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2008-12收治的3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惠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采用单侧或双侧额角穿刺,有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果:出院时按ADL分级评定,20例患者良好恢复12例,重残6例,死亡2例.结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症多,通过积极手术、合理用药、正确操作及精心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室内尿激酶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采用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常规脑室额角进行穿刺,脑室内注入5ml溶1万单位尿激酶的生理盐水,2~3次坩.灌注后夹闭引流管2~4小时后再开放,连用3~4天.引流管放置3~7,平均5天.如脑室引流液逐渐澄清,临床症状稳定,可闭管观察24小时,临床症状无恶化,拔除引流管.结果:12例中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83.3%,病死率16.6%.未发现再出血与颅内感染.结论:我们认为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保证引流通畅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1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并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行双侧脑室引流,术后灌注尿激酶,并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或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以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恢复良好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或生活自理)3例,生活部分自理5例,卧床4例,死亡2例,成活率86%.结论: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室内尿激酶(U K)灌注引流、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或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对于提高重症脑室出血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类、分级的方法对180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病人进行科学评估,其中对筛选出的85例病人采用脱水、防治脑血管痉挛等非手术的方法治疗.结果:有效率99%,死亡率1%.无脑积水、脑室内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部分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病例,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护理.方法:40例SAH患者给予侧脑室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结果:置管时间为3~7d,无1例发生继发性颅内感染及脑疝等并发症.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其中1例因再出血病情加重而死亡,总有效率70%.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和置换速度,做好引流管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44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4例,11例同时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其中恢复良好1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采用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血管畸形或肿瘤切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5例,4例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其中恢复良好2例.重残2例,死亡2例;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10例,6例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其中恢复良好8例,重残1例,死亡1例;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5例,均恢复良好.结论: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要根据发病时间、病因、病情轻重、头颅CT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7例引流治疗成功,2例钻孔引流后血肿扩大,改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结论:此手术方法具有侵袭性小,操作简单,经济且疗效好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面神经的保护.方法:68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开枕骨骨瓣直径约4.5cm,显露横窦和乙状窦,放出枕大池脑脊液再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随访.结果:肿瘤全切43例,次全切23例,1例因大出血未能切除;术后面神经保留61例,术后脑脊液漏2例,术后昏迷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面神经得以保护的关键,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扎实的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高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回顾研究,总结该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年龄大于75岁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63例,全部实行颅骨钻孔引流手术.结果:所有病例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1~6个月复查CT:脑组织复位完全者48例,惠侧薄层硬膜下积液者8例.双侧薄层硬膜下积液者7例,均未予特殊处理,定期检查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高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效果较好,对部分病例脑组织不能膨胀复位不必特殊处理,要求动态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是治疗脑积水的新方法,通过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8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方法: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结果:16例近期治疗效果满意,2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结论:该手术有以下优点:手术直视下进行,微创,避免体内置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3~2008-08收治的48例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情况.结果:48例全部治愈,2例出现硬膜下积液,1例血肿复发,1例出现癫痫.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CSD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额部穿刺的手术方法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09年7月对3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经皮前额部穿刺血肿引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血肿量平均92ml,术后血肿清除或基本清除.受压脑组织复位时间24 h-96 h,平均40 h.均痊愈出院.结论:前额部穿刺尤其适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沟间入路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方法、术中所见、预后.方法:对140例脑出血病人进行脑沟间入路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功能恢复采用了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I级13例,II级44例,III级52例,IV级10例,V级3例,死亡18例.结论:该术式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亚低温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亚低温治疗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9例,肺部感染12例,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7例,肺部感染14例,气管切开各5例.治疗组预后良好25例,死亡4例;对照组预后良好14例,死亡lO例.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对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亚低温治疗,能有效保护脑组胞,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选择手术切除及伽玛刀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效果.探讨伽玛刀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1996~2005年手术10例,伽玛刀治疗26例,随访4个月~9年.对癫痫、出血、病灶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控制、变化、改善观察和评估.结果:手术10例,8例恢复正常.2例遗留轻度限局神经功能障碍,可做轻工作.CT、MRI复查:9例病灶消失,1例疑有病灶部分残留行伽玛刀治疗,无再出血及癫痫发作病例.伽玛刀治疗26例,随访21例.随访时间4个月~28个月.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观察:治疗前4例有锥体束征,治疗后3例恢复,1例无变化.癫痫发作观察:治疗前发作者19例,16例治疗后半年无发作而停药始无发作.3例治疗后偶有发作,服药半年停药,再未发作.CT及MRI复查:治疗后2个月~28个月,复查1~3次.病灶消失1例,4例无变化.缩小16例.其中2例灶周水肿、1例水肿伴灶内出血症状加重,经治疗逐好转.结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切除是首选根治方法.对病灶位于难以手术部位,多发灶难以一次切除,病人难以承受手术或不接受手术症状显著者,伽玛刀是一种安全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对降低出血率、癫痫及病灶控制、改善症状是有效的.对病灶缩小或消失、降低出血率的机制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腹部外伤的诊断与经验教训.方法:对通辽市医院及通辽市科区第一人民医院1996~2006年收治的100例腹部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8例,割腹撂查手术92例,治愈99例,死亡1例(1%).死亡原因为术后再出血致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腹腔脏器多,致伤机制较复杂,尤其是闭合性腹外伤和复合伤容易延误诊断和漏诊,及时剖腹探查甚为重要.术式力求简单有效,其原则是缝合修补,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7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手术病人,21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2-2%.行再次手术17例,4例保守治疗.结论:术中妥善止血、操作细致,术后保持血压平稳等综合治疗是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2例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结果按ADL分级:Ⅰ级8例、Ⅱ级21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Ⅴ级2例、死亡13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目的总结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9-05 43例经手术治疗的小脑幕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入路.结果:43例中全切37例(86.0%),次全切6例(14.0%).在未全切除的6例中,4例肿瘤已侵蚀颅内静脉窦,1例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死亡1例.结论:根据小脑幕脑膜瘤部位以及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如全切肿瘤可能带来重要的神经功能损害,应考虑残留部分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预防和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颅脑性损伤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6例中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129例.45例患者中在死亡、出院时有21例消化道出血已停止.42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消化道出血死亡病例.结论:早期预防和正确处理是减少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会,从而提高对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