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21世纪,媒体已经成为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包含了多种介质,当中最有主观能力的便是记者。然而记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受到欢迎,因为每位记者有着自己的问题和提问方式,所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被提问者对记者的反感。因此,记者采访应该怎么设问题和提问方式成了关键一步,本文对新闻采访的问题及提问方式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2.
萨疆 《现代妇女》2014,(4):262-262
新闻媒体采访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一次高水平的采访过程,不仅能体现出采访者的水准,也能展现采访者的个性魅力,同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新闻媒体采访中如何把握好提问的技巧,是做好新闻媒体采访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新闻从业者要做好本职工作应不断探讨提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职业》2008,(33):98-98
<正>电视在现有的新闻媒体中,是集中和应用高科技最多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其采访活动有别于以文字为媒介的报纸和以声音为媒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更具时间的限制和需求的针对性,对于电视记者来说,除了具备报纸记者采访的基本功以外,还应该具备自己特有的采访技巧,采访技巧是极为关键的一项专业技能。这种技能主要表现在同采访者的交流、提问、观察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刘学春 《职业》2015,(7):76-77
新闻采访是一种有效地了解真理的舆论监督手段,新闻采访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新闻采访的社会效益。记者是新闻采访的主要引导者,从而承担了新闻采访质量的主要责任。根据以往经验不难发现,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影响很大。笔者将首先讨论记者若干种心理状态对新闻质量的影响,然后给出一些心理状态调节方法,希望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是一种有效地了解真理的舆论监督手段,新闻采访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新闻采访的社会效益。记者是新闻采访的主要引导者,从而承担了新闻采访质量的主要责任。根据以往经验不难发现,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影响很大。笔者将首先讨论记者若干种心理状态对新闻质量的影响,然后给出一些心理状态调节方法,希望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刊与《名牌时报》发布了中国企业科学管理神州行新闻发布会及与该活动相关的报道。近两个月来,不少企业陆续来信来电询问“神州行”活动相关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孙克芝专程采访了负责“神州行”活动日常工作的几位同志,他们比较具体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实际上也是回答了广大企业关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世界级名人,常常神情严肃、沉默寡言。不知为什么,他总是回避记者的采访,即使不可避免地与记者遭遇,也很少回答记者的提问。一句话,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回避或拒绝记者的采访。许多记者都试图采访他,但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记者的圈子内,大家戏称他是个“不开口  相似文献   

8.
透过深度报道节目实例来浅析关于记者型主持人在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中,分别扮演"主持人"角色和"记者"角色时,如何充分发挥语言艺术,为节目增色。在"主持人"角色中,应当充分发挥语言的叙事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在整个节目中处于中心领导地位;而在"记者"角色中,应该对于自己的多个采访对象展现出平衡意识,并灵活地运用语言应对不同被访对象,达到采访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访,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整个报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我们获取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比如一个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上课专心听讲非常必要;同样对于一个记者,做好采访也同样非常重要。当然,采访可以分为前期采访和现场采访。前期采访是现场采访的基础,而现场采访又是整个专题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编工作是传媒工作人员对新闻信息进行认证、收集、制作的过程,主要包括采访和编辑两大部分。在我国绝大多数县级电视台中,新闻节目是县级电视节目的主心骨、核心内容。新闻节目制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前途和命运。而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担负着第一手信息的认定,对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事件的解读以及稿件的编辑整理等重要职责。为了取得很好的舆论导向,收到良好的传媒效果,扩大县级电视台的影响力.提高县级电视台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显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一般要经历从选题到采访再到写作的过程,选题是策划新闻报道的第一步。记者要想挖掘到好的新闻题材,就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敏锐地发现新闻点。如何才能做到?笔者总结出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盯紧新热点、挖掘新闻的不同侧面以及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扶贫》2017,(6):16-23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7日16时15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脱贫攻坚工作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答记者问全文. 刘永富: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也想通过你们向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各界人士转达我们的感谢.我们今天下午发布会的主题是脱贫攻坚.会前,我们已经给各位记者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背景材料,为了把时间更多地留给记者朋友,请大家直接提问.希望大家围绕脱贫攻坚来提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健民 《职业》2013,(19):80-80
不受名利和诋毁左右,坚持做一个厚重的人,才能像金子一样顶住狂沙巨浪,最后在那里熠熠闪光。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当天,对记者表示要用奖金在北京买房。慈善企业家陈光标闻讯,提出要送给莫言一套豪华别墅。莫言没有心动,以"无功不受禄"婉拒了陈光标的好意。而面对获奖后的记者采访、商业代言、节目邀请,莫言也是一概回绝,他说:"作家最重要的不是开会和接受记者采访,而是写作。”  相似文献   

14.
国家如果是航行在大洋上的船舶,那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作为瞭望者的记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本文从独特的新闻视角、最佳的采访状态及广泛的知识储备三个方面对提升记者新闻敏感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0):34-36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6.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1):35-37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2016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的相关内容,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巡视员夏俊主持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介绍了《通知》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方法,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像文字记者一样采访收集资料,还要在新闻现场边观察边报道,通过观察,敏捷地捕捉有价值的形象.观察能获取第一手资料,产生报道激情,作为电视记者一定要学会并运用好观察这一武器.  相似文献   

19.
俗语说“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记者写作的成败。采访活动的完成,需要采访对象的合作。怎样与采访对象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对记者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巧用“由头”,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这里说的“由头”,是指能打通记者与采访对象阻隔的媒...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09,(18)
在参与试验的学校,记者采访了几位参加通用职业素质训练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描述了这门课带给他们的改变. 能学到比专业知识更有用的东西" 采访对象:王焕字,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师学院07数控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