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642年顾实汗打败藏巴汗并在拉萨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这在西藏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但在甘丹颇章政权的性质和地位问题上,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并有明显盲点.文章从蒙藏历史文化传统和当时具体情境出发,试对这一问题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罗布 《中国藏学》2002,(2):65-77
和硕特在藏75年(164-1717)中,甘丹颇章政权的实际运作可以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这一时期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实行一种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明确分开的政策,使之互相牵制,在既利用又限制喇嘛教巨大影响力的过程中,实现对蒙古各部的统御和对喇嘛教中心-西藏的间接控制,并逐步将这种控制和管理推向直接化。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藏文档案中不乏甘丹颇章时期的水灾档案文书,通过对这些藏文档案文书的解读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西藏水灾地理分布、诱发因素、时空分布等情况。此外,从噶厦与地方官员之间的有关水灾文书往来,可以看出甘丹颇章时期公文文种的范式、内容等,以此还可以管窥当时西藏行政公文运作方式。文章从西藏甘丹颜章时期的水灾档案中选取5件档案,采用文献考证、文本解读和内容解析等方法对档案原件进行内外延研究。通过档案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地区的灾情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归纳水灾发生的因素、地理和时空分布特征,并以此概括18世纪90年代以来甘丹颇章政权采取赈灾措施的适应性,并进行水灾档案的分类解读。同时选用不同文种的档案,可以更好地归纳三大文种的拟制眷写与工作机制,从而折射出甘丹颇章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林 《中国藏学》2002,(2):58-64
本文根据《五世达赖喇嘛传》探讨了第五世达赖喇嘛在甘丹颇章建立前后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第五世达赖喇嘛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公元1642年,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固始汗用强大的武力统一了全部藏区,支持黄教势力集团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甘丹颇章政权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呢?其性质究竟如何?这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博 《中国藏学》2016,(2):148-156
西藏甘丹颇章政府将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纳入治下后,通过将卫藏地区久之有效的宗谿制引入阿里地区,建立以普兰、扎布让、日土、达巴四宗为核心的基层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将卫藏贵族充实到阿里地区基层行政体系中。此外,在基层政权的建设中,还充分考虑到阿里地区实际情况,将古格时期的旧贵族和战争期间的新军功阶层也充实到基层政权之中,形成以萨让如本、左左本、帮巴本、曲木底本、那木如本、朵盖齐本为主体的六本政权,通过以"六本"为核心的基层力量,使世袭土官的"六本"和拉萨委派的流官"宗本"结合,构成了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四宗六本"的阿里地区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   

7.
颇罗鼐年谱     
公元18世纪,是西藏社会风云变幻莫测、战乱频仍的年代.这一时期,西藏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屡建功勋的爱国民族英雄——颇罗鼐.颇罗鼐一生历经数次战争。其中主要有:反击准噶尔军侵扰西藏的斗争(1717年);协助配合清军围剿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防止其战火蔓延西藏的战斗(1723年);平息西藏地方上层噶伦间争夺权势的斗争(1727年)等等。他总是坚定不移地站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立场上,尊重清中央政府,禀承朝旨办事,故深得清廷的倚重和赏识,累官至台吉、扎萨克一等台吉、孜本、噶伦、固山贝子、贝勒、多罗贝勒、郡王等等。  相似文献   

8.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频繁的政治接触与文化交流,使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元素在西藏高原激荡碰撞、互动交融。尤其自元代对西藏主权控制的完成,使大量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明源源不断的渗入藏区,融入藏民族博大的精神世界,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装饰图案艺术。藏族装饰图案在吸收内地文化艺术元素的同时,又保持、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藏族装饰图案在多元文化互动下的交流融汇和本土化的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9.
曾国庆 《西藏研究》2004,(1):98-101
18世纪上半叶,西藏社会风云变幻莫测,战乱频仍,然而,诞生了一位叱咤风云、以 拯救民族危难为己任且屡建奇功的赫赫有名的杰出人物,他就是爱国民族英雄——颇罗鼐。  相似文献   

10.
罗布 《中国藏学》2013,(1):18-24
清初蒙藏联合治藏格局中,蒙藏双方上层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争夺权力的暗流,而顾实汗及其继承者坐镇布达拉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暗流的涌动势头.在此背景下,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格鲁派寺院集团在甘丹颇章政权内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以确立、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教地位和统治权力.文章从权威象征体系建构的角度对其中的几个重要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王建<宫词>是唐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宫词>所反映的对象、题材来源、内容情况,以及对<宫词>的评价等,对读者阅读和研究<宫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藏古代宫殿建筑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风格,文章对雍布拉康、布达拉宫、拉加里王府宫殿、贡塘王城、古格王朝都城等西藏古代典型的宫殿建筑进行分析,扼要地论述了西藏古代宫殿建筑的军事防御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在近百年来的西藏摄影史中不断被拍摄,其象征意义也在不断被叠加.从被西方人凝视的“他者”到整合进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再到商业文化中的景观转换,布达拉宫的影像意义也正是百年来现代化进程的真实镜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管理者、当地社区、全体公众及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或变革上级管理机构、加强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扩大遗产保护范围;加强社区参与;完善旅游阐释系统、推动遗产旅游核心的转变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证了明清时期广东、广西所属州县12位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15,6(2):17-20,90-91
台北故宫藏乾隆《盐源县志》的著者在不同方志目录中著录内容不同,或指为杨丽中所纂,或称佚名。而据笔者考证,杨丽中实为乾隆六十年《冕宁县志》的编者。通观乾隆《盐源县志》的内容、嘉庆《四川通庆》与光绪《盐源县志》的相关记载,以及清代修纂县志的规定与惯例,可以认为:一、乾隆《盐源县志》成书时间为乾隆四十八年或四十九年;二、时任盐源知县的曾正浩为此志的主修者,纂者主要为县衙中的官吏;三、台北故宫博物院现所藏孤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抄本,应为誊写本。  相似文献   

17.
唐诗意象受到五行观念的深刻影响。在唐人观念中,日出于东,月出于西,月乃太阴之精,唐诗中的月宫想象几乎全由西王母的神格及五行属性演绎而来。西王母在五方中属西,在五行中属金,由此而衍生的属性有五时之秋、五色之白、五神之魄、五果之桃、五微之寒、五志之悲、五兽之虎、五事之听、五德之清、五音之商等,这是唐人月宫想象的基本构件。从唐诗以及唐代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构成天上月宫的五大要素——嫦娥、蟾蜍、玉兔、月桂、水精和云母,其特性也都不能脱离五行中金与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刘伟 《中国藏学》2004,(1):63-74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浩如烟海的藏品中,一些器物明显具有藏传佛教风格,它充分体现出自元明清以来,由于历代帝王对藏传佛教所采取的扶植政策,使得藏传佛教文化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清宫旧藏中属于元明清时期的大量带有藏传佛教风格的瓷器,以丰富的档案资料,力求从帝王的宗教信仰,及其对瓷器制作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更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补充考证了明清时期直隶、山西所属州县5位回族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扎洛 《西藏研究》2004,(4):74-77
18世纪30年代,西藏地方政府首脑颇罗鼐三次遣使、发兵平息不丹内乱,并使不丹成为清朝的藩属,这是中国西藏与不丹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然而先前所见史料或失之简略,或颇多舛误。文章辑录了清宫档案有关此事之记载,其中对不丹向颇罗鼐求援、西藏地方政府发兵平息不丹内乱、清朝斥资安置不丹难民等方面有生动、详实的记载,不仅可补先前史料之不足,也表现出清廷对边疆事务之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