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柏霞 《中国民族》2008,(4):53-54
木卡姆是一种国际艺术现象,流传于中亚、西亚和北非等地,主要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群中流行,是一种跨国界的大型的歌舞音乐形式,而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以下简称木卡姆)音乐是对广泛流传的各种维吾尔木卡姆的总称,它是集歌、舞、乐于一体,以音乐结构为主导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它优美的旋律、明快的格调和简洁而又丰富的表现形式,历来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东方木卡姆瑰宝”。  相似文献   

2.
宗教乐舞羌姆--"法王舞"是塔尔寺绚丽多彩的宗教文化艺术作品中富有独特魅力和独特艺术特征的作品,它集绘画、面具、服饰、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及藏传佛教仪式为一体,以动态雕塑的形式、理性的构思、严谨的结构秩序、精湛的工艺手法,惟妙惟肖地创造出时护法神的构想塑造及对藏传佛教生命观的深刻解读与表达.尽管"法王舞"是一种宗教仪式形式,表现了一定的宗教观念,宗教精神、宗教情感和宗教教理.但生命感受脉络是以崇仰意向、生存欲求、审美情绪三个层面为主体的交合结构.因此,在"法王舞"的创作、表演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蕴藏着藏传佛教独特的艺术创作技法、手段,古老、质朴、简洁、凝重的创作意识与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3.
施艺 《中国民族》2023,(3):80-81
<正>以大型乐舞来展现武王伐纣历史的《大武》;集歌、舞、乐为一体并具有歌舞套曲结构意义的《相和大曲》;令九州之民啧啧称奇的唐代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自古以来,用歌舞大曲或套曲的表演形式展现重大历史题材、回顾光辉历史进程,是中华各民族共创共享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而自钟鼎文以来的历代史书、传记与演义文学以及流传至今的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都可作为以歌、舞、诗、书、演等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故事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2010,(8):1-1
“木卡姆”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被称为“维吾尔歌舞之母”,广泛流传于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作为产生于绿洲民族中的一种音乐现象,新疆木卡姆结构庞大,流传时间长,形态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格曲 《西藏研究》2005,(4):84-89
流传在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卡尔被称为西藏的宫廷歌舞音乐,但是西藏的宫廷卡尔却源自阿里民间的卡尔歌舞音乐。阿里民间卡尔是藏民族积极吸收、融合周边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并不断创新的产物。阿里民间卡尔歌舞音乐既保持了伊斯兰歌舞音乐的基本形式、特点,又融入了大量阿里歌舞音乐的风格和内容,形成既有别于中南亚伊斯兰歌舞音乐又不同于藏族传统歌舞音乐的新的艺术形式。它与阿里普兰、日土、札达等地的各种庆典、迎送仪式和民俗活动相结合,成为阿里地区独特的民间传统歌舞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6.
在南侗方言区传承着一种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琵琶歌,它融合了歌、舞、乐于一体,充分展现了侗民的艺术天分及侗寨团结的和谐氛围,其旋律、唱腔均体现了侗家独特的民族风情与地域特征。笔者通过田野采风对湘黔桂地区的琵琶歌进行了搜集整理与初步研究,重点对南侗琵琶歌的曲调、伴奏、歌词、声腔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南侗琵琶歌的社会功能与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7.
满族舞蹈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种之一。它历史悠久,舞韵独特,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人民不仅以勤劳、勇敢、精骑射的"引弓之民"而著称,更以爱说好唱,能歌善舞而闻名,他们通过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再现了其本民族人们的劳动生活,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8.
刘瑛  林俊华 《中国藏学》2016,(1):205-211
朱倭古舞是一种边歌边舞、歌舞结合、以歌为主的藏族民间歌舞艺术,极具地域特色。朱倭古舞唱词数量丰富,表达极具规律性和艺术性。朱倭古舞按表演程式可分为引子、正歌、尾声三大部分: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颂扬、祝福、赞美、思念等类型。  相似文献   

9.
覃庆贵 《民族论坛》2013,(5):F0003-F0003
正大戊梁歌会,由一则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演绎而来,历经300多年的传统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大戊梁文化"。如今,它已发展成既是湘、黔、桂三省(区)各族青年相聚对歌谈情、以歌会友的歌会,也是融侗族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盛会,受到  相似文献   

