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草场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北方的草原和江南的草山草坡合计53亿亩,仅次于澳大利亚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全国94%以上的草原草山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全国五大牧区也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这些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然而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畜牧业却发展缓慢,丰富的草原草山资源利用率很低。如何用短平快  相似文献   

2.
我国草原畜牧业,从辽阔的边疆牧区到南方少数民族山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势头。其特征有三:一是中央领导同志近年来视察少数民族地区发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治理山河、治穷致富的号召,得到了各族干部和群众的热烈响应,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二是我国草原建设速度和质量在过去的一年里创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三是畜群、草场家庭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央畜牧草原部门和有关省、区合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牧区、南方草山区和城郊山村,创办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草地畜牧业经济联合体(请参阅本刊今年7、10、12期种草兴牧的系列报道)。通过种草养畜专业户和牧工商服务公司的有机结合,摸索出一条种草、养畜、加工;生产、科研、培训;产、供、销三个“三结合”的新路子。它不仅是在畜牧业领域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的改革性探索,也是牧区一条快速、扎实的脱贫致富之  相似文献   

4.
位于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几年来,在中央和省畜牧草原部门支持下,在黄族聚居的吉首市郊丹青、排绸两乡和土家族聚居的龙山县八面山,成功地建成了由种草养畜专业户和牧工商服务中心组成的牧业经济联合体。只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大大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而貌,在各民族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草山的开发和建设现代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论民主改革前藏族牧区的牧主式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的先民是青藏高原的开拓者,他们很早以来就驯养、培育了牦牛(含犏牛)、藏系绵羊等适应高原气候的优良畜种,通过发展畜牧业生产开发了这一地区。这是他们对缔造祖国作出的特殊贡献。据统计整个高原上有草原近20亿亩;我国四大著名草原,这里就有两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藏族总共240万左右的人口中,完全从事牧业的人口约近百万,在全国各民族专事牧业生产的人口中,约占半数左右。从西藏冈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牧区和山区的牧业经济,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计划地逐步地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结构和人民的食物构成”的战略方针和“提高草食牲畜在畜牧业中的比重”的战略任务。这对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高云淡,草丰水碧。在这畜牧业金色的季节里,笔者能有机会参加最近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北方畜牧工作会议,亲耳听到来自牧区和半牧区的报告,像奔驰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我国北方牧区和半牧区,从金色的阿勒泰到茫茫的呼伦贝尔,从巍巍的青藏高原到著名的六盘山下,大多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而畜牧业经济,又是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基础。因此,畜牧业生产不仅关系到各族人民吃、穿、用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巩固边防、  相似文献   

8.
牧区社会性质同题,是国内外学术界尚有争论的一个问题。诸如对于牧区的宗法封建关系、氏族部落制度的作用、雇佣关系中资本主义的萌芽等等问题,都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我国牧业地区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主要或部分从事畜牧业,对于这些牧区在解放前(或民主改革前)的社会情况,近年来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作了深入的调查,某些研究人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作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我刊本期发表了介绍和论述四川藏族牧区、青海藏族牧区、甘肃裕固族牧区的情况的三篇文章。并将继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以供学术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牧区的改革与发展艾云航近15年来,内蒙古牧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了牧业生产力,加快了牧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使草原畜牧业和牧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标志是:1、牲畜头数稳定增长,良种畜比例显著提...  相似文献   

