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视察松潘草地日记》为民国中期四川“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总务处长谢培筠在公务之余所编《川西边事辑览》之辑选,而本文选自第七篇.该篇叙述谢培筠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至10月期间从四川南充出发,前往考察四川省西北的松潘草原地带,与甘肃省政府派员协同处理拉卜楞寺属寺与“川属上中阿坝”之间关于宗教、土地、民众管理权限之争的“墨拉夷案”之事.该篇记载前因后果较详,此外,这一勘察边地之旅文字,对于当时川边概况、藏族部落情况的记载,也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2.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我国西部连接汉藏等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路网系统.川西地区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发祥地和茶叶主要输出地,四川境内的川甘青道、川藏道、川滇道为茶马古道路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保存完整,沿线文物遗存众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生态复杂多样,是极为珍贵的线路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深入挖掘并利用好四川茶马古道的文化底蕴、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茶马古道线路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川西高原各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滇藏茶马古道维系了历史上滇藏川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促进了不同历史时期滇藏民族文化交融和发展。文章以历史上茶马古道上各族文化交流基本情况的梳理为基础,从文化学、历史学的角度对茶马古道文化交融的特点、方式和发展途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当下保护和利用茶马古道文化意义,新形势下推进古道沿线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视察松潘草地日记》为民国中期四川西北“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总务处长谢培筠在公务之余所编《川西边事辑览》之辑选,而本文选自第七篇。该篇叙述谢培筠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至10月期间从四川南充出发,前往考察四川省西北的松潘草原地带,与甘肃省政府派员协同处理拉卜楞寺属寺与“川属上中阿坝”之间关于宗教、土地、民众管理权限之争的“墨拉夷案”之事。该篇记载前因后果较详,此外,这一勘察边地之旅文字,对于当时川边概况、藏族部落情况的记载,也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5.
明代仁宣两朝,封建史家比之为周代成康、西汉文景之治,认为是历史上少有的“太平极盛之世”。然而,就在宣德年间,四川松潘地区爆发了藏族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大起义。这次有五万余人参加历时七年半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者,推动了松潘地区社会的进步,是明代前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6.
分布于滇川藏交界地茶马古道沿线的藏族,是统称为"藏族木碗"(简称藏碗)的木制饮食器皿的主要生产者与使用者;又因木碗是该区域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的产物,因而在承载丰厚的藏文化内涵的同时,还有着建构藏族内部以及区域内与其他民族社会网络关系的功能。本文通过对滇川藏交界地茶马古道沿线藏族木碗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的田野调查,探讨该区域木碗文化的内涵、变迁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7.
虹关,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是清代徽墨生产比较集中的村镇之一,素称徽墨名村,隶属婺源县浙源乡。虹关地处皖赣交界、春秋吴楚划疆之地,地理位置在北纬29.5°,东经117.8°,是婺北的交通要塞,一条徽饶古道从这里通过。有楹联曰:“吴楚镇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是婺源第一雄关。它在历史上曾显示过重要地位,被称为婺源的北大门。  相似文献   

8.
滇藏线     
《中文信息》2006,(9):32-61
1000多年来,来往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商队,用茶马互市,创造了川滇藏地区的马帮文化。如今,借助巨大的四轮工具,茶马古道已不再是马帮的专利,1974年建成通车的滇藏公路自云南大理起,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的万种风情串成一线,在芒康与川藏南践线汇合,直通拉萨。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文化的变迁曾经发生过三次重大转向,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了长时间的碰撞和交融、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体系,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和深层内涵,典型地体现了文化的互渗特点。作为客观因素和条件,沟通和交流的路线如茶马古道、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的驿道以及其他通道都作为文化之路起了重要作用,对藏族文化变迁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滇、川、藏三角地带的茶马古道,聚集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价值。开发茶马古道旅游资源,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旅游开发与群众脱贫等方面的关系。在开发战略上,应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品牌经营战略、多元化投资战略和集约化的综合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1.
果洛藏区的人口问题十分严重,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增长过快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素质低、就业结构单一,不利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果洛地区的经济开发,关键在于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调整经济结构,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一、果洛高寒牧区的人口状况1.人口数量历史上的果洛是个人烟稀少、人口发展缓慢的地区。清嘉庆年间,果洛共有1065户。据民国6年(1917年)《松潘县志》统计,以每户4人计,约有四五千人,到民国31年(1942年)达12100户(吴景敖《川青边界果洛诸部之探…  相似文献   

12.
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是一首长达万言的纪行诗,也是一首描写从灌县到松潘茶马古道上边地民族风情、边塞风物、自然景观的鸿篇巨制。它的内容题材堪称我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后的边塞长诗。从边塞诗的构成要件如诗人董湘琴其人、文人入幕传统、平定边民暴乱历史,都可追溯到边塞诗的踪影。  相似文献   

13.
黄金国 《中文信息》2008,(1):103-107
薄荷片推荐: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在别处的博物馆无法感受到的藏族历史文化,丰富的唐卡藏品,高深藏医文化,精美的的佛雕艺术……到西藏疆博物馆,可以感受到西藏宗教文化的神圣,西藏历史的悠久和藏民旅独具的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以我省农村经济比较发达,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列全省第三位的清镇县为例:该县6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8.9元,比上年增长5.05%,(若减去其中1户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153元)59户人均纯收入为369元,比全省农民纯收入人均302元多67元,高22.18%,但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农民纯  相似文献   

15.
“唐蕃古道”的走向和路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 “唐蕃古道”指的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人员往来的官道。这条大道,一直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它不仅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之间的密切交往,把青藏高原和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唐蕃古道”,是汉藏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凝聚着汉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的千古友谊,不断增进着两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日益加深的联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林泓 《中文信息》2005,(7):19-23
九龙是甘孜州的一个县,位于横断山北簏,是康藏荼马古道东线的重要集镇之一,地处甘孜藏族、凉山彝族和雅安汉族的结合部,历来便是这三个民族的聚居区。  相似文献   

17.
造访和顺     
腾冲和顺一向被誉为滇西高原的驿道商旅第一村,经过600年的岁月积淀,这里既有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也诞生了大批精英,如缅甸四朝国师尹蓉、被英国女皇授予金质奖章的翡翠大王张宝延,被孙中山誉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的辛亥元老寸尊福,被毛泽东赞为“学者、战士、真诚的人”的哲学家艾思奇……和顺全乡1300多户,6300多人,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几乎与此相当,遍及欧、美、澳和东南亚、西亚地区,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80%。[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我院是以藏族学生为主体的,藏族学生占整个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他们遍布各系科、各班级,但最集中的还是在预科和干训部,虽然文化水平不相同,培养目标也不一致,但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却是共同的。在这里我要谈的是对我院干训部的藏族成人的汉语教学。这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本文就针对如何能使这些藏族成年同志尽快地学好汉语文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意见,向同志们请教,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地处滇藏茶马古道咽喉位置,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文化涵化中,藏传佛教逐渐渗透并融合进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文化丛。藏族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共存产生了融洽的民族关系,不断促进察瓦龙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1965,(5)
聶村在博山、洪山矿区以北,胶济鉄路以南的丘陵地带,全村有三百三十六户人家,一千四百六十八名社员。这个村的广大社员,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积极开展了阶级斗爭、生产斗爭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生产年年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旧社会,这是一个很出名的穷庄。这里处在重工业地区,又紧靠重要的交通线,受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搜刮特別残酷。再加上地主、资本家的剝削,使本来就少吃无穿的农民群众,陷入极端贫困的深渊。在那时候,这个村除了两户富农,二十五户中农以外,全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