10.
黎国韬 《西藏研究》2009,114(2):39-46
宋代宫廷乐舞表演者参军色所持舞具"竹竿子"源于古代引舞之旌旗,但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西藏传统艺术热巴舞中持旄牛尾而舞的表演形式之影响,这种影响大约在吐蕃时期发生,通过西域而传入中原宫廷,它可以视为汉藏艺术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1.
在浩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最具代表性的综合艺术形式.近代,中国戏曲通过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的艺术改良与改革,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开启了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在浩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最具代表性的综合艺术形式。近代,中国戏曲通过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的艺术改良与改革,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开启了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傣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一个较为庞大且历史悠久并拥有灿烂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集居在我国的"歌舞之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傣族有着丰富的艺术形式,其中,傣族舞蹈在众多的少数民族舞蹈中显得非常独特,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所以,查询了很多资料,结合自身的研究,对傣族舞蹈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和梳理。本文分别从地域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图腾文化三个层面对傣族最为典型的孔雀舞、象脚鼓舞、鱼舞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探索了傣族舞蹈在当代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安代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游戏娱乐的属性所掩盖,但是它始终没能和远古先民的文化意识、原始宗教的观念彻底决裂,它是蒙古族民众意识、心理的文化,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文化综合形态。而新安代揭幕以来,自身的综合性淡化,诗、乐、舞、戏重组,相对独立发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极大拓宽,对外来文化因素的吸收更加自如,呈现出了自娱性与民族性更为增强,时代性与艺术性更为显著的安代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蒋文 《民族论坛》2014,(4):20-21
正南岭无山不有瑶,瑶山无处不有歌,瑶民无时不唱歌。美丽神奇的神州瑶都,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古朴独特。这里是歌的故乡、舞的海洋!在这片处处皆景,时时传情,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上,绽放着一朵素雅而绚丽的民族艺术之花——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剧团。江华民族歌舞剧团是湖南省现在唯一保留的县级民族歌舞剧团,在走过的55个春秋里,饱含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艰苦创业;涌现了如叶蔚林、邹启炎、王一冰等一批优秀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秀山,位于渝、湘、黔、鄂4省(市)边区结合部,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居住在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文化艺术极为丰富,尤以秀山花灯最受青睐。秀山花灯,是一门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戏表演为一体,并以打击乐器、琴弦乐器为伴奏的综合艺术。源远流长秀山花灯秀山花灯,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明、清,发展于民国政府提倡的“新文化运动”,辉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秀山花灯的原始名称叫“跳团团”,属土著人祭祀歌舞的形式。清代“改土归流”、“赶苗夺业”后,大量的汉兵汉人从江浙湖广一带迁居秀山,高度文…  相似文献   

17.
贵州:好花红     
大型民族民间歌舞晚会《好花红》,是近年来贵州艺术的一出凤格浓郁、风采独特的精品、由贵州省歌舞团担任演出主体,从贵州省民族歌舞团,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州歌舞团抽凋优秀演员,组成最佳阵容。贵州素有”民族歌舞海洋”之称,贵州省歌舞团拥有苗,侗、布依、彝、土家等民族演员258人,一些民族艺术家享誉全国。该团在近40年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大批民族艺术的歌舞精品,曾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和国内各省市演出并多次荣获各类奖项。 歌舞晚会《好花红》集歌舞、风光、服饰、民俗、工艺等为一体,融汇了苗,侗、布依、讫佬、土家,彝…  相似文献   

18.
李悦 《中国民族》2007,(11):42-43
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皮影是流传广泛并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表演,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就是皮影戏。在众多的皮影流派中,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的出现将我国皮影艺术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9.
装置艺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走进中国以来,经历了从一个新生事物到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过程,从最初的"非艺术"批判到如今逐步走向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历经不过短短的四十多年,它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必定有着它独特的生存手段。无数艺术工作者对装置艺术的方方面面也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装置艺术功能上对其进行分析,试图剖析现成品与装置艺术在其功能本质上的转化,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基本联系,从而阐述装置艺术是现成品功能的艺术升华结果。  相似文献   

20.
藏戏是藏族人民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一种综合表演艺术,它是在藏族民间歌舞、说唱表演和宗教仪式、酬神醮鬼等不同艺术土壤上形成的。目前,藏戏可分为两大分支,即西藏藏戏和“安多”藏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