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制现代化是以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规范体系为最高权威,以社会的公正性、政治的民主性、权利的平等性和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追求目标的制度设计,是由传统人治型治国方略向现代法治型治国方略的转化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开始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更重要的是,它开始将法治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肥沃土壤,并根据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逐步地、分层次地建构现代法治的制度结构与观念体系。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党的十五大终于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人治与法治优劣问题的讨论,不仅标志着沉寂了几十年的中国法学开始复兴,也标志着中国的法律人对法律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入.但笔者注意到,这次讨论基本上是围绕人治与法治的社会功能而展开,或者说讨论的焦点是人治与法治两者哪个更适合现代中国,很少触及人治与法治的价值追求.而笔者认为,人治与法冶的价值追求才是人治与法治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比较二者优劣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清末中日法制现代化的开端为比较对象,论述了中目法制现代化开端的相同背景,包括社会政制与传统法制之间的尖锐矛盾、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西方法律文化的大规模传播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两国法制现代化开端各自的发展进程、命运及其特征,并分别做出评价。同时,本文提出中日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在于对法律移植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目法制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法律移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并得出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的一场中国法制由传统迈向现代的变革,也就是逐步实现法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经历法制的现代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法律发展的全球趋同,我们传统的法律本土化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更有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合理发掘传统法律中的精华,融合东西方法律制度的精髓,架构中国特有的现代化的法律制度是我们未来法制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法律本土化资源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经历法制的现代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法律发展的全球趋同,我们传统的法律本土化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更有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合理发掘传统法律中的精华,融合东西方法律制度的精髓,架构中国特有的现代化的法律制度是我们未来法制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华法系曾经长期傲然自立于世界法律历史之林,然而由于近代历史上各种原因使其失去了存在的依托,而如今在完善当代法律的过程之中,通过对传统法律的批判,弃其糟粕,汲其精华,从思想上的价值,本质上有利于统治,实践上便于实施,技术上约定俗成四个方面,对传统法律做出选择性继承,不断充实当代法律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进而实现中国法制文明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如何培养具有法律信仰的公民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中国人民在传统的人治社会生存数千年,法律权威一直服从于行政权力,因此当下的中国公民如何能感受到法治社会的优越之处,就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其中法律素质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重点分析高校中的法律教育,主要提出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9.
中国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引言在西方的政治传统中,立法始终是政治剧场中最尖刻、最有分量和挑战性的角色。而此种意义上的立法理念于中国社会几乎完全是异质的东西,近代以来、更确切地说,自清末新政以来的立法实践尤添了诸多混乱。1949年国民党法制体系彻底崩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立法理念和实践遭到拒斥,剩下的只能依靠政党的政治影响力和意识形态重建新的立法制度。从一开始,当代中国的立法就不得不依赖中国共产党的看护,服从党的权威是不争的事实。“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首先表征了党作为法律乃至法制体…  相似文献   

10.
法治领导是相对于人治领导而言的。何谓法治和人治?在古今中外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就其实质而言,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在治国方略上,主要依靠法律制度还是依靠道德;在政治制度上。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体现在领导方面,就是主要依靠代表全国人民意志的宪法法律和科学的体制制度来进行领导。还是主要依靠领导者的意志、品德和才能,通过思想道德的修养教化来实施领导?正确的答案显然是前者。所以,人治还是法治,不仅是传统政治与现代政治的分水岭,是两种本质上对立的治国方略和政治制度.而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导理念、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11.
领导魅力可以从传统人治社会和现代法理型社会的视角来区别看待。在现代社会,领导者的“克里斯马”型魅力色彩经逐渐褪却,而更加彰显的是一种在民主基础上的科学理性的决策者和变革的推动者,其领导魅力更多的体现在号召力、协调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未定稿     
中国学者对两次现代化的划分一般而言,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把18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  相似文献   

13.
邢倚嘉 《经营管理者》2011,(4X):304-304
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主要是指调整由国家协调、干预的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法经历了从传统经济法向现代经济法的嬗变。然而我国经济法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研究经济法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清末修律使中国法律从体例到内容,从法律术语到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期间,日本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日本法对清末修律的影响,有利于总结法律移植的历史经验,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法律制度集中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种种看法与做法.本文描述了中国历代家庭法制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关于父权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法律论证理论是近现代法律方法中的重要理论,是有助于法律发展和司法实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的法律方法。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法律理论的研究.表明出法律论证理论的重要性,以期待此理论对现代我国法律实践产生重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正处于“双转型期”社会学家从动态的社会发展过程的角度,把当代国家划分为以农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以工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和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期社会。我国正处于这个社会的转型期。它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化的启动和初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邓小平视察南方及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社会进入全面的快速转型期。“转型期”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社会的必然阶段和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关系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同的社会转型属刊后发”型,即在…  相似文献   

18.
调解是重要的解决纠纷方式,是有中国特色的法制传统.分析它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在追求社会和谐、全面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恰当处理当前各种主体利益冲突引发的复杂纠纷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与现代化的现状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欠发达国家的自主性与外源性兼具的现代化,并正从自主性为主向外源性渐增的状态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使现代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体现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任何社会行为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有序地进行。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具备着其独特的管理职能。本文就内部审计职能展开论述并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