊,周总理!您没有离开我们,您永远和我们战斗在一起。在那难忘的一九五八年,麻城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迈开大跃进的步伐,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党中央在武昌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8.
一 周恩来同志一生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深明大义,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盖中华,五洲饮誉。但他从不居功,从不向社会索取。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坚持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周总理的侄儿周尔辉的父亲周恩硕是解放前在革命斗争中献出生命的。1952年周总理将尔辉从淮安接到北京抚养,中学时代,身上穿的都是伯父的衣服,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尔辉在北京十年,没  相似文献   

9.
今年三月五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诞辰八十周年。我们怀着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的心情,刊载周总理诗十七首。 周总理的这十七首诗,大部分是青少年时代的作品。这些诗,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他顽强探索、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他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为共产主义理想战斗一生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些诗,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战斗旗帜,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他的早期作品也是开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诵读周总理的诗,必然极大地鼓舞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党的十一大路线指引下,为实现“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英勇奋斗。 周总理的这十七首诗,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的。在编辑的过程中,曾得到赵朴初同志热情的指导;周红兴、李如鸾二位同志对周总理的诗做了搜集工作,并对这十七首诗作了注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来,全国亿万军民无时无刻不在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他老人家对党、对毛主席革命路线无限忠诚,对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永远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在纪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回忆起一九六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周总理来到苏州,我们在他身边度过的幸福情景,总觉得他老人家好象没有离开我们。他充满革命活力的音容笑貌依然是那么鲜明,他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依然是那么亲切。  相似文献   

11.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一年来,我们东寺庄大队的全体干部和贫下中农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下地干活,走着周总理视察我们大队时走过的道路、田野和洛河大堤;劳动归来,凝望着周总理的遗像和他老人家视察我们大队时摄下的一幅幅珍贵照片,人人心潮起伏,个个激动万分。周总理视察我们大队的动人情景,又浮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2.
明年(1986年)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十周年。周总理生前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全国人民对他深切怀念;绍兴人民更是忘不了他一九三九年的绍兴之行。当时他在重庆兼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领导,为了团结抗日,曾于三月下旬来绍兴视察,他的到来在故乡人民心中驱散了乌云,点亮了火炬。二十八日,他应邀到龙山越王台出席火  相似文献   

13.
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曾经有两个左权人先后相伴44年,一个男,一个女,不仅同乡,而且同岁。他们和周总理一家都有很深很深的感情。 他跟随周总理整整8年,从延安到北京,这构成了他人生最光彩的一页。他就是出生在山西省左权县票城乡票庄村从平定县离休的魏玉秀。 1996年1月22日,我第二次专程去平定,在东关新民街一处普通院落里见到了这位前辈老乡。他很激动,紧紧握住我的手,非常抱歉地说:“上次你来我正好去了河南,让你白跑一趟。”他有1.7米以上的个头,虽年近古稀,却很精神。面容清瘦,头发  相似文献   

14.
品味无所不在。等到有一天,你根本不用依靠西装革履等全套行头,仅仅是亮出一支笔就能代表你的时候,你就真的是很有品味的经理人了。知道并尊崇周恩来总理的人,大都知道周总理的用笔习惯:日常办公的时候,他只用“中华牌”铅笔(上世纪中国最好的铅笔品牌);而在重要的外事场合,他会随身携带一支朋友送给他的、从朝鲜战场上缴获的派克金笔。作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绅士”,周总理细小的用笔习惯自  相似文献   

15.
田野 《可乐》2008,(12):31-31
当周总理派车去首钢接钱伟长,告诉他马上跟随代表团赴美考察时,他竟然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时,他甚至来不及换下肮脏的工作服和破旧不堪的鞋子,就直接坐车到了中南海。周总理一看钱伟长的打扮,笑了,说:"这样怎么能去呢?"他马上叫来自己的几个秘  相似文献   

16.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在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我们刺绣工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更加怀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我们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哀思和深切怀念。周总理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在毛主席的预导下,担负着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真是日理万机,昼夜操劳,忘我地、不知疲倦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利益。就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他老人家还非常关心我们苏州刺绣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几件事在总理身边的工作内容十分丰富,经历的事太多,许多细节大都淡忘了,只有几件事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记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周总理交待主管项目的负责同志说:这次试验,参加的全体技术工程人员要注意绝对保守国家机密,试验的种种情况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属和亲友。周总理还当即表态说:“邓颖超同志是我的爱人,党中央委员,但这件事同她的工作没有关系,我也没有必要对她说。”原子弹爆炸的前一天,正赶上我值班,周总理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当时桌上放着一篇他刚刚审阅完的稿件。周总理对我说:“赵炜,这是一条十分重…  相似文献   

18.
雨果是世界文坛的巨人,在有生之年他始终践行真善美,并用如椽大笔给世界文学贡献了众多优秀的作品。今天我们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首先应该认识他那像大海一样博大的胸怀,因为从这样一个侧面,最能让我们感受他的"人品",也最能体会到他那伟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直接为周总理服务我进入总理值班室以后,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周总理的一些工作指示及时传达给有关部门和同志,同时要把下面汇报的情况及时向周总理报告。当时,由于反右和“大跃进”的相继出现,国家建设正处于一波三折的风浪关口,周总理工作很忙。为了保证不耽误工作,开始时由一位大秘书领导我们工作,值班室也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凡急事都立即向周总理口头汇报请示;不是太急或比较复杂的事情就分门别类写成汇报条或报告,然后再请示周总理或等他批复。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值班室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大部分:其一,每天翻阅送…  相似文献   

20.
胡钧涛 《老友》2008,(6):11-12
打开一九五七年五月三十一日那一期的《中国少年报》,一幅珍贵的题词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希望新中国的儿童们,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准备做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好劳动者。"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六一"国际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