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的逻辑分支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论叙述方式。普通逻辑分支中的基本规律理论是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逻辑基础学科理论 ,引入人工语言的符号公式后反倒出现与规律的自然语言叙述不协调甚至矛盾的情况。同一律的公式 (A→ A)与此规律的内容表述并不一致 ;不矛盾律的形式化公式 (A∧ A)也是不全面的 ,因为它漏掉了对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思想同真情况的排除 ;排中律的形式化公式 (A∨ A)也是不恰当的 ,因为它没有涵盖排中律对于下反对关系的应用。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用自然语言进行表述已经满足了理论的明确性 ,而对它们再予以形式化的公式刻画反而弄巧成拙。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不需要形式化  相似文献   

2.
次协调逻辑及其带来的逻辑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娜  郝旭东 《学术论坛》2005,(10):18-21
次协调逻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卓有成效。它可以在系统中容忍不平庸的矛盾,同时又限制这种矛盾使之不会在系统中扩散,从而使得“矛盾可以推出一切”的后果不会在系统内发生。这个目标是依靠弱化否定词的经典含义和削弱矛盾律的作用,从而限制斯哥特规则的作用范围来实现的。文章试图在阐明次协调逻辑基本机制的基础上,将次协调逻辑放在与非经典逻辑、逻辑真理观以及哲学辩证法相联系的层面上,对由此而带来的逻辑哲学问题作进一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3.
辩证法作为一套特定的思维形式以某种特定的对象为内容。从形式和内容统一的角度看,历史上有三种具有特定对象的辩证法,即意见的逻辑、幻相的逻辑和思辨的逻辑。意见的逻辑和幻相的逻辑分别是"意见"和"先验幻相"之不确定性在形式上的表现,因而具有消极意义。思辨逻辑作为辩证方法、辩证形式与辩证之体(内容)的统一,既是真理在其形式之运演中的自身证明,又是真理在其内容之发展中的自我完善或自我证成。这决定了辩证法在思辨逻辑的形态上第一次成为形上真理的确定性的形式,成为"真理的逻辑",摆脱了通常人们所理解的贬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新的需要,经典逻辑应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系统,提出新型的语义解释.弗协调逻辑可以对经典逻辑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但这种修正是局部的,并非根本性的.经典逻辑与弗协调逻辑是"前身"与"延伸"的关系,弗协调逻辑包含了经典逻辑,可以取代经典逻辑.  相似文献   

5.
解析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逻辑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但它只是要容纳那些不会导致系统不足道的"真矛盾".论文在详细阐述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核心逻辑机制的基础上,对逻辑真理观进行了逻辑哲学层面的反思,并明确提出: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真理都是具有严格相对性的,而弗协调逻辑的真正哲学价值不在于它自身特异的逻辑性质,而在于它自觉贯彻了逻辑真理的这种严格相对性.  相似文献   

6.
次协调思维的逻辑机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协调思维是一种能容纳矛盾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矛盾进行灵活处理 ,使其削弱、软化的一种思维模式。次协调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内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 ,而且在理论上亦产生了对经典传统逻辑的反传统性。这些特性导致了人们对思维科学乃至逻辑科学的全新理解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次协调思维产生的逻辑机制及其意义和应用潜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研究开始起步.虽然起步较晚,但以蔡曙山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却能够站在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特别是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在受到当代语言哲学大师塞尔高度赞誉的<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一书中,蔡曙山构造了命题语用逻辑、量化语用逻辑以及模态语用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与形式公理推理系统及其各自的语义模型,探讨并证明了元逻辑问题.蔡曙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语言逻辑研究的空间,促进了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推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精密的研究工具.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达到西方现代语用逻辑研究的相同水准,同时也发扬与光大了中国古老的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逻辑学领域正在进行着一次"信息转向",其中信息流逻辑是信息流理论和现代逻辑进行融合的结果.根据相关信息流理论可以构造出表征事物间信息流关系的信息流逻辑系统;将信息流理论应用于模态逻辑、条件句逻辑和相干逻辑等领域可以为相关问题的分析找出一种新途径.信息流逻辑研究可以为现代逻辑研究提供信息视角,但这种理论意义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9.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异常型的非经典逻辑.通过对其进行统揽分析和精细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到:弗协调逻辑是从真矛盾观的哲学观念出发,通过修改否定词的含义从而区分出来了两类否定--经典否定和弗协调否定;进而又通过对两类否定的界定,弱化了"一般意义"上的矛盾律,限制了"一般意义"上的司各脱规则,从而最终达到了容纳"真矛盾"的逻辑目标.但实际上,弗协调逻辑并没有对经典否定意义上的矛盾律产生弱化影响,并且也没有限制经典否定意义上的司各脱规则,更没有容纳经典否定意义上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0.
付敏 《学术论坛》2012,35(4):5-9
亚相容逻辑致力于刻画"不相容"但"足道"情形下的逻辑机制,在系统中容纳矛盾而限制矛盾律。其倡导者或将它与经典逻辑并列,或视其为对经典逻辑的择代。然而,在认知行动中,无论是在实在、思想和语言层面,本体论意义上的矛盾律都无法违反,被限制的只能是作为认知规范的矛盾律,被容纳的只是由违背该规范而产生的信念矛盾。而经典逻辑恰好可以通过对信念矛盾的本体论重塑,实现对亚相容逻辑的合理统摄。  相似文献   

