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位于富饶的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色鲜明、自然风光秀丽的塞上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充分蕴含着“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记者周健伟、黄会清报道,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贺兰山岩画面积有多大、数量有多少、画种有几类,宁夏岩画工作人员经过近半年的全面普查,终于摸清了。 宁夏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的集中普查表明: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方圆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岩画相对集中在贺兰山口1000多米长的南北沟谷两边的岩石壁上,保护区内有单体岩画图3128幅,古代遗址34处。这次普查为贺兰山岩画保护区界线的划分提供了可靠依据。 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单体岩画图案中,有人面画像776幅、动物图像1122幅、符号图…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岩画     
岩画,是一种刻凿或画在岩石上的图像。在文字出现以前,作为一种重要的记事方式,先民们情感的表达与思想的交流都是通过岩画的形式传递给后人的。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和世界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贺兰山岩画被发现。它分布在绵延25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诸山口的山壁和山前的岩石上,整个刻凿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遗产保护高度把握岩画价值内涵,分析国外岩画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主张将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和花山崖刻画作为一个整体以"中国岩画"的名义申报世界遗产,对世界遗产进行扩展保护.  相似文献   

5.
古代贺兰山聚居诸多游牧少数民族,他们在山崖峭壁上创造了辉煌璀璨千古不朽的岩画艺术。符号岩画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大多是在对原物象进行写实性描绘的基础上的提炼和抽象概括,是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演化而来的具有固定意义的符号。在贺兰山岩画中,这些形象化了的符号,几乎占了岩画单体量的一半。主要有生殖符号、图腾符号、自然物象符号、"文字"符号、指示符号、数码符号等。这些符号岩画造型简单、程式固定、出现频繁,或写实、或写意、或抽象、或具体、或单独存在、或与其他具象型岩画相伴而存,形成一幅幅故事性很强的"连环画"。  相似文献   

6.
银川变压器厂是机械电子工业部在宁夏唯一定点的变压器专业制造厂。本厂具有多年变压器制造历史,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及完善的检测手段,是全国生产中小型电力变压器及电炉、矿用、整流等特种变压器的中型、重点骨干企业。1989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级企业,自治区先进企业。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并被国家机电部授予“部安全级企业”荣誉称号。1988年和1990年获银川市、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五年获银川市先进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7.
宁夏贺兰山西夏时期的"塔图形"岩画,与青藏高原岩画显示出明确的一体性,反映出党项人也曾是青藏岩画的创造群体之一。西藏岩画中也有大量丰富的塔图形岩画,它们体现了高原古老的苯教重祭祀、祭坛的文化特色。西藏岩画揭示了苯教不仅拥有祭坛塔的传统,而且在吐蕃王朝兴起之前,已经形成苯教塔祭坛的建筑特色。苯教塔祭坛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早于吐蕃王朝时期,是藏西地区受到周边佛教国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法和实物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凝固在中国宁夏贺兰山上的狩猎岩画,与原始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狩猎岩画的产生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民族尚武精神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愿望;狩猎是一种用身体运动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并创造价值的人类早期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9.
远古时,塞人活动于昌吉地区,迄今还发现各种塞人文化遗迹。例如:著名的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米泉、阜康太阳图岩画、吉木萨尔石堆墓和鹿石。木垒博斯但戴高帽人物岩画,并出土兽纹青铜器和石祖等。据专家研究:古代木垒人已存在蒙古人和欧洲人种混血现象表明昌吉地区塞人文化遣迹和伊犁河流域、阿尔泰山塞人文化有许多共同处。是“丝绸之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岩画”这两个字让我们联想起远古的事物,因为现代人很少在岩石上作画。岩画的出现就意味着那地方有人类早期文明的痕迹,对岩画的研究和哪个国家发现了岩画,也就意味着那里的历史之长和研究之深入。所以,直到本世纪初欧美研究家们还断定中国是没有岩画的国家。话外之...  相似文献   

11.
时值塞上江南稻谷金黄、瓜果飘香、秋高气爽的中秋季节,全区各族人民喜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庆典前夕,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首届回商文化论坛",于2008年9月8日至10日在宁夏首府银川市召开.作为首届回商大会的重要学术文化活动之一的回商文化论坛的成功举行,不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走过的辉煌50周年平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为宁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回族学研究开辟了新境界,开拓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为期8天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03年9月1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胜利落幕,这是新世纪召开的首次全国民族运动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在主办单位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的直接组织、领导和承办地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共同努力下,运动会开得隆重、热烈,反响巨大。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同志在委党组听取运动会情况汇报时指出,这次运动会高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高举了民族团结的旗帜,高举了改革发展的旗帜,是一次成功的、圆满的民族团结盛会。  相似文献   

