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国家高度重视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柱地位,大力推行东北振兴战略,但经过几轮经济振兴的实施,东北的振兴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近年来,东北人口外流现象更是引起了媒体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解读为人口外流,"逃离" 东北,一种唱衰东北的声音也不断蔓延开来.以东北人口外流现象为切入点,在分析传统经济发展优势丧失、官僚习气严重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几方面对人口外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应重新审视与反思东北振兴的内涵,提出一套更加合理的发展评价标准,在认识到东北振兴发展特殊性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加快形成和完善合理的人才回流机制,将各项改革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之际,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在辽宁现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辽宁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化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要实现新的突破,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同时大力发展县域城市化,形成新型工业化与县域城市化共同发展的合力.所以,本文从这样一种战略的高度,以三次产业结构布局为出发点,分析了辽宁高城市化水平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提出辽宁县域化、产业化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学习问题,我们不仅要把它作为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去认识,更要把它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和基本功去重视它、运用它.  相似文献   

4.
科学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前提,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科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协调各种力量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依靠科技振兴经济,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文化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显现衰落之势,文化扶贫面临诸多难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提高文化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带动产业兴旺;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实现生态宜居;培养、挖掘本地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强化人才支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需要法治保驾护航,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在目标逻辑上,法治乡村与乡村振兴在现代化、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与生活美好层面的价值耦合是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前提;在实践逻辑上,乡村法治建设中的法治思维意识淡薄、法治体制构建滞后、法律运行机制不畅、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局构设着要增强农民主体性、筑牢政治基础、提升治理效能和强化民生保障的乡村振兴行动方向;在策略逻辑上,探索多途径法治教育、加强权力规范化建设、强化法律有效实施和创新多元法律服务供给模式明确了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三农”认同是青年成为乡村人才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思想前提和保障。当前,青年“三农”认同整体薄弱成为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掣肘因素,主要表现为认同对立、认同离散、认同逃避、认同功利等。认同本质上是心理过程,因而既要从心理学的层次分析认同薄弱形成的原因,也要从中寻找增进青年“三农”认同的着力点。在实践中,以“三农”政策引领乡村振兴以彰显认同的时代主旋律,以“三农”教育夯实理性基础严守认同的认知主阵地,以“三农”实践激发行动热情打开认同的知转行主通道,联动协同发力,增进青年“三农”认同,从而培养“一懂两爱”的青年乡村人才,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学会做人"既是时代对大学生群体的诉求,也是大学生群体自身成长的需要.承载着社会育人功能的大学,不仅应当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9.
提高“两课”的教学质量 ,主体参与是重要的一环。要实现和加强“两课”教学的主体参与 ,就必须注重对教学过程中主体间的理解、沟通、互动、尊重等因素的把握。要实现“两课”教学的主体参与 ,理解是前提 ,沟通是途径 ,互动是形式 ,尊重是保证。  相似文献   

10.
突破前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突破前人的历史。只有突破前人,马克思主义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才能保持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能指导新的实践。突破前人既是人类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生动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轨迹。突破前人是有规可循的。突破前人必须既要善于继承前人更要勇于超越前人。继承前人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核心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键是分析理论自身的局限性;超越前人的前提是潜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核心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键是发扬锲而不舍的理论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