10.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是个半农半牧地区。全县面积有八千四百五十多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一百八十八万多亩,草原七百三十六万亩。这里居住着汉、蒙、满、朝鲜、锡伯等民族,共有人口十八万二千七百多人,在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人口较多,他们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并有丰富的经验。现在,全县共有十八个半农半牧的人民公社。建国以来,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顺利地实现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在党的总路线、大跃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阿克塞县实现城镇化模式的调查资料为背景 ,探讨了草原牧区城镇化的必要性、城镇化的模式、城镇化的意义以及实施城镇化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认为 ,牧业自然村的“解体” ,是草原牧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草原牧区必须实现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是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草原牧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特大雪灾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草原面积12,4亿亩,其中可以利用的草原面积8.25亿亩,占总面积的66.5%。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区农牧业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由于西藏牧区面积大,分布广,海拔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局部受灾情况连年发生。在每年发生的旱、涝、风、虫、雪、鼠等局部灾害中,最大的灾害是雪灾。雪灾造成的损失之惨重,教训之深刻,尤以1997年9月初至1998年3月底的特大雪灾为甚。笔者试从西藏牧区此次遭灾一事中,谈点肤浅的认识,仅供参考。一、对牧区置灾损失的初步分析自1997年9月初至1998年3月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是多民族地区,是我国草原、草山、草坡的主要分布地.畜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畜牧业,对建设大西北,促进我国内陆经济腾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畜牧业是西北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传统经济,它既是轻纺、加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又是轻纺、加工业的重要市场,同时它又是这些地区进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畜牧业实现牧促农、以畜养地、牧农林互促互补协调发展,而且围绕畜牧业可以开拓许多生产门路,推动农牧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并促进城乡交通运输、商业、邮电、金融、文教、旅游等业的综合发展.总之,大力发展畜牧业,是繁荣西北民族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景福  药劲松 《民族学刊》2022,13(6):37-45, 142
草原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等多元功能价值,草原牧区发展对我国的食物链与生态链安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呼伦贝尔被誉为“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其草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草原生态优先,低碳、绿色发展,产业融合、文化活化等。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探索其发展的多维路径,包括保护修复草原资源,努力塑造中国草原风光第一品牌、“最美草原”旅游目的地,以“游牧文化”摇篮、“蒙古长调”之乡和“巴尔虎”民族文化旅游标志拓展草原牧区文化体验游,以“草原旅游+”构建起由有形、有边的第一产业产出,向无形、无边的多业产出延伸的牧区全产业链,推动草原旅游成为第三产业龙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增长极,以及持续完善和提升草原旅游服务设施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山地的比重较大,雨量充沛,开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十分优越。全州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78%,木材蓄积量3亿多立方米,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发展木材生产和综合利用,发展人参、鹿茸、柞蚕、木耳、松子、山菜、松茸等土特产大有可为;平原适宜种植烤烟,山区适宜种植亚麻、晒烟、葵花、白瓜籽等经济作物;全州有草原和草山草坡380多万亩,发展畜牧业的潜力也很大;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生长,除盛产驰名中外的苹果梨之外,还产海棠、银白杏等水果。此外,还有丰富的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部草原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边疆牧区经济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标志我国草原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关于草原建设和牧区经济,我们在建国初期就制定了“以牧为主”的发展方针和“保护草原”的政策,但一直没有一部完备的草原法规。长期以来,由于“以粮为纲”、“向草原要粮”等“左”的思想影响以及十年动乱,人们不重视草原建设,没有法制观念,对草原恣意乱垦滥牧,只利用不建设,造成生态失调,风沙肆虐,虫鼠横行,退化、碱化、沙化现象十分严重,牧业发展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制定出一整套法律,以法制手段保护草原,加强草原建设,这是十分必要的。这部草原法,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7.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天山北麓,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是一个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这里居住着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等十三个民族,将近五万人口。一九五四年九月成立了自治县,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来,自治县的畜牧业生产,由于贯彻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积极进行水利、草原建  相似文献   

18.
对1961年第三期《地理》杂志發表的兰州大学地質地理系經济地理教研組写的“以农业为基础开展牧区人民公社經济建設規划的几个問题”的文章,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和該文作者商榷。我国的草原牧区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和四川省的西北部等广大地区,純牧区大都是蒙古、藏、哈薩克、柯尔克孜等兄弟民族聚居区。据1957年統計,我国草原牧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8%,大小牲畜占全国牲畜总头数的33.2%(不包括猪)。因此,牧区畜牧业經济的高速度發展,不仅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設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的60年里,我国草原牧区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先后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影响了内蒙古牧区"移民-本地居民"关系和蒙汉关系的走向.本文以一个典型性蒙古族草原牧业社区作为分析个案,通过"解剖麻雀"的人类学社区调查方法揭示牧区蒙古族基层社区的体制、结构和蒙汉关系的演变.在当年插队经历和近期实地调查资料基础上,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个牧业嘎查的行政沿革和不同体制下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化,并对草原牧区蒙汉交往的基本类型及蒙汉交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发展青海民族经济之管见仁青本青海资源丰富,物华夭宝,既有宝藏荟萃的“万宝山”的祁连山,也有矿藏遍地的“聚宝盆”的柴达木,还有各种珍稀贵重的动植物资源。青海省是我国的四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原达5亿多亩,有各类牲畜2270多万头只。全省水能资源丰富,仅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