11.
"钱文"把<韩非子·难一>中有关矛盾律论述的矛盾之说曲解为逻辑悖论是不正确的.逻辑悖论,(从普通思维看来)矛盾是一种逻辑矛盾,它乃是由人们认识上的错误引起的."钱文"认为,逻辑悖论矛盾既非逻辑矛盾,也非辩证矛盾,而是第三种所谓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理性"的产物的矛盾,这也是不正确的.唯有唯物辩证法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逻辑悖论的本质.唯物辩证法需要发展,但决不能用逻辑悖论的矛盾"修正"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逻辑自身的循环论证问题实源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即人只能基于逻辑的形式化推理规则来进行演绎推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不限于心理主义还包括弱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有关人"天然"具有非逻辑的演绎推理机制的学说--心理模型论有助于推翻该前提,从而反驳这一诘难.  相似文献   

13.
逻辑作为一门学科早已被人们所认同 ,但是对于什么是逻辑 ,目前学术界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运用从实际出发的语义分析方法 ,从“逻辑”一词初始意义可以得出 ,逻辑是关于所知的纯粹的、形式化的普遍结构或关系的学问 ,这种形式化的普遍结构一方面是由关系方面的形式化规定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是由关系词的形式化规定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邹崇理  姚从军 《学术研究》2022,(5):22-29+45+177
思考现代逻辑对辩证思维现象的刻画是涉及多门学科的工作,对此,辩证逻辑研究几十年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进路。我们选择对标注逻辑、动态逻辑以及哲思逻辑等现代逻辑分支关注的辩证思维现象进行考量。然后,从辩证思维现象的个案个例出发,采用语言逻辑分析自然语言句法语义的方法——组合范畴语法CCG融合λ-演算或投射话语表述理论PDRT等工具,对典型的辩证思维例句进行解析推演,彰显其中的矛盾思想和动态思想,从而尝试开启辩证逻辑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吴琳 《理论界》2013,(4):1-4
劳动辩证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矛盾现象分析之后建构起来的理论。劳动辩证法的内在运行逻辑路径在三个层面得到揭示:马克思首先从人的生产活动出发,得出劳动异化理论;从人的生产关系出发,得出物化关系理论;进而从人的历史主体性出发,得出主体异化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逻辑价值原则。人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逻辑价值前提。这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逻辑精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数理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数理辩证逻辑与经典数理逻辑的关系问题"、"数理辩证逻辑的常项问题"三个方面来评析,赵总宽教授的<数理辩证逻辑导论>一书建构的逻辑系统更宜称为非经典逻辑中的扩展逻辑.以桂起权教授等著的<次协调逻辑与人工智能>一书为样本,对次(弗)协调逻辑系统进行评析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根本缺陷在于混淆了"逻辑矛盾"、"谈判矛盾"、"辩证矛盾"三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对不矛盾律、司脱克规则的否定也是不当的.  相似文献   

17.
道义怪论是长期困扰道义逻辑的问题,其根本上归因于道义逻辑的角色定位.凡道义逻辑论著必谈道义怪论,在于道义逻辑内、外部均预设地赋予了道义逻辑过于沉重的使命:既要发挥独特作用,又要符合直观理解,还要跨越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鸿沟.恰当的道义逻辑角色定位,不仅有助于对道义怪论持宽容态度,而且道义冲突、道义语义和道义逻辑的现实应用等问题对道义逻辑的困扰程度也将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8.
辩证法始终以寻求、论证和批判本体作为自身的理论任务,固有着一种本体论意义。实体本体论是资本逻辑的本体论基础。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本体论虽然扬弃了实体本体论却局限为觉解资本的逻辑。立足于对本体论存在基础的创造性阐释,马克思把本体论的事实改造为本体论的追求,完成了对实体本体论和逻辑本体论的双重批判,实现了辩证法本体论意义的革命,相应地,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也从觉解资本的逻辑转变为瓦解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语言逻辑预设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设的研究,无论是运用"恰当性"方式的角度;还是命题"真值条件"方式的角度,都不能只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而且还必须关注语言的传达交际功能.在分析语境运用条件及语用语境基础上,研究自然语言逻辑预设的特征、功能及作用尤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图景中,本体论问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回潮。英美分析传统中凸显的本体论情结,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思想中逻辑思维方法这个基本的思维方式。本文从分析哲学中的"事实不可能"和"逻辑不可能"两个概念出发,通过关于对"存在"的理解的讨论,从逻辑和经验(语义)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本体论对于逻辑规定性的要求,进而从经验和语言的联系探讨了导致本体论这种逻辑规定性要求的形而上学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