13.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有一处规模宏伟的古代陵园,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内有帝陵九座,陪葬墓七十余座,陵邑遗址一处。其间高大的墓冢,阙台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这就是我国中古时期西夏王朝的皇陵。 一九七二年以来,宁夏博物馆在西夏陵园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有计划的发掘,先后清理了帝陵一座,陪葬墓四座,并清理了四座陵墓的碑亭,出土了大量的残碑石和其它珍贵文物。一九八四年由宁夏博物馆发掘整理、李范文编释的《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一书出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13-14日,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北方民族大学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周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和民族工作部门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及民族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研讨。  相似文献   

15.
知识荟萃     
知识荟萃宁夏的贺兰石雕媲美端砚的贺兰石,以其坚硬、色泽光艳,而闻名古今。贺兰山是宁夏的宝山,贺兰石是朔方的宝物。“奇峰出异石”,贺兰石的产地贺兰山险峻、奇异:“仰观笔架山,三峰插廖廊,何年巨灵辟,疑是鬼斧削。”采石工人攀山越崖,以无畏的精神开采着贺兰...  相似文献   

16.
西藏岩画中的“鸟图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岩画中数量丰富的“鸟图形”,显示出“鸟(鹰)”在西藏早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后期相当部分的“鸟图形”岩画,看上去颇有些超自然的意味,但早期岩画中的鸟图形可能仍是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表现,只是随着苯教文化的发展,逐渐赋予了鸟图形以特殊的意义。据苯教文献记载,古代象雄部落是神鸟“(?)”(穹)的后裔,西藏岩画中这些带有神秘意义的“鸟图形”,显然与古代象雄部族的神鸟“穹”的崇拜习俗有直接关系。西藏岩画中丰富多彩的“鸟巫”形象也向我们证实:古代象雄苯教巫师在做法事时,力图将自己打扮成鸟形,不仅用以显示巫师不同寻常的魔力,更重要的是与神鸟“穹”保持精神上的一致,“鸟巫”正是古代象雄部族“鸟图腾”文化的一种延伸。西藏岩画以其极为生动丰富的图像,成为古代象雄文化发展过程的形象注解,在古代象雄文化缺乏考古实物的今天,它们无疑将是我们解读神秘的古代象雄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没有显赫的声誉,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优越的地位,然而,它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追求着一座大学的卓越。在砥砺中成才,在无声中爆发。短短几年成为国内最有特色的民族大学之一;这里的英藏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贺兰山与大麦地岩画研究、粉体材料和特种陶瓷研究,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史学研究方面成果不断,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春去夏来是贺兰山最为妖艳的时节,草青得滴得出翠来,树绿得冒得出油来.受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门负责重建西夏文化的相关部门的邀请,四川丹巴县的卢阿姆等三名美女出访宁夏,认祖归宗.她们身着西夏皇宫服饰,樱唇含笑,俊目流盼,略带点西方风味的俏丽容颜与无可挑剔的风姿,在美丽的贺兰山立即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9.
一、导言笔者最初是在2004年3月与进行共同研究的爱知大学的同事高明洁先生一起访问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访问期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马平先生陪同对清真寺进行了重点考察。为此,通过对回族进行的现场观察,我不仅掌握了有关中国回族和伊斯兰的一些知识,同时还获得了能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同仁们进行交流的非常宝贵的机会。此外,在此行结束返回日本之后,还在爱知大学听了正在日本访问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吴海鹰院长作的“回族对中华文明之贡献”的报告。本文的题目是《对宁夏回族的行为心理学分析》。在这里必…  相似文献   

20.
早听说贺兰山下有一座华夏西部影视城,我从遥远的东北专程慕名造访。初夏时节,银川平原到处莺歌燕舞,春意盎然。车出市区不久,便跃上茫茫荒漠。从车窗望去,巍峨的贺兰山自东北向西南横亘在前,车在贺兰山怀抱里透迤穿行。华夏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古城西北50多公里处的镇北堡。这里早先为西北兵防要塞。《弘治宁夏新志》载,“镇北堡北至平虏城,南抵大漠,沿山空旷三百里”;又载“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筑之,有兵驻防始有家居依附”。登镇北堡高地望远,西部是灰褐色,野茫茫,人迹罕至的贺兰山脉,南部极目远眺,偶而瞅见银川城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