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部门预算的编制,是我国建立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步骤与措施.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法律规定的缺失阻碍了该制度的发展进程.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其进行法律构建.  相似文献   

2.
基于财政立宪主义的理念,公共财政预算较之传统的国家预算、政府预算、公共预算和财政预算等名称更能准确地揭示出制度意义上预算本身的法律内涵。关于公共财政预算的法律性质,国际上存在着法律说、行政说和折中说等的争论,法律说应该是终结的取向。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的应然法律性质应该定位为一种特殊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采购的特殊性及其影响--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国家政府采购是随着对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而产生的 ,而我国的政府采购则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在政府退出市场的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有其特殊性。政府采购制度的产生要求改革现行的预算制度 ,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统一收支。在法律领域 ,对其意思自治和依法行政的调和 ,呼唤新的规则对之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表决是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法律程序,表决方式直接关系到人大权力和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温岭市的"票决部门预算"以民主恳谈为载体,通过协商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相结合将预算权的价值问题转换成程序问题。从程序上看,其经历了"征询预算—审议预算—修编预算—票决预算"这一系列的过程与步骤。在"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票决部门预算"见证了表决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这对人大监督乃至人大制度建设无疑都具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是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预算法》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并且提出全口径预算体系,使得政府的预算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如财政的票据管理更加合理,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更加透明,预算工作责任机制得到落实,有效地促进政府预算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同时我国政府的预算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预算编制工作过于笼统、预算公开规定不明确、预算执行力不够、预算监督制度不健全以及财政与税务部门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困扰着预算工作的开展.通过从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坚持预算公开透明制度化、增强预算执行力度、健全预算监督机制以及协调财政与税务部门等方面完善对策,促进我国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6.
国库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库工作是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库制度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要求以法律形式规范各个部门的支出权限和程序,以法律形式强化政府支出制度,科学规范我国政府部门之间的财政关系。委托国库制下形成的现行国库管理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要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我们必须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深化国库管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为新制度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7,(8):66-73
当下公共预算治理变革要求建立回应型的预算法律体系,由预算权力主体主动回应民众诉求与社会关切。回应型预算法具有公益导向性、"刺激-反应"性和适度回应性的特点,它建构应以预算内容的公开释明、预算利益的协商调整、预算偏差的及时矫正、预算结果的合理评价为轴心。目前我国预算法律制度仍然存在回应事项狭窄、回应程序随意以及回应效果乏力等问题,应从提升预算内容的可理解性、预算过程的可问答性以及预算行为的可问责性着手,促进我国回应型预算法的良序构建,实现预算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婚姻法①的特点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均会因法律对权利义务的设定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我国婚姻法的权利设定这一角度出发,研究了我国婚姻法律制度设计中的难点,同时,阐明了我国婚姻家庭法律部门独立美元民法部门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政府性公共机构强制执行制度存在执行程序偏离预算法治轨道、司法实践与法律规范冲突、直接执行措施损害公共利益、间接执行措施效果不佳等问题。政府性公共机构强制执行需要遵循如下法律制度逻辑:生效裁判确定的政府性公共机构债务属于“公债”范畴;预算法治要求所有公共支出必须通过预算程序进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权本质上属于“行政权”,理应受到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约束。完善我国政府性公共机构强制执行制度,需要着力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坚持公益与私益平衡的原则;构建政府性公共机构强制支付预算特别通道;直接强制执行措施需遵循比例原则;严格控制间接执行措施;构建执行法院向各级人大提出司法执行建议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宪政民主的试金石:预算审议的程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公共预算目标,内在统一了立宪主义所涵括的民主和法治理念,其实现对规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价值.作为宪政民主试金石的预算审议,不仅构成了公共预算的核心内容,而且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晚近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其建制化双轨制协商模式成为预算审议程序控制的民主路径.立足我国国情完善预算审议制度,在规范层面应健全预算法律体系;在制度层面应着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在社会结构层面应培育和发展公共领域,促进公民有序参与预算.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政府预算制度同源异流,这为预算制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空间。本文从预算编制、调整、监督和绩效评价的具体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展开比较,并简要缕析台湾地区预算年度变迁及预算法的修正历程,以探求提升中国政府预算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上讲,政府预算信息的性质应当界定为公共产品,其产权属于社会公众所有。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客体有三个层次:基本信息、基础信息和基准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着重强调公开的是政府预算基本信息。客观地说,国家秘密和政府预算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关系,依法合理界定国家秘密的范围就成为影响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关键因素。推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事业继续发展应当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设,二是改革修订国家秘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一种预算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政府编制和管理预算理念的革命.它建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之上,是一种旨在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品成本、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现代预算管理方法.构建绩效预算的制度框架,必须明确绩效预算的管理逻辑和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坚持"三步走"路径选择.推进绩效预算制度的全面实施,必须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置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大背景之下;坚持依法理财,完善配套的预算管理法律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根据公开性原则建立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4.
政策和制度设计得再合理,如果贯彻不力,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任何改革,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人必将反对,部门预算改革亦不例外.因此,分析部门预算改革中的阻力,并采取相应措施,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关键.公共部门在部门预算改革中扮演的双重角色(既是改革主体又是改革客体),以及这种双重角色的矛盾(让各部门自己发挥充分的能动性去剥夺自己的利益)再加上既得利益的存在所导致的部门预算改革的内部阻力(利益可能受损者会想方设法阻挠改革),并提出了用和谐方式解决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既得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创新,《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和实施规范了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国有产权的物权保护,奠定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基础。然而,现行的法律框架仍存在国有资产监管定位不明、产权虚置、监管约束不强等制度缺陷。从法律关系着手厘清国资预算的法理基础,明晰相关主体的权责关系,确立国资预算的价值取向,是发挥制度效能的当务之急。在《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框架下,准确定位预算功能需要立足国家宏观调控需要,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逐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相似文献   

16.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我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实施部门预算的需要。本文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出发,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特点,提出几点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预算法是财政法的核心,我国正由“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转变。预算法理念包括民主宪政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和正当程序理念,我国预算法的部分内容已经与现代预算精神不相适应。在现代预算法理念的指导下,需要重新调整我国预算法的原则和具体制度安排,从法治的视野对我国预算法的具体制度,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查、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虽有多个法律部门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调整,但立法还是有一定缺陷。通过借 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度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 律制度作出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66-170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预算缺乏专门立法,有关法学理论与预算实践的探索也相对较少。实践中,政府采购预算存在采购政策了解不足、预算编制可操作性不强、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和违背采购公平等问题,原因主要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政府采购预算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较完善的监督体系等。因此,有必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及相关要求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在法律的规范下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和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合法性监督,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预算法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预算制度对公权力行为的导向力和约束力比较软弱,预算失规已成为我国当前腐败滋生的一大引因.长期以来,我国通过规制用人来防治腐败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在"宽松用财"的制度背景下,防治腐败的努力往往不功而果."预算国家"是从财政上约束国家公权力行为的系统化制度,其中蕴涵的反腐败机理是审查预算-规制政府用财-规制政府行为-防治腐败.规制用人的制度和规制用财的制度是制度化反腐败的两手,建设预算国家制度有利于将两者统一起来,是我国防治腐败